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網絡十大流行語”出爐,學生經常寫進作文,老師有點頭疼
小學階段學習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用來形容時間的珍貴,讓學生們懂得珍惜時間。又學習了“吾日三省吾身”教導學生幾千年前圣人們已經總結出這樣的金科玉律,每天自我反省有助于自身的進步。
初中階段學習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個人內在的強大是最重要的,給三觀正在形成的初中生深刻的上了一課。又學習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讓大家能謙虛好學,讓自己也能術業專攻。
上高中學習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讓學生們在任何環境里都能堅持心中的夢想,也見識到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唯美景象。
中小學階段學習了很多從古至今的名人文章,見識到了古人的智慧,學生們經常會在作文里提到一些典故,引用古詩句來給作文加分。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到如今,學生們的學習環境里也充滿了網絡,而網絡用語風靡全網,也給學生們帶來了一些副作用。
2023年“網絡十大流行語”出爐,學生經常用在作文里,老師有點頭疼
寫作鍛煉的是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作文在語文科目的分數的占比都很高。高考語文作文滿分是60分,語文的總分是150分,可見寫好作文,對于成績大有幫助。
從上小學開始,循序漸進的學習寫作文,鍛煉寫作能力,從一句話作文,到學生能寫出800字的作文,中間是學生的學習經歷以及生活經驗的增加,加上老師的鍛煉,不斷地打磨提升成績。
老師,經常會教導學生們,如果作文想得高分,要引用典故,多使用名言警句,所以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將自己想象成是一個詩人,希望自己能寫出優美的文章,讓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接受能力強,很容易將網絡用語運用在生活中,從而去代替一些詞匯,習慣了之后,就連寫作文也會充滿了網絡用語。
2023年十大網絡用語已經公布,其中“栓Q”,“冤種”,“PUA”成功的登上了前三名。這些詞語之所以能上網,還是因為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也正是因為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所以經常會出現在作文里。
老師在批閱試卷的時候,看見學生用很多的網絡用語,不知道是喜是憂,但是非常擔心,寫作文,不應該口語化,這是表達內心看法,李星邏輯思維的一片天地,用網絡用語的學生不一定是作文寫得不好的學生,但是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一定不會用網絡用語。
“栓Q”想表達的意思,大概是一種無奈反感的情緒。學生完全可以用辛棄疾的一個詩句代“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PUA的全英文是Pick up artist,是搭訕藝術家的意思,而今反映的是一種暴力吸引力的情況,對受害人的思想和生活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個詞匯并不應該大量的出現在作文當中,學生們經常會說,要反PUA,完全可以用李白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冤種,這個是來自于北方的詞匯,往往是指那些做傻事的人。這也可以用古代的詩句來代替,朽木不可雕,扶不起的阿斗。
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將娛樂和學習分開,在什么情況下就要做什么事情,這也需要老師的引導,學生有時候只覺得好玩,,或者是為了省事,糊弄作業而做出這樣的事情。
將網絡用語使用于作文的根本原因
將網絡用語使用到作文當中,是在當下中小學生的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事情,筆者認為,產生這一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們的詞匯量不夠,文學基礎差,積累的詞匯不夠才導致的。
很多家長看不到這一層面,認為只要讓學生沒有手機可以玩,就能解決問題,實際上這是治標不治本。
讓學生詞匯量提升才是根本辦法,如果他們了解的夠多的詩句和成語,也就不會使用這些網絡用語,希望家長和老師們能給學生們增加詞匯量,增加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作文的提升指日可待。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里,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