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的夏天觀后感范文
牛仔褲的夏天觀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牛仔褲的夏天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牛仔褲的夏天觀后感范文1
“可以說,牛仔褲在那個夏天改變了一切,但回首往事,我覺得我們的生活在改變是因為它不可能一成不變,牛仔褲的真正魔力在于它見證了我們的改變,而且在我們覺得一切都不會都不會像從前一樣時,它仍把我們緊緊地連在一起。有些事永遠改變了,但我們知道無論我們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多遠,我們的心,我們的友誼,永遠不會分離,為我們,為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友誼,為此時此刻,為以后的一生,人分離,心相聚……”
——《牛仔褲的夏天》
每次看電影的時候,我都清楚的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的生活,和我無關,很少數能打動我的電影,肯定是因為里面的某一部分叫我想起那些與我的生活有關的回憶……
這是一部詮釋友誼的電影。最初想看是因為女主角之一是因《Gossip gril》喜歡的Blake Lively。對于電影本身,原本沒有太多期待。只是結果往往在很多時候證明我們的最初判斷并非正確,我喜歡上了這部片子。先不說電影的內容怎樣,只是電影中表現出的希臘古老的建筑,海岸,淳樸的民風,都使這部片子別有些景致了,再加上幾首確實相當好聽的音樂,幾個成長中的各有特色的美女,僅是這些,本就可以吸引一些人,再加上整個故事,確實包含了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關于成長的一些細碎的情感,很容易被打動。
不論曾經在一起時,我們有過怎樣的美好,每個人都會長大,都會有自己的生活,分離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去改變它或許是一種奢侈的愿望,順其自然,接受這一切,然后堅定的告訴自己,人分離,心相聚。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是想起D和Q,以及那些曾說過永不分離現在都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的朋友,分別與和我們不相干的人,分享著與我們不相干的快樂或悲傷,擁有了沒有我們參與,卻絲毫沒有改變的生活。以前總以為,我們會使是此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只是真的沒在一起,分開了,各自遇到可以說話的朋友,可以生活的圈子,才知道,沒有誰,日子還得一樣的過。不一樣的是,在某個突然很寂寞的夜晚,睡不著覺的時候,拿出手機,我們可以找到另外的可以依賴的在遠方的他們,即使生活里再也沒有他們的身影,心底永遠為他們留著一塊空地,想起就會覺得溫暖,這,或許就是朋友的幸福感吧。
我喜歡影片中的蒂比,那個挑染著藍顏色的頭發,在耳朵上,鼻子上,無時無刻不在穿著小洞的從小熱愛紀錄片的叛逆女生。熱愛記錄的女生,時刻仰著頭,用一種否定的眼光挑剔著她生活的這個世界,他的生活中除了三個好朋友,和紀錄片,余下的都是不相干的事,直到有一天,另一個小姑娘的出現了,她有著無數數不清的好奇想法,她是個厚臉皮的纏人鬼,她只有十二歲,但她很快會離開這個世界。他說她不害怕死去,就害怕沒有時間去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她究竟能做什么。十二歲的小孩,還沒來得及看見大千世界的面目,就要離開,她說出這樣的話時,使我,我們這些活著的卻將數不盡的時間虛度的人,對人生,對活著的目的,不得不重新思考。單純倔強的蒂比害怕面對這個事實,到最后一刻才來到醫院,她帶去了那條有魔力的牛仔褲,小女孩說,其實它早已顯示了魔力,他讓我遇到了你……熱愛記錄真實的蒂比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找到那盤錄像帶,嘴唇發白的小女孩笑容甜美的說:“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做失敗者的時候,幸福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十全十美,幸福也許就是記住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小事加在一起,就會超過我們的失敗,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或許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得到一些東西,然后逐漸的失去一些東西。萊娜說,布瑞姬特她們什么都沒有,但她快樂的生活,我似乎有一切,但是我好像什么都沒有。布瑞姬特在媽媽的葬禮上并沒有哭,脫掉高跟鞋光腳跑回了家,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幸??鞓返幕钪?,她說只有我活著,才覺得她沒死。我不由得想起媽媽,盡管我總是強迫自己不要去想。事到如今,我還在逃避,還不愿意承認媽媽已經走了,我讓自己在這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沒有家人,沒有熟悉的朋友,沒有有媽媽氣息的地方,沒有目的的活著,就好象媽媽還在家里等我回家一樣,這是我的自欺欺人,只是現在我只能這樣,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我就像是電影里的布瑞姬特,在某一個時刻,真的很脆弱……
真正的友誼,并不是時時刻刻在一起,只是無論何時何地,說到朋友,你都會想到那樣一張微笑的臉,人分離,心相聚。
牛仔褲的夏天觀后感范文2
早就聽說《牛仔褲的夏天》很有名,看了以后沒太大感覺,不過仔細想想,還是有些價值。
雖說《牛仔褲的夏天》說的是四姐妹間的友情,可是我看到的主題更多的是她們各自的成長。中規中矩的Lena缺乏勇氣,跟暑假才認識的希臘男孩Kostos的愛情由于長輩間的恩怨遭遇阻撓。Kostos并沒有因為家長們的恩怨而放棄和Lena在一起,使Lena明白,生命中失去再多東西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關上心門,拒絕愛與被愛。
ridget的故事我沒怎么看懂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Carmen跟爸爸之間的溝通的缺乏導致他們之間產生了誤會,傷害了Carmen。而Carmen內心對繼母的排斥使得兩人之間有了隔閡。Carmen的自卑更是讓一切事情都變成了灰色。Carmen面對爸爸找到新家庭的事實難以接受,在新家庭的融入也變得艱難,爸爸甚至沒有照顧到Carmen的感受。這些接二連三的事情讓Carmen喪失了信心去接受這個新的家庭。好在她還有這幫姐妹,鼓勵她跟爸爸說出自己的感受,幫她趕上了爸爸的婚禮。選擇默默在角落看著婚禮的Carmen沒有想到爸爸在婚禮進行到的時候邀請她上前做伴娘,爸爸也為以前沒顧忌她的感受而道歉,也不在乎她沒有穿正裝,只是誠摯希望女兒能夠作為家庭成員站到前面,希望得到女兒的支持和祝福。一切委屈在此刻瓦解,Carmen終于打開了心門接受了爸爸的新生活。
Tibby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帶著叛逆的色彩,對世界保持冷漠的外表卻內心熱情。她暑假拍的紀錄片碰到的奇怪女孩Bailey懇求當她的助手,可是總是在采訪的過程中問被采訪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打斷采訪。本來就因為朋友不在身邊而愁眉苦臉的Tibby顯得越發無語,對她來說暑假變得更加糟糕。后來Tibby才得知Bailey患有絕癥,這才懂得為什么她會問出那些奇怪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問題,因為她懂得生命,擁有自己沒有的對生命的熱情和感激,因為她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想得到什么。之前排斥Bailey的Tibby終于明白生命不是單調的無聊的,終于懂得珍惜每一天。
看完電影之后我想起了《北京愛情故事》,結局林夏的獨白印象深刻:“看著瘋子、吳狄、楊紫曦、肥四,我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切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但我明白,我們都長大了。盡管這成長之痛銘心刻骨,但我們卻無法拒絕,只能正視。”
《牛仔褲的夏天》也是一樣關于成長的故事,成長的過程中總是難免經歷傷痛,總是難免面對生離死別,成長之痛撕扯我們的身體,撕裂我們的靈魂,我們卻無法拒絕,只能正視。
就像Bridget母親的離世,帶給她嚴重的打擊她卻不得不微笑面對,自在快活地繼續活著,甚至是替母親活著,這樣,她才覺得自己是真真正正活在世上的。我想這是Bridget的成長,學會獨立、學會堅強。
對Lena來說,成長則是擺脫畏縮、掙脫束縛、勇敢敞開心門,愛并且接受被愛。與Kostos的分別是她的成長之痛,而她為了爭取和Kostos最后的見面,鼓起勇氣沖破桎梏跟祖父溝通讓祖父理解自己,是她的成長。羞澀的女孩終于學會了勇敢。
而Carmen,是個聰明的人,可惜她不夠自信。在父親組建新家庭的過程中,她對父親陪伴自己時間的減少而沮喪、對繼母內心的排斥而自我煩惱、對父親努力融入新家庭忽略自己而傷心。終于,她悲憤地離開了父親家回到了自己的家。學會面對父親的新生活、理解父親對自己的不善表達的愛而不是誤以為父親不愛自己是她要學會的成長。
Tibby的成長之痛應該是最刻骨的。生活中闖入的愛問奇怪問題的惹人討厭的Bailey竟然是患有絕癥的人。Bailey對生命的熱情與Tibby天生叛逆冷漠的性格格格不入,好在后來Bailey對死亡的坦然和對生命的意義的認真執著打動了Tibby。Tibby漸漸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和人們消極的看法。然而成長是美麗的疼痛,當Tibby拿著神奇牛仔褲去看望病房里的Bailey期望發生奇跡讓她生還時,Bailey還是沒能活下來。不過Bailey說牛仔褲已經帶來了奇跡,那就是把Tibby帶到自己身邊。
每個人都要經歷成長之痛,每個人都要把過去撕碎才能重生。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家人、朋友,讓這成長之痛的傷痕漸漸愈合,讓我們變成更勇敢、更堅強、更獨立、更鮮活的人。讓我們體會蛻變,進行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