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我心底的風景高一作文
留在我心底的風景高一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留在我心底的風景高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街角,手捧一朵梅花糕,終究未能品出熟悉的味道,倒是騰騰的熱氣,潤濕眼角。
……
江南的青石階,空氣中彌漫蒸糕的香甜,我環顧四周,果然——“奶奶!”
聞聲,正揉面的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兒,笑容溢出眼角。
我催著奶奶做梅花糕,耳邊常回響著這句話“做糕呀,急不得!”
小時候,最喜歡看奶奶在蒸氣騰騰的屋中忙碌,眼前的景象與記憶中的畫面重疊——
奶奶扎著一條嶄新雪白的圍裙,灰白的短發顯得干凈利落,眼角泛著笑意,蒸氣氤氳的廚房里,一切都如仙境般美好。
回神凝眸,熟悉的圍裙已微微泛黃,挽起的發悄然花白,眼角笑意卻依舊澄澈。兩枝梅立在桌角,一如往昔,淡淡地開,悠悠地香。
花,梅紅;面,雪白。
我,癡癡地看;奶奶,慢慢地忙。
面被輕柔地放到糕模中,開成了一朵花。赤小豆、青紅絲、小元宵,香溢花瓣,一瓣梅的點綴,總是必不可少。花香與面香,一同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糕,在蒸鍋中悄悄綻放,奶奶眼角的笑意也漸漸綻放,一股甜甜的,孩童般純真的喜悅彌漫開來。
霧氣繚繞間,一朵朵花便悄然開在了我面前。
“這朵糕是我們小乖的!”
奶奶總是用“朵”來充當梅花糕的量詞,而第一朵糕,也必然進了我的肚子。
那時每每吃糕,總是囫圇吞棗一般,卻總能嘗出不一樣的味道——不是元宵的糯與紅棗的甜,卻是面與花的香氣留在心底,淡淡的,卻又久久不能散去。不知不覺間,一朵朵梅開在心田。
霧氣漸濃,隱了奶奶眼角那一抹笑意……
頷首所見,不過是手中一糕。泛黃之圍裙,花糕之模具,于霧中藏匿,不解蹤跡。
然花糕之香,氤氳于流水,悠然于情思。
再品花糕,梅,于心間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