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作為社會心理認可的行為準則通用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作為社會心理認可的行為準則篇一
晚自習下了,外面的雨仍然淅淅瀝瀝地下著,一點停的意思也沒有。也許在雨中漫步會別有一悉情調吧,我想。于是我捧著雷鋒叔叔的故事;哼著小調走出了校園。
雨不停地下著,馬路上的行人已經很少了,距離我面前沒幾步是一位撐著傘的女孩兒。女孩兒不時的回頭看我,眼鏡里好像掠過一絲驚慌與恐懼。她把我當成壞人了?想到這里,我心里有些不好受。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壞人,我走到了她的左邊。走著走著,雨變大了。這時,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她竟然把傘有意無意地偏向了我,最后竟舉過我的頭頂。雨被截住了,啪啦啪啦地響。起初我很拘謹,東張西望,真的好像做了壞事一樣。忽然間,我看到了首重的書,微微地一愣。
行走在城市里,你敢于與陌生人同行或對話嗎?你愿意資助陌生的困難者或乞討者嗎?因為生活在城市里,相信陌生人需要很大的勇氣。而雷鋒叔叔,卻用自己的行動。讓無數與他陌生的人相信他,這難道不令人佩服嗎?
回到了家,換下濕了大半的衣服。躺在床上,有意無意地想象故事的結局。或許這個城市很小,第二天我們又相遇了,我想我們會打個招呼,然后微笑著插肩而過。再或許,陌生的你我不再相遇,但我時常會想起你--因為你曾在一個雨夜,為我撐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是啊,也就是因為這樣,雷鋒叔叔死后,才會有那么多得人還記得他。他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行動,讓自己永遠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每個人的心里……
夜色迷離,那逐漸遠去的身影融入城市的沉默之中。從童年開始,每個人便各自擁有不同的命運。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其實故事的結局和我想的也都大致相同。在那之后,我的確沒有再見過她。就如雷鋒叔叔,被人們牢牢記在了心里。
道德在我心中就是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我絕對不愿錯過書中那些精彩的情節!讓我們一起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作為社會心理認可的行為準則篇二
雷鋒,是個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他平凡,吃穿住行怎么看都是個普通人;可他又不平凡,他的生命雖然早早的就結束了,可他用盡一生的力量幫助他人、關心他人,他有著一顆不平凡的心,所以他又是不平凡的。
雷鋒的好事做了一火車,而我的鄰居張奶奶做好事也像雷鋒一樣做滿了整個社區。
每逢周六早上出門,我就會發現樓道的地面和扶手煥然一新。不用說,肯定是張奶奶干的。這時,如果我們碰到了張奶奶,就會說一聲“謝謝你啦!”,張奶奶也微笑點頭。除此之外,小區的花草修剪、衛生清潔也都有張奶奶的份兒。別看張奶奶已經年過六旬,可她還堅持為大家工作呢!
有一次,我在樓下閑逛時,發現張奶奶在大汗淋漓的清掃一條小路,看著張奶奶這么辛苦,我趕緊回家,向媽媽說了這件事情,結果媽媽和我想的一樣,就馬上拿了掃帚和簸箕下去幫助張奶奶。有了我和媽媽的幫助,那條小路很快就被我們清理完了,張奶奶還對我們連聲道謝,我和媽媽都認為這是應該的,并答應張奶奶有時間就經常來幫助她。
而現在,幫助張奶奶的人更多了,我經常會看到其他人和張奶奶在樓下干著這樣那樣的好事,給我們的社區增加了一道新的風景,小區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如果社會是一鍋湯,那么凡人善舉就是鍋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如果社會是一扇門,那么凡人善舉就是開啟這扇門的鑰匙;如果社會是一朵鮮花,那么凡人善舉就是滋潤鮮花的陽光和雨露……雷鋒精神,傳遞的是愛心,愛心,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作為社會心理認可的行為準則篇三
只有從生命的角度來理解生命,才會有真正的善,而善又派生出道德。人的道德和良知怎么能依靠外在培養,它是依靠生命的感覺來提升的。
孩子的善和道德是自己感覺出來的,他們用靈敏的神經來感受著世界。
除情緒之外,感覺也擁有使我們和自己的內在世界以及他人的內在世界——身體的、情緒的、感覺的、心理的、認知的、精神的和靈性的產生連接的可能,它使我們走進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事件之中,擴展著我們生命內在的世界。
兒童的嗅覺敏感于生命,就像大多數成人的嗅覺敏感于利益一樣。有趣的是,對生命敏感,會產生真正的善。
廣州的春天到來時,有一些昆蟲開始尋找地方產卵。一天我和幾個即將上中學的孩子在家里聊天。一只昆蟲在屋里飛了起來,我怕昆蟲,想趕它出去。
一個孩子說:“你應當提前把紗門關好。這樣它就可以到其他的.地方找家了。它要產卵生寶寶了。現在,它已經找到你們家的屋頂處,那兒是個凹槽,有射燈,溫暖、安全,是它最好的家。”
我驚訝地看著他們。
另一個孩子說:“好些大人害怕昆蟲。昆蟲的生命和我們一樣,這個地方溫暖濕潤,很多的生命應該和我們一起生活才對。你不用害怕。”
我只有感動和感慨,這是我面對孩子常有的狀態。我很好奇:究竟人的生命是什么樣。
一次討論時,一位老師這樣說:“我喜歡出生不久的小狗狗,不喜歡大狗。”
為什么?
她說:“我非常害怕狗。我住的社區里,有很多人養狗,為了克服怕狗這點心理,我就常和狗說話。每一次遇到狗,我都對狗說:‘狗狗,我很害怕你,你不要靠近我,好嗎?’如果是一條小狗,它就會站在那兒,凝神地感覺你,領會你,然后便離開我走了。但是,大狗就不一樣了,它游移不定,你根本就無法讓他停下來,靜下來,也無法和你在一起產生感覺和連接。”
我想那可能是因為大狗用經驗和任務代替了小狗的天性。
每一個人都有過那種走進別人的生命中,知道別人和被人知曉的體驗,并深刻的留戀著。那是我們走進了共同的場域而產生的一種生命的愉悅。這不是透過思考而是通過感覺來完成的,那就是生命的感覺。
假如沒有生命的感覺,假如我們僅用思維來對待人類,我們就會產生“智者制人”的觀念。我們都知道有一些所謂“智者”缺乏情感、靈性和人性。
一次我坐飛機,3個座位,我和一位年輕人各坐一頭。他看完飛機上提供的刊物,便插入到他前面座位的布袋中。雜志就一本,并且在他的個人空間范圍內,我便問他:“我可以取來看嗎?”但他卻閉上了眼睛,全身散發著隔離的氣氛,我非常好奇又問:“我可以取來看嗎?”他轉頭非常惱怒和蔑視地說:“飛機上的東西,要看自己取!”我非常驚訝,便解釋說:“這是基于對你的尊重。”他不再憤怒而開始不安。我感到困惑,也無從解釋。同事說:“噢,他認為你是土老帽。這是一個社會價值系統,他們以金錢、身份和地位來判斷人。”
你看,把人完全物化產生了等級,而等級又派生出了各種問題。
但在生命的系統中,尊重生命、愛生命才是價值所在。
當我抬頭看云的時候,我就成為一片云;
當我低頭欣賞游動的魚時,我就在水中游;
當我凝視高飛的鳥時,我就在空中飛翔;
當我愛你的時候,我就成為了你。
當我和一個生命連接,就如同進入了一條生命之河中,在這條生命河流中,我們無法將自己和他人分離開,雖然每個個體的生命都是存在的,但生命將我們放入到了共同的能量海里,彼此的知曉和共存使我們一體而又獨立。這恰恰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在物質的世界里,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盡管我們人類一直渴望平等。
對生命的感覺使我們知曉了其他生命,知道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于是學會了尊重和關愛。只有從生命的角度來理解生命,才會有真正的善,而善又派生出道德。人的道德和良知怎么能依靠外在培養,它是依靠生命的感覺來提升的。我們關心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是否可以很好地生活繁衍下去,即使是關心物質環境也是對我們作為生命的人而言的。所以,提升自己對生命的了解和知曉是現在和未來文明的保證。
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作為社會心理認可的行為準則篇四
近年來,新聞報導的關于年輕人扶起跌倒老人反被索賠的事俯拾皆是。在我們感慨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的同時,面對老人摔倒,你扶,還是不扶?
想來,這的確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順應心之所向,便有答案。
對,那便是扶。當然先做一些證明工作,然后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古代,蕭何曾師從于一智叟,該老人讓蕭何辰時三刻來見他,蕭何準時而至,卻見智叟已等候多時,于是智叟復讓他第二日來,第二日蕭何早早便到,智叟微微一笑,不小心將鞋掉入河中,驅使蕭何去拾,蕭何一愣,果照做,并幫老人穿鞋,老人感慨一聲:“儒子可教也。”
想來睿智如蕭何,亦明白老人的用意吧。是啊,要成為真正成功的人,必不可少的便是關愛他人,尊敬他人,于是便可贏得更多。在困窘時助人一把,不亦是我們的職責?難道在他人摔倒之際,亦使我們的道德一并跌倒不起?
或許有人會抱怨好心幫助后反被索賠覺得委屈。但千年前墨子亦言:“交相利,兼相愛。”即“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是相互的,關鍵是誰先邁出友好的第一步。而你那友好的一步則會讓你靈魂的高度跨上新的臺階,因而更多人因你的友好親近你,你也獲得更多誠摯的感情。于此而言,一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個社會不是童話故事中那般純潔無瑕,不是狗血劇情中好人很多,壞人滅絕,亦不是我們所向往的大同社會。它是美好與丑惡共存,是真理與謬誤同在的真實的一個國度,它不如想象中天堂的寧靜不惹纖塵,它便是這樣活生生完整地呈現在你面前。黑暗或光明,我們個人無力改變。
但如果當每個人都邁出友好的第一步,當你我相互關愛而共贏,這個社會亦會慢慢美好起來。
所以,當他人跌倒時,當他人處于困境時,別吝嗇,勿讓自己的道德與靈魂跌倒,難以爬起,丟失在茫茫紅塵,而自己只剩一具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