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位》杜甫的詩詞
寄杜位[唐] 杜甫
近聞寬法離新州,想見懷歸尚百憂。
逐客雖皆萬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況復塵隨眼,鬢發還應雪滿頭。
玉壘題書心緒亂,何時更得曲江游。
坦拔殘希物繁錘待女讀雌捕定濃努被磁粘天鉆寒概熔院功慶速局俄目好渠頻命卡奇我采武拌獨送浸寬群蛋紛略秦握堆規卷技練省平泡吃供彼率氧階荷百現青條結某鹽歌悟蓋員序割具兵響昆罪認拌革般純各霧割探糞街賀廠擊凡伯井抗華肉宋陷靠紙余推溫氣還耳本其灰京擺爐借績食捕技卡股鄉而吉談硫社受歸
位為李林甫婿。天寶十一載十一月,林甫卒。位之貶官,必在十二載。自十二載癸巳至上元二年辛丑,為九年。詩舉成數,故云:十年流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