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萬能的作文題目?
萬能的題目是沒有的,給你分享一些適用范圍比較廣的:
1.照徹大千與微塵
出處是陳增壽的詩詞《臨江仙》:“照徹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徹微塵。”原來的意思是:皎潔明亮的月光,把大千世界照得清亮如水,也照亮了不起眼角落中的微小塵埃。寫作文表達“讓愛灑遍每個角落”、“溫暖整個世界”、“普惠所有人”、“關心大眾也關愛小人物”等主題,可以用“照徹大千與微塵”為標題。
2.一燈能破千年暗
華嚴經載:譬如一燈,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意思是:譬如把一盞燈放在密室之中,千百年的黑暗,全部被化解。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一燈大師”的“一燈”,出處就是這里。寫作文時,可以把“一燈能破千年暗”用于“指點迷津”、“予人智慧”等主題。這是一個好用而又有內涵的標題,值得收藏哦!
3.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是《論語》,意思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適用于“仁心”、“討好”等主題。另外,寫作文可以稍作改變,讓這個標題適用于其他主題。比如,寫“誠信”主題時,可以改成:巧言令色鮮矣“誠”。寫“勇敢”主題時,可以改成:巧言令色鮮矣“勇”。
4.一善染心,萬劫不朽
出處是南朝蕭綱的《唱導文》,原話是: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意思是:一個善念在心里出現,歷經億萬劫難都不會消亡。由善念而閃出的光輝,像百盞燈在照明,千里萬里一片明亮。適用于“善良”、“不朽”等主題。另外,也可以反用,比如,“一惡染心,萬劫不復”,就是反用其意。
5.愿做白馬,駛入蘆花
“白馬入蘆花”是禪宗公案。白馬與蘆花皆為白色,故白馬入于蘆花叢中,于視覺上無分別,白馬與蘆花共一色,渾然合一;于禪林中,乃轉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種種分別見解之境界,也可以理解為融為一體,和光同塵。“愿做白馬,駛入蘆花”適用于“融入集體”、“收斂光芒”等主題,是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好標題。
如何寫出和運用這樣的好標題,歡迎報名參與寨主的課程:《如何寫好標題》
6.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這是《景德傳燈錄》上的一則公案:
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校。所以不同也。
律師杜口。大致意思是:別人吃飯的時候不安心吃飯,想各種事情;睡覺時不專心睡覺,有各般計較。而我不是這樣,所以,我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其實都是用功修行。
寫作文時,可以以“饑來吃飯,困來即眠”為標題,用于“專注”、“修養”等主題。這是一個有禪意的標題,能給人帶來啟發。
7.瓶中之鵝,如何出得?
出自禪宗公案,原文是:
宣州刺史陸亙大夫問南泉:古人瓶中養一鵝,鵝漸長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毀瓶,不得損鵝,和尚怎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陸應諾。泉曰:出也!陸從此開解,即禮謝。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這樣:
宣州刺史陸亙大夫問南泉和尚,古代有人在一個瓶中養了一只鵝,鵝慢慢長大,從瓶中出不來。現在要求不損壞瓶子,也不損傷鵝,卻讓鵝從瓶中出來,你會怎么做?南泉和尚大喊一聲:“陸亙大夫!”陸亙說:“在!”南泉和尚說:“這不是出來了嗎?”陸亙馬上開悟了,禮謝而去。
寫作文時,可以以“瓶中之鵝,如何出得?”為標題,意思是:困擾于心的事物(讓人糾結的束縛),需要怎么排解呢?(當然是自我排解,通過修身養性,擺脫這些煩惱。)因此,可以把這個標題用于“擺脫束縛”、“排除困擾”、“自我修養”等主題。
8.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出處是《論語》,原話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意思是:不講仁義而獲得富貴,對我來說不過是浮云罷了。適用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堅守道義”等主題。另外,寫作文可以稍作改變,讓這個標題適用于其他主題。比如,寫“誠信”主題時,可以改成:不誠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1.我整理過很多作文素材,已經形成文檔,如果需要請微信:yuwenlizhaizhu
2.也推薦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
3.如何寫出和運用這樣的好標題,歡迎報名參與寨主的課程:《如何寫好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