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觀后感范文
第六感觀后感范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六感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六感觀后感范文1
在大學生戀愛心理與性心理課上,我們看了電影《觀第六感生死緣》。電影主要講述了神為了探究人類對他的恐懼與嫌惡,于是化做一位美男子到人間去探個究竟。新聞媒體大亨比爾全家井然有序的寧靜生活被一位神秘的不速之客喬打斷,這位年輕的訪客竟很快愛上了帕里美麗的女兒蘇珊)發展出令人驚訝震撼的戀情。對于帕里和蘇珊整個家庭來說,這段羅曼史最終變得玄妙復雜,同時又苦樂參半,因為,喬布萊恩實際上是死神的化身。只是不小心愛上了女主角的死神,竟也飽受人間七情六欲的煎熬體驗了愛情的酸甜苦辣。當死神發覺自己愛上了人類,但也必須結束人間旅程時,他依依不舍對女主角說“我不想離去”,款款情深的女主角一把摟住死神,懇切的對他說“那么就不要走”,愛上蘇珊的死神最終坦白身份,蘇珊仍愛著他但卻無法逾越人與神之間心的距離,蘇珊知道自己的父親今晚就要與死神離去,死神在流下一滴淚后和比爾并肩向遠處走去,蘇珊追上去,最后就在她要追上父親與死神的背影時,愛她至深的死神卻為了她而將她留在了人間并使真正的喬重新復活。
首先,關于死神這個角色,他本來不懂得愛情,但在比爾、蘇珊、昆斯等人的影響下逐漸了解愛情并愛上了蘇珊。他逐漸明白了愛情不是為了滿足一個人的欲望,而是不讓喜歡的人受到傷害,是信任,責任,承擔。確實,這些應當成為愛情的基礎。
其次,蘇珊并不知道死神的身份,但因為之前咖啡館的相遇而一直愛著喬。這雖然說明愛情里有感覺的因素,但他們在咖啡館的相遇奠定了他們愛情的基礎,在那里,他們雖然還不太了解,但可以發現他們有共同的愛好。
第三,蘇珊的父親比爾是一個樂觀智慧關心家人的人。他一生愛他的妻子,堅持按自己的信念生活,耐心撫養教育兩個孩子。說明愛情與家庭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之一。
總之,愛情雖然很奇妙,但我們要做一個真誠,善良,熱愛生活的人,承擔好自己的責任,也許愛情會自然出現。
第六感觀后感范文2
麥爾康醫生是一名杰出的兒童家庭心理學者,幫助過不少問題兒童走回正路,也因此獲得市政府的表揚。不料,一名接受過麥爾康治療而未愈的青少年文森卻闖入他的家中,槍傷醫生后舉槍自盡。一年后,麥爾康醫生再度面臨一件與此相似的病例。醫生決定再試一次,幫助這名叫做柯爾的小男生。柯爾擁有陰陽眼,長久以來飽受鬼魂的困擾,不時會見到死去的靈魂。麥爾康醫生對柯爾伸出援手,卻不為柯爾所接受,因為柯爾認定沒有人可以幫助他脫離現狀。在麥爾康醫生不斷的堅持下,柯爾終于放下心防,讓醫生了解自己的問題,也慢慢地接受他的建議。在治療柯爾的同時,麥爾康醫生發現自己的婚狀況出現問題,他的太太不但冷落他,而且似乎有了外遇。于是麥爾康同時面對工作上與婚姻上的兩個難題。柯爾在醫生的開導陪伴下逐漸接受事實,在麥爾康醫生“傾聽他們”的建議下,成功幫助了一家人揭開了后媽下毒害死小女孩的案子。由此,柯爾漸漸回到了正常孩子的快樂生活中。柯爾告訴醫生,在妻子睡著后和她說話,她可以聽進去。麥爾康醫生照做后,回憶起之前的一幕幕,發現了另一驚人的秘密——原來自己早已不在人世。
影史上只有4部恐怖片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本片便是其中之一。外表上它是驚悚懸疑的代名詞,骨子里卻帶給你一種似曾相識的心理感受:憂郁中遍布孤獨,孤獨中隱藏希望,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孩子的心聲——想要溝通,需要理解。驚悚的外殼之下是對家庭倫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說實話,當我們逐漸擺脫稚氣,步入成人的'世界,就難以再理解孩子的言行和思想,甚至永遠把孩子當做一個玩笑擱置一邊。然而,當你發現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時,幼小的心靈早已飽受折磨。當壓力堆積地過久過重,他就會借孩子的手發揮作用,制造傷害,失去控制,打破極限。柯爾的反抗、爭辯是那么無助,歇斯底里又微不足道。他獨自一個人在這個在他眼里并不美好的世界中掙扎。恐懼,憂郁,反叛,懷疑,時刻將他緊緊包圍。在與世界的隔閡中成長,畏懼、若有所思、渴望幫助而又無從找尋。這樣的經歷往往讓人最后蜷曲在自己并不美麗的世界里,或者用一種瘋狂的方式破壞自己的世界或者外面的世界——自殺或者殺人。
我們總是怕受到傷害,因而對那些古怪孤僻的人躲得遠遠地,這無形中把他們至于黑暗的角落,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傷害”。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科爾身上總是傷痕累累。不管是得不到幫助的鬼魂憤怒所致,還是恐懼難安的科爾自虐所致,它們都隱隱地顯現出因為誤解而產生的傷害。當彼此未知,又因為難以信任而無從溝通時,誤解就會轉化為傷害。顯性的傷害出現在科爾的身上,而隱性的傷害出現在很多人身上,比如他的媽媽。閉上眼睛可以暫時逃避,就像影片中的柯爾逃避鬼魂一樣,但恐懼始終伴隨他終日。為什么不換一種方式,打開心靈,嘗試與他們溝通;解下心鎖,讓陽光沐浴你我。理解與和諧才能化解內心的不安。說出你所受的傷害,并將它們一一解決。
除了驚悚緊張的故事情節,最吸引我的莫過于海利·喬·奧斯蒙的嫻熟演技。一個小孩子,居然能將人物把握地如此準確;水藍色稚氣深邃而又憂郁的眼睛,將柯爾的內心世界展示地如此到位,令人贊嘆。這讓我想起好萊塢的一句笑言:不要與孩子或狗演電影。原因是他們會有意想不到的表現,要么毀了整部影片,使所有人放棄,要么表現得異常出色,搶去了主角的彩頭。
伴隨著影片的發展,觀者的恐懼逐漸消退,漸漸心生出感動。影片最后,母子的對話讓人潸然淚下。柯爾告訴媽媽:“外婆說,你那次跳舞其實她去了,只是你不知道。她說那天的你就像天使。你在她的墓前問的那個問題(我讓你感到驕傲嗎),她想告訴你,答案是‘每一天’。”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或者曾經的孩子,同樣希望從自己的父母那里獲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只知道,確實有很多孩子以及曾經的孩子,因為這個誤解,因為與父母的彼此不信任或無法溝通,而讓誤解一直深深地傷害著彼此。
結局出人意料,而又充滿揮之不去的溫情和淡淡的憂傷。人總是有那么多要執著的東西,就是死亡都不能阻擋。影片的獨特之處也正在于它超越了生死界限,將人與鬼放在同一個空間進行演繹,讓一直迷茫的觀影者在最后時刻恍然大悟創作者的良苦用心。
生命本美好而可愛,誤解將它深深傷害,用溝通和理解去悉心剪裁,讓塵封已久的心扉再次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