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黃蛉:高考作文6分,卻獲高校破格錄取,因性格怒逼導師遞上辭呈
原標題:黃蛉:高考作文6分,卻獲高校破格錄取,因性格怒逼導師遞上辭呈
黃蛉
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過去了金榜題名,沒過去的打回原形。
某種意義上說高考是孩子們前途命運的分水嶺。
所有的考生都擠在橋上,小心翼翼地急行軍。
可有個考生例外,他不想過橋,而是獨自選擇一條索道。
他將前途命運全押在一篇高考作文上。
試卷交上去后,閱卷老師看了大搖其頭:看不懂!
相關專家看后:天才啊,本來要一個月才能寫出來的東西,這人不到兩個小時就寫出來了。
最終,這篇奇葩的高考作文只得了6分,卻在網上大火。
黃蛉手書甲骨文
爭議
因為他寫的是甲骨文,他的名字叫:黃蛉。
黃蛉謄抄的作文《熟悉》
黃蛉的這篇作文幾乎寫滿了整個作文區域,全文大概有八百字;書寫工整,字跡清晰,每個字都像一個陌生的精靈。
閱卷老師不敢大意,立即向閱卷組組長進行匯報。
由于此前沒有先例,語文質檢組的老師們就此展開嚴肅討論。
他們一致認為,在高考試卷上用甲骨文寫作并不違反規定。
可是,這猶如天書一樣的作文到底應該怎么評分呢?
“甲骨文作文”的“翻譯”稿
為了公正,語文質檢組聯系了四川大學的古文字專家。
他們請專家把這篇名為《熟悉》的作文“翻譯”成簡體字,然后再根據閱卷標準評定作文水平。
古文字專家整天跟古文字打交道,自然不怕這封“天書“,但是他們給出的鑒定結論卻令不少人驚掉了下巴。
因為,這篇作文里不僅使用了甲骨文、金文,還有一部分小篆。其中的大多數文字,一般人別說是會寫,恐怕連見都沒有見過。
而且,其中一位古文字專家對這位用甲骨文寫作的作者豎起了大拇指。
黃蛉
專家講,古文字數量相當有限,迄今為止,有記載的甲骨文寫就的文言文,全文不過400多字。
他認為,想要用400個古文字的樣板,寫出一篇800字的文章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高考的語文考試時間只有兩個半小時。
一時間,“甲骨文作文”成了大家餐前飯后談論的焦點。
人們忍不住拿這篇高考作文和2001年獲得滿分作文的《赤兔之死》作比較。
《赤兔之死》原文
大家都期待著又一篇滿分作文的驚艷刷屏。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這篇倍受矚目的“甲骨文作文”因為寫跑題,最終只得到6分。
但這絲毫不妨礙這篇作文被人稱為“最牛高考作文”,也不妨礙多所985高校向這位考生拋出破格錄取的橄欖枝。
什么樣的學生能寫出如此“牛”的作文?
面對這些橄欖枝,他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事情還得從黃蛉小時候說起。
追夢
黃蛉生于1989年,家境一般,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
所以,他從小到大都是在書籍的陪伴下成長的。
與其他男孩子相比,黃蛉稍顯安靜,他話不多。也不喜歡和其他同學追逐打鬧。
他看的書挺雜的,最喜歡讀的故事是南朝歷史人物:劉勰。
劉勰雕像
每每讀到劉勰因寫出《文心雕龍》而受到宰相的提拔,
黃蛉都不免一番感嘆。
他覺得讀書做人就應該像劉勰那樣“一舉成名天下知”。
也因為劉勰,一顆古文字的種子,就在他心里種下了。
跟奶奶去寺廟祈福,別人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神佛菩薩像上,那黃蛉最先注意到的卻是香爐上那似畫非畫的圖案,
因為上面刻有精美的古文字。
古文字當然屬于大冷門,陌生又神秘,同學老師都不懂,身邊人哪有機會接觸這玩意,沒辦法,他唯有自個利用閑暇的時間找資料鉆研。
很快,黃蛉升入了高中。他對自己的未來也有了明確的目標。
他的目標是復旦大學。因為那里有全國優秀的古文字專業。
但這很難,首先他必須要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
復旦大學
2008年6月,黃蛉第一次走進高考考場,
很遺憾,頭回撞了南墻,并未中榜。
可被夢想驅動的人都是一根筋,哪能輕易放棄。
雖考取了二本,但他還是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踏上了復讀之路。
淹沒在書山題海中的高三學生
復讀的日子是辛苦的,黃蛉卻甘之若飴。
因為在這里,他遇到了和自己有著同樣愛好甲骨文的老師蒲體超。
蒲體超老師很特別,不但自己鉆研甲骨文,還能將甲骨文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來,讓古老的文字和現代漢語,在課堂上來一次生動的“化學反應”。
幾節課下來,黃蛉便把蒲體超當成自己的知己,閑暇之時總會跑到蒲體超那去請教有關于甲骨文的問題。
同樣的,蒲體超老師也很高興,自己鉆研甲骨文這么多年,終于找到了一個和自己有著相同愛好的人,仿佛尋到了知音,一來二去,兩人亦師亦友,共同進步。
一天,黃蛉拎著一張報紙激動地找來蒲體超老師。
“蒲老師,蒲老師,你快來看。”黃蛉滿頭大汗,用力搖了搖手里的報紙。
蔡偉
新聞里說,38歲,只有高中學歷的三輪車夫蔡偉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啦。
“這個蔡偉已經38歲了,都會被錄取,厲害呀”黃蛉興奮地說?!暗@不是重點,重點是他也研究甲骨文!”
老師拍了拍黃陵的肩膀,“所以,你要好好努力了?!?/p>
“嗯!”黃蛉重重點頭,眼睛里泛著光。
從這以后,黃蛉更積極地投身于復習之中。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又來高考前最緊張的六月。
其他同學都在積極地備戰高考。
他也積極備戰,不過方法和路徑不同。
黃蛉手書甲骨文
如果說高考是一場戰役的話,他精心籌備著自己的“秘密武器”。期待著給高考來一次“降維打擊”。
為了訓練,他居然用甲骨文給同學們寫留言。
“用甲骨文寫名字?你怎么會寫的?”老師簡直覺得不可思議。
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古老的甲骨文被保留下來的非常有限,僅400多字,現代漢語里的很多字在甲骨文中根本就找不到。
黃蛉驕傲又低調地說“我會寫的就寫出來,不會寫的就自己‘創造’幾個……”
甲骨文
“創造幾個”?老師有些無語地看著這個沉默的學生。
無語的原因有兩層意思,一個是驚訝,另一個是因為他不想讓別的人知道,他會創造甲骨文。
我知道,在遠古時代,一切都會被時間無情抹去,誰會創造文字誰就是神,比如倉頡,比如伏羲。
沒有人知道,此刻的黃蛉正在醞釀一件“大事”。
他要復刻古人劉勰的傳奇,他要靠著這件秘密武器,在高考中一鳴驚人!
黃蛉注意到,考生須知里并沒有關于字體的硬性規定,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高考作文,可以用甲骨文來寫?
甲骨文
腦海一迸出這個想法,他自己都嚇一跳,內心抑制不住地激動和惶恐。
已經參加過一次高考的他深知,這個方法太冒險。
如果成功,他可以像蔡偉一樣走進心儀的大學、將夢想的光照進現實。
可要是不成功呢?
作文很可能是零分收場,甚至整個高考都會完蛋,波及整個前途。
無疑這是一場豪賭。
蔣昕捷
賭就賭,最終,夢想的誘惑還是壓過了理性的天平。
他要用前無古人的方式,在高考的歷史上完成一場壯舉。
用甲骨文做敲門磚,敲開理想的大門。
可是,他玩砸啦!
高考成績公布,這一次,黃蛉的總分只有428分,比三本線還低了20多分,高考作文僅得6分。
幸運的是,一鳴驚人倒是做到了。
因為“甲骨文作文”迅速爆紅全網、黃蛉甚至被譽為“古文字大人”。
好尬尷。一邊是成為“網紅”的熱,一邊是落榜的涼。
陷入升學危機的黃蛉該怎么辦?
夢碎
不愿坐以待斃的黃蛉帶著自己謄寫的“甲骨文作文”到上海復旦大學去拜訪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教授。
看了他的作文,劉釗教授對黃蛉甲骨文文字掌握情況予以肯定,但是拒絕了他拜師的請求。
劉釗教授
并不順利的上海之行使得黃蛉有些沮喪,畢竟那是他最想去的地方。
接著,他又馬不停蹄地到湖南大學參加測試,結果同樣沒有獲得成功。
就在黃蛉感覺前途一片黯淡的時候,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可是這個意外并沒有讓黃蛉高興起來。
天府學院主要以財會、經營類專業為主。這與黃蛉喜歡的古文字毫無交集。
去還是不去?
就在黃蛉陷入兩難的時候,事情再一次有了戲劇性的進展。
四川大學
2009年8月,教育部門組織四川大學的一批古文字專家對黃蛉進行了測試,最終,黃蛉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
對于黃陵這樣的“怪才”、“偏才”,四川大學無疑是相當重視的。他們推出了“雙特生培養方案”。
根據這個“雙特生培養方案”,四川大學為黃蛉量身定制教學課程,特地返聘了已經退休的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崝對黃蛉進行一對一指導。
何崝
升入大學之后的黃蛉盡量低調,不愿引起別人的關注。
學習之外,他還寫微博、曬書法,生活多姿多彩。
轉眼又是兩年,黃蛉再一次成為大眾的焦點。
2011年11月,相繼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通過在錦城學院兩年的學習,黃蛉順利通過考核,正式轉入四川大學本部歷史文化學院學習。
兩年時間,從三本直進一本。大家不免揣測,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一顆古文字研究新星就該崛起了。
可還沒等大家進一步遐想,又一個重磅消息傳來。
黃陵的指導老師歷史文化學院何崝教授向校方遞交了辭呈,表示不會再教導黃蛉。
剛剛準備發光發熱的夢想,被一盆冷水澆涼了。
甲骨文手書2009年高考作文題目《熟悉》
何教授的理由是,性子太傲,黃蛉不是一個可以靜得下心來搞研究的人。
劉釗教授也說過:“古文字這門學問,沒十幾二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p>
也許,在黃蛉的這個年紀還不能體會做學問的艱辛。
但可以肯定的是,僅僅依靠喜好,根本不足以支撐科學研究走到最后。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從心甘情愿、不計回報地付出開始。
何崝教授遞交辭呈之后,黃蛉就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他的微博也一直停留在2023年的更新。
誰也不知道,這個當年最牛考生是沉下心來繼續從事喜歡的學術研究,還是已經磨平了所有的棱角、整日為生計疲于奔命。
其實,無論哪一種結局,最終都是他自己的選擇。
我們再回過頭來,反觀與黃蛉有著極其相似經歷的蔡偉,他的讀博之路一直曲折又踏實。
他可連復讀的機會都沒有。輟學后,在家里一邊做小販生意一邊埋頭讀書。
他自知自己的資歷,沒有豪賭的念頭,唯有腳踏實地。
所以他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為了學習每天早出晚歸,他已經在年齡上輸了一大截,他不想在專業上還輸給別人。
黃蛉
從突擊日語到惡補基礎,再到學習論文書寫,蔡偉用了整整六年時間才獲取了博士學位。
2023年,復旦大學舉辦“出土文獻傳世典籍詮釋”國際研究會,作為復旦大學文化典籍專業的優秀博士畢業生,蔡偉站在講臺之上侃侃而談。臺下全是一溜的高材生,博士、學者專家。
2023年,蔡偉的專著《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出版。
如今,他在安順學院圖書館編寫館藏古籍書志,并從事教學工作。
他曾說:“做學問,不就是要經得住長時間的埋頭嘛,名利是致命傷?!?/p>
曹操曾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蔡偉做到了。
蔡偉的專著《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
故事讀到這里,我不知道讀者是什么滋味?
追夢者前赴后繼,或鎩羽而歸,或銳意奪魁。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夢想砸中,或被夢想俘虜。
有夢想沒什么了不起,實現夢想才了不起。
這并不是一篇簡單的勵志文,而是關于如何選擇。
余秋雨老師說:“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p>
往后的日子里,黃蛉必須承擔選擇的一切后果。
我們期待著磨礪鋒芒后的他,再次一鳴驚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