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的讀后感受優秀作文
狗貓鼠的讀后感受優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狗貓鼠的讀后感受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他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朝花夕拾》一書中的《狗貓鼠》就令我印象尤為深刻。一開篇,作者就提到了“仇貓”這一話題。在《自然史底國民童話》中寫道:貓弓起了脊梁被狗誤認作是大象,導致狗被動物們嗤笑。從此,狗與貓變成了仇家。文中的狗象征著與貓打了擂臺,和貓爭搶壓迫群眾權利的人。
至于魯迅先生仇貓的原因,文中也交代得很清楚。以至于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是性情與別的猛獸不同,捕到獵物總要玩弄到自己已經玩厭了的地步才肯罷休,頗有種玩弄弱者的意味,恰似正人君子打著“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他們。看似寫貓卻處處諷刺“正人君子”的虛偽,這種借物喻人的寫法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與獅虎同族可是有這么一副媚態。或許吧,從這些角度來看,貓的確很可憎呢。這些是寫貓的,再來看看魯迅先生所喜愛的——鼠。
“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貓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這段話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老鼠得意揚揚的.形象刻畫地活靈活現,同時將其與“名人名教授”的高談闊論作比較,生動的描寫中也不乏意味深長的諷刺。又以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諷刺海昌蔣氏連拜三天的婚禮,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人倫綱常、繁文縟節的決心。
“有一回我就聽得一間空屋里有著這種數錢的聲音。”隱鼠的出處有些不同尋常,是在被蛇攻擊后得到了“我”的救助。“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給放在飯桌上,便撿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游行,看見硯臺便舐吃了研著的墨汁。”這一段描寫讓可愛的隱鼠躍然紙上,自然,也為后文“我”失去隱鼠時的憤怒,悲傷做了鋪墊。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填充以報仇的惡念。”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像隱鼠一樣弱小的最底層勞苦大眾同情,對暴虐者的憎惡。
在文章結尾處,作者遇到貓搗亂時,只能大聲叱責又不能打傷或殺害了它,借此諷刺中國官兵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也諷刺了指導青年的正人君子之流的中庸之道實質是縱惡養奸。作者表面上是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相似習性的一類人,正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