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23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最全審題,能這樣立意的,46分起步
原標題:2023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最全審題,能這樣立意的,46分起步
2023年全國Ⅰ卷作文題
一、故事類材料作文審題、作文得分切記
1.觀點直接來自材料,不要節外生枝,不要架空材料。不熟悉管鮑之交、齊桓公的故事,不影響作文。
2.題目中有明確問題的,要在作文中簡明扼要地予以回答,這個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題。
文中要回答“你對哪個感觸最深?”這個問題,請注意,“最”不是“更”,不一定要比較分析,談一個就行。以為審題出錯了的同學,不要擔心。
3.文章應有與讀書會、發言稿相應的內容,比如第一句的開場和最后一句的結束語,還有全文語言要通俗、口語化些。
4.文章一定要提及材料。本材料不容易偏題,認真寫完一般可得45分。
二、審題立意完整版
感觸最深的是齊桓公,他有如下特點。
1.“裝”的智慧。
“裝”是隨機應變,適時而變,是等待時機,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齊桓公裝死是為了保住性命。情況不同,“裝”的過程也不同,有時是臥薪嘗膽、以逸待勞,有時是麻痹對手、爭取時間,有時是委曲求全、以待來日。
一般情況下,“裝”也是要有底氣的。
2.“辨”的能力。
這里“辨”是指明辨是非,慧眼識人,是能聽良言,審時度勢。
齊桓公任用管仲之前,先要辨別鮑叔識人的能力與忠心,再要識別管仲的能力和真心。雖然齊桓公在管仲死后任用了易牙、開方等禍國之人,但并不妨礙我們在此材料中得出這個結論,畢竟,人也是會變的。
3.“用”的胸襟。
“用”曾經的對手,包含不計前嫌的心胸,容人的氣量,任人唯賢的眼光,孤注一擲的膽略。
感觸最深的是鮑叔牙,可有這些立意。
1.從推薦他人的角度看,可寫:
不為私利,心懷大義;眼光放遠,顧全大局;心胸寬廣,襟懷磊落;識人、辨人的智慧。
大多可以了疫情聯系起來。
2.從甘居其下的角度看,可直接立意:
①正確認識自己
管仲活著時,鮑叔是好幫手,齊桓公沒機會親近易牙們;管仲死后,齊桓公任鮑叔為相,結果齊桓公不聽鮑叔的勸諫,任用了易牙等人,鮑叔不久抑郁而亡。
②退,亦是進
對鮑叔來說,居于管仲之下輔佐齊桓公的人生是很完美的;如果最初他就做了宰相,以他剛直廉潔的品性,恐怕早已得罪了主上,或者樹敵無數、憂思成疾,“進”就是“退”了。而鮑叔死后,他的子孫世世代代都享有齊國的俸祿,也是“進”。
③謙遜為人,努力做事
鮑叔了解自己和管仲,甘于其下,從無怨言,是骨子里的謙遜和清醒,這很難得。
感觸最深的是管仲,可以寫以下的幾個點。
1.才華(賢能)。真正有才華的人,會贏得對手的尊重,會實現自我價值,會在合適的時間里發光。
2.順勢而為。管仲先輔佐公子糾,后輔佐齊桓公,他順應了時勢,時勢造就了他。
有同學寫把握機遇,只要緊扣材料,也不算偏題。
以上與每個人相關的點,可以只寫一方面,可以都寫。文章能這樣立意且緊扣材料的,45分起步一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