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湊字數
常說文章要寫出自己的深度,這里的“深度”包含了很多內容,包含著自己對人事物的思考,社會百態,美好和丑陋各式各樣,這需要我們豐富的經歷和長時間的思考,那怎么應付高考的作文呢?這時候“用典”就顯得及其重要,給大家分享篇文章。
(先附上兩篇很久前的備忘錄)
白露過后,夜起幾陣秋風,天立即就涼了起來。等到秋分,更覺風清露冷。早上起來,都需要披一件薄毛衣了。
此時的秋,天空、月亮、草木都美。
《黃帝內經》曾以“容平”二字,形容整個秋三月。秋分時節,更宜懷想它。容,容納、接納,描述秋之收獲;平,平靜、平和,提醒心定神平。所謂成熟,或是如此。而且,人若有容平之氣,便接近于擁有喜悅的安靜,偶爾抬頭看云、看樹、看風、看影,神色自然就松弛下來。
王維詩云: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正是此境。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天來了,萬物閉藏,我們仍能聽到汩汩流動的東西,譬如月光。
四季之月,秋月最靜,也最能訴說。偶有薄云遮面,但仍涼蟾光滿、皎潔如新。此時,若在月下站一小會兒,安靜地待一會兒,極好。
月下,適合懷人,更適合忘我。俄羅斯詩人巴爾蒙特有一首詩,名為《月光》,他說:
我在聽“沉默”如何進行交談。
親人們的痛苦離我十分遙遠。
我也不參與整個大地的紛爭,
我是微風的呼吸,我是云彩。
這首小詩極美。曾有朋友不喜“親人們的痛苦離我十分遙遠”這句,覺得它有點冷酷無情。但人從現實生活中短暫地抽離,讓自我成為“微風的呼吸與云彩”,也是一種“容平”。
比起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休息,我們的心靈更需要這樣的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