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想要讀985名校,三大主科的分數需要到多少,新高考考生必看
提到新高考,就會收到很多家長和學生的抱怨,學科真的是很頭疼的問題。區別了過去的文和理,要在幾門功課中選出最適合學生的,對家長來說確實有點難度。
新高考的選擇,家長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后面的“1+2”上,其實重點是在前面的“3”上。無論何時,決定高考最終走向的還是語數外三大主科的成績。
高考想要讀985名校,三大主科的分數需要到多少分?
想要考入985、211這些學校,總分至少是在650分以上。其中三大主科的成績很關鍵,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了總成績的分數。從理論上分析三科的分數應該占滿分的80%,也就是說每科最少都要在120分以上。三科加在一起達到370以上,讀985的概率會高一些。
想要三科都保持120分以上,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有的學生會有偏科,可能對語文英語比較擅長,而數學不理想,而有人對語言類的不敏感,況且語文和英語都有作文部分,這種感官題的分數浮動空間會比較大。想要三科成績均衡,要有適合的學習方法。
想要提升三科成績,學生需要怎樣做?
語文
語文成績的好壞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的,是日積月累的體現。比如作文部分,要求作文字數800以上,不管是什么題目、什么類型,如果心中沒有足夠的文字積累很難下筆,想要拿高分就更難。想要作文寫得好,可以在平時多累計名句、好文,如果自己不能寫那就多背、多看,借鑒別人的優美文字。
寫作文有一定的格式或者大綱,比如議論文的書寫,先提出觀點,接著進行論證,論證的方法很多,舉例子、做對比、用數據等等,最后總結。表明自己的觀點并結合名句來體現。每一種類型的作文都有類似的組成,日常多寫多練就能做到熟能生巧。
除了作文還有閱讀理解部分,嘗試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想問題。分析問題想要考察的方向,最終確定答案。
數學
有人對數學的描述:會的不難,難的不會。對于有數學思維的同學來說,數學一點都不難,計算起來省時間、不需要像語文一樣長篇大論、分數占比高。所以數學拿高分很容易。但對于想不通的同學來說,數學實在是太抽象,很難理解。
數學的學習有方法,只靠大量的刷題效果不明顯。正確的做法是:認真聽課,聽老師講課時的思維方式。學會使用老師的方式去分析。數學中有很多公式、很多抽象的關聯,只有找到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就可以輕松化解。而老師的思維方式就是在教你找聯系。
還有一個方法是做好錯題本,把自己不會的或經常做錯的題,整理在一起,時常翻看經常聯系,掌握相同類型的題型,這樣才能把知識點吃透,避免下次遇到相同問題不會解答。
英語
英語和語文都是語言類的學科,同樣道理,想要學得好也離不開積累。對單詞量的積累、對語法的積累。每天堅持背單詞,目標不用太多,每天20個,只要能堅持,一個月就是600個單詞,不著急一口吃個胖子,難得的是堅持。
對于語法和語感,除了多聽也可以多看,比如外國的一些綜藝節目,一些比較著名的影視,找沒有翻譯的版本,看的時候對精神是一種放松,也是對語感的一種培養。作文部分就是多背一些名句、常用句,寫作文的時候連貫使用,不出現語法錯誤就好。
新高考模式下,對哪些同學比較有好處?
自我分析明確的學生
原來只分文和理,可以選擇的內容單一。新高考模式后有20種的組合可以選擇,需要學生對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認知。對自己擅長的內容明確,選科也不會太費腦力,對成績的影響不大,甚至還有利于成績的提升。這樣的學生也代表了綜合能力比較強,不偏科,實力均衡。這也是實施新高考模式對人才培養的方向。
自我管理強的學生
新高考后,會因為選的學科不同,最終的考試時間也不同。學生不能像過去那樣有固定教室的學習,開始實施的是走讀模式。哪個班級有課就直接去哪上課,當學生不在固定教室、有老師監督后,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大的要求。如果做到自律,那么成績不降反升,相反如果自律能力差,很容易讓成績直線下降。
綜合素質強的學生
實施新高考就是希望能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從選科開始就把學生進行了專業化的劃分,讓學生的特長不斷被放大,等到大學階段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得更好。符合國家培養專項人才的發展需求。
個人觀點:如果高考想讀985院校,不僅是三門主科的成績要提高,其他學科也不能落后。
今日話題:考上985,你認為三科成績應該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