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樣做老師》讀后感
《今天怎樣做老師》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今天怎樣做老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今年寒假培訓班伊始,學校就給每位老師發了一本自己研發編印的小冊子《今天怎樣做老師》——實驗(步云)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要求匯編。大致瀏覽知道這本書里有國家和學校的種種規范,并無激起多少波瀾。等得空靜心細讀,便越發覺得這本書沉甸甸的---它包含著領導的多少思考和投入,有著領導的多少的良苦和用心,又有著領導多少的希望和期待啊!
這本書大致可以分為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教育的國家的部分法律和法規。了解熟知了這些與自己的職業息息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教師就可以做到依法執教,就可以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就可以堅守職業道德,就可以做到不隨心所欲,不激情犯罪。第二部分編入了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教育理論專著---《學記》的原文和譯文。第三部分是我校領導和教師多年來辛苦探索實踐而形成的,自己的有特色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核心辦學思想和理念。
這三部分,我最喜歡花費時間閱讀最多的就是第二部分---《學記》的內容。早就聽學過《學記》這部教育專著,也知道他對國人的影響深遠,卻從未有熱情積極主動地找來閱讀。這次領導高瞻遠矚把他編印在這本書里,使我得以見到他的真顏,真得有一種很興奮很欣慰很急切的閱讀感。《學記》全文雖然只有區區一千多字,卻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它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社會教育教學經驗,尤其在教學部分的論述中,不僅總結了教學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還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教學原則。這些經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現在與未來。
《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于為師之道和教學方法的闡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 意思是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教師,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并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是啊,作為一名“授之以漁”的教師,只有具備了海闊無邊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追求,才能不出現課堂的尷尬,才能散發出魅力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信其道親其師,愿學樂學。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這幾句和現代的啟發式教學思想不謀而合,也就是說高明的教師的教學,在于善于引導,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全盤端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當的是引導者、促動者,而不是一個灌輸者。作為教師要循循善誘允許學生不懂,允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自學能力,讓他們找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自由遨游于知識的海洋。
《學記》雖為幾千年前的教育工作經驗,但里面許多的哲理卻至今仍閃爍著真理之光。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當時刻自省學習,提升個人修養,用心做好每一件點點滴滴的事情,很好地詮釋自己的職業。
總之,《今天怎樣做老師》這本小冊子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啟迪,很多的收獲。藝術,只有民族的才能走向世界。但愿《今天怎樣做老師》這本浸透著領導心血和汗水的我校獨門絕技,也能走出校門,扎根每個教師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