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全詩賞析
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yuè biān shū yǐng ,mèng dào xiāo hún chù 。méi zǐ yù huáng shí ,yòu xū zuò ,lián xiān xì yǔ 。gū fāng yī shì ,gòng duàn yǒu qíng chóu ,xiāo shòu sǔn ,dōng yáng yě ,shì wèn huā zhī fǒ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譯文及注釋
譯文仿佛洗去鉛粉的美人,天生麗質,無須修飾。在竹叢外橫斜一枝,宛如一個美女,在天寒日暮時分孤芳自賞。黃昏時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況在村外江邊的路上,寒風吹過,飛雪茫茫,景致難以言狀。月光下疏影輕如夢,猶如美人在深深沉入夢境。當梅花將要結子時,又是連綿一片的煙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產生無窮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詢問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為了你,日日夜夜惟悴消瘦。
注釋洗妝真態:洗凈脂粉,露出真實的姿容。鉛花御:用脂粉化妝。廉纖:細微,纖細。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供斷:供盡,無盡地提供。東陽:南朝梁沈約,曾東陽守。
鑒賞
這首詠梅詞,上片寫梅花品格之高潔,下片寫賞梅者情懷之抑郁,是古詩詞眾多詠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開頭“洗妝真態,不假鉛華御。”說明作者意在直接寫梅,而不用鋪排襯托。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說:“此調佳處,在不用侔色揣稱及譬喻襯托,而純在空處提筆描寫。”第二句,接著寫梅花的:“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币贿B化用蘇軾、杜甫詩句:“竹外一枝斜更好?!薄疤旌湫浔?,日暮倚修竹?!苯又?,寫黃昏院落,處處“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一幅梅風雪景圖,展示在讀者面前。李攀龍在《草堂詩余集》中說:“白玉為骨冰為魂,耿耿獨與參黃昏。其國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
下片抒情,寫賞梅人即作者本人的抑郁心情。用月下“疏影”、“夢魂”、“細雨”,造成了一種令人抑郁的氣氛。末四句,作者將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約。沈約為文學家、史學家,曾為東陽太守,參與蕭衍代機密,后為衍所嫉忌,憂郁而死。作者將自己與梅花、沈約視為一體:認為自己“孤芳一世”,唯有花知,而故以問花作結,詞筆十分生動。正如沈飛際在《草堂詩余正集》中所說:“微思遠致,愧黏題裝飾者,結句清俊脫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