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系列說之三——全國新高考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體育運動這篇的主題很明確,就是要加強體育鍛煉,鍛煉好身體才能為國家發展建設貢獻力量。所以說,寫這篇文章,可以寫議論文,也可以寫說明文,還可以寫記敘文,只要主題不偏,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要是寫議論文,可以說一說加強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可以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來寫,難度在于需要一些故事來作事實論證,對知識的廣度有很高的要求。
要是寫說明文,較為容易,可以說說自己鍛煉身體的方法,比如晨跑、平衡飲食、夜跑,每天擠出有一個小時來做有氧呼吸運動,下課了不會悶在教室學習,會去操場做運動,“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要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要是寫記敘文,可以以自己為例,說說之前總是找借口學習任務重,忽略身體鍛煉,導致總是出現頭暈、四肢無力的問題,學習效果不佳,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觀念,可以舉個朋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注重勞逸結合,在學習效率上大幅提升,不但學習成績好,在各項運動項目上也是名列前茅,所以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不但要有一個好大腦,更要有一個好身板。健康的身體是一切成績的前提,就像是0前面的那個1,1沒了,所有的0都毫無意義。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