家鄉(xiāng)小學作文1200字-高中高二作文
一次春節(jié)前的回老家探親,我來到了父親小時讀書的家鄉(xiāng)小學。
面包車扎進山里,便顛簸起來,忽忽悠悠,左擺右晃,爸爸說這才是山路呵。我對大山并不陌生,但一進這山里,還是被滿眼雄渾的起伏,滿山崢崢的石頭所震撼,不由地感嘆粵北連綿八百多公里的九連山脈的博大和力量。
車在一個石崗上停住,學校到了。我們十幾人下了車,亂嚷嚷著驚呼天藍了空氣新了。正好下課,我們便被這群山里娃簇擁著,他們嘰嘰喳喳,探頭探腦,像一群快樂的小鳥。有人問,城子在哪兒?娃兒們就遙指遠處齊聲說:在那里,在那里!灰灰的朦朧一片,那是我們整日奔波忙碌的地方嗎?
回過身來,才看出這所校舍依山而建,結(jié)構(gòu)粗疏簡單,石頭墻水泥頂,六間兩層一共四個教室,院墻石塊砌成,院子石板鋪就。也許是院子小了些吧,只容得一個小班在做課間操,石階上一臺錄音機播著旋律,一位教師鼓著嘴在吹哨子,學生們你伸胳膊我抬腿,做得不很齊,發(fā)現(xiàn)來人在看他們,就越發(fā)來勁,動作做得變了形。更有趣的是,院子一角,一位年長的老師正在認真地給自己的學生剃頭,見有生人,這娃就扭著剃了半拉的頭向這邊望,老師就停下手來,等他望。
校門外的空地上,一群稍大的娃兒們正圍著一個乒乓臺子看對壘。臺子是一整塊石板,用石灰抹了,臺面沙沙的,拍子竟是用木板鋸成的方形,打出的球有時也會在山風中偏了線路,但他們賽得卻是那么互不相讓,腦門兒上沁出汗水。裁判是個小子,正在那里認真地作著判決。我們當中有人對他喊一句:你上衣上紐搭下瓣。他一看,就用手捂,齜牙一笑,鼻涕差一點出來,同學們轟聲大笑。
在學校旁的三間小書房里,老支書向我們講述這山村的變化。山里石多地薄,土地越發(fā)珍貴,幾輩子地里刨出的都是窮字。前幾年,老支書硬是帶著大家圍堰造地,修路架電,連啃了五個冬天的干糧,路就成了。農(nóng)用車開到山上來,各色山貨就陸續(xù)拉了出去。在外地工作的本村人集資建校,于是又干了一個冬天,幾道山坳里的娃兒們就坐進了這教室……我們正在回味著,老支書眉頭一展說,現(xiàn)在好了,縣里搞扶貧工程,各級都在幫助咱農(nóng)民脫貧致富,生活有奔頭呵,我的事兒也交給年輕人了。我們這才注意到一直坐在老人身后的年輕支書,好利索的一個后生。
站在山崗上四下望去,山村三戶五戶散落在幾道山坳里,郁郁蔥蔥的樹中,掩映著間間石屋、道道石階,人人地中勞作,戶戶柴門虛掩,偶爾傳來一聲雞鳴,兩聲犬吠,真正一幅秀美的“山村石屋圖”呵。更讓人奇的是,從這高處到村里這道山梁上,隔上幾十步就有一口水井,這井是匯泉成水、壘石成井,小者溢著一汪清泉,泉旁水草茂然,大者建成水窖,窖口石板掩蓋,既供人畜飲用,又可灌溉堰田。老支書說,山高水高,自然之理呵。
我們一下子明白了,自然中一切生命不都是靠著一種信念在生存嗎!想這山里的學生娃,飲著甘洌的泉水,踏著這堅硬的石頭,不覺中得的是大山的精神。看他們身上穿的衣衫雖然小了些、舊了些,但他們個個明眸皓齒,聰明伶俐,從透明的眼神、純樸的表情中絲毫看不出貧困生活中的那份愁楚和怯懦,秋風吹紅的小臉上始終蕩漾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