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峰談上海高考作文:人人有話說,側重道
剛剛,2023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新鮮出爐。題為:“一個人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嗎?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 不少于 800 字。”
2023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從內容上講,今年的高考作文和去年的有所聯系。”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第一時間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采訪,“去年的考題更具思辨性,今年則更重命題的道理分析。有這個變化是好事。”
他提醒考生注意考題材料表述背后的語氣與態度:“僅僅是因為”這幾個字帶有明顯的引導與啟發意味,即指向“不僅僅是如此”的意思,同時也暗示了“好奇心”可能確實是一個動機或條件。“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在探討好奇心這個人們習以為常的解釋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是否還存在其他可能性。”
“這道題其實是個哲學問題,人為什么要探索未知世界?當然,好奇心是一個原動力。人生而有好奇心,當我們祖先仰望星空,必然產生好奇要求心,強烈地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究。但是,除了好奇心,還有很多驅動力。好奇心,是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除了好奇心之外,還要有什么?這是審題的關鍵。我以為,還要有求知欲、同情心,責任感、抗挫力、實現人生的價值,等等。袁隆平看到人們糧食奇缺,下決心要提高水稻的產量。居里夫人為探究鐳,不惜冒著放射性元素的侵蝕。屠呦呦為解除病痛,探究草藥一生。”
黃玉峰也重點分析了“陌生世界”四個字:“之所以會感到‘陌生’,是因為個人在實踐中感受到了主客觀之間的矛盾與差異,因此這種‘陌生’是被主體首先感知到的,而不是無意識的。追根溯源可以追問,我們會如何應對‘陌生’?因此,除了好奇心外,對‘陌生’的不安,以及由此產生的希望恢復內心秩序之平衡的內在需求,或催生的對未知領域的征服渴望,或對出人意料的回報的投機心理等,都會使個人‘樂意’探索。”
“這個題目人人都有話說,都可以寫。在好奇心之外,再舉出幾個條件。”但黃玉峰認為,考生的自身積累非常關鍵,需要舉出例子,加以分析,做到“擺事實,講道理”,“考生最好能舉出古今中外的典型例子,寫出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人類探索。”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