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學,安岳人,天啟五年進士”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張任學,安岳人,天啟五年進士。授太原知縣,以才調榆次。崇禎四年,舉治行卓異入為御史。陳蜀中私稅、催科、訟獄三大苦,帝為飭行。出視兩浙鹽法,數條奏利弊。八年,流賊陷鳳陽,詔逮巡按吳振纓,命任學往代。還朝,復按河南,監軍討賊。時群盜縱橫,而諸將縮朒不敢擊。任學慨然曰:“事不辭難,臣職也。賊勢如此,我輩可雍容坐鎮耶!”遂上疏極詆諸將。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時熊文燦專主撫,張獻忠降,羅汝才、馬進忠、李萬慶等躪中原如故。河南人據塢壁自保者數十,賊悉摧破之,任學不能大創也。進忠佯求撫,文燦及巡撫常道立許之,乘間逸去。事聞,任學與文燦、道立并鐫秩。七月,任學督岱等赴羅山,合左良玉軍擊汝才、萬慶,大敗之。九月,進忠寇開封。岱奮擊,賊盡棄輜重遁入大隗山,獲其妻子。其冬,京師戒嚴,任學入衛,道謁文燦,言:“獻忠狼子野心,終為國患,我以勤王為名,出其不意,可立縛也?!蔽臓N不能用。抵畿南,有詔卻還。巡撫道立調良玉兵于陜州,賊乘盧氏虛,遁入內鄉、淅川,為文燦所劾。明年除道立名,任學亦鐫一秩。尋與左良玉蹙李萬慶于內鄉。萬慶方降,獻忠已叛,文燦盡調河南軍援剿,獨任學留汝南。川貴總督李若星論文燦主撫之謬,請復任學原官,攝行大將,督察軍事。不從。七月,獻忠合汝才自房縣西走,岱偕良玉追之。賊伏兵要害,岱陷于賊,良玉軍亦大敗。事聞,任學坐褫職。十五年,言官請起廢,任學與焉,未及用而卒。
(選自《明史·張任學傳》,有刪改)
10.下列句文中則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
B.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
C.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
D.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知縣,明、清時指主管全縣的行政官員。因官階多是七品,俗稱“七品芝麻官”。
B.巡撫,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得名,多指中央政府派出巡視各地的大臣。
C.中原,文中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古代的“中土”“中州”與其同義。
D.勤王,文中是指在封建時代中,君王有難,而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任學正直敢言。張任學巡按河南時,各位將領面對賊寇的強橫猖獗,畏縮不敢進擊,他生發感慨,并上疏指責諸位將領。
B.張任學堅持上奏。在擔任御史時,張任學陳述蜀中三大苦處,皇上不采納,但他不放棄,審察兩浙鹽政時仍多次上奏。
C.張任學曾被貶職。馬進忠假裝接受招撫,趁機逃走。張任學被削降官階;賊寇乘盧氏空虛逃入內鄉、浙川,第二年張任學被降一級官階。
D.張任學有遠見。他認為張獻忠投降是狼子野心,會成為禍患,就想設計抓捕獻忠,可惜文燦不答應,后來獻忠果然叛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事不辭難,臣職也。賊勢如此,我輩可雍容坐鎮耶?。?分)
(2)事聞,任學坐褫職。十五年,言官請起廢,任學與焉,未及用而卒。(5分)
參考答案
10.B(原文標點:請易武階,親執干戈,為國平賊。帝壯之,下都察院議。諸臣以文吏無改武職者,請仍以監軍御史兼總兵事。帝不從,授河南總兵官。)
11.C(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12.B(“皇上不采納”錯誤。文中有“帝為飭行”的信息,說明皇上聽從了張任學的建議)
13.(1)遇到事情不因為困難而推辭,這是做臣子的職分,賊寇的勢力像這樣,我們這些人可以從容不迫地坐著鎮守嗎?(得分點:辭難,判斷句,雍容各1分,句意2分)
(2)事情上報,任學因此受到革除官職的處分。十五年,言官請求起用遭廢棄的官員,任學在其中,未等到被任用就去世了。(得分點:褫職,廢,焉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張任學,安岳人,天啟五年考中進士。授官太原知縣,因為有才能調任榆次。崇禎四年,因政績優異突出被推薦,入朝為御史。陳蜀中私自收稅、催征田賦、訴訟案件三大苦,帝為此赦令實行整頓。出朝審察兩浙鹽政,數詞上奏分條陳述利弊。八年,流賊攻陷鳳陽,下詔逮捕巡按吳振纓,命任學去代替。回到朝廷,又巡按河南,監督軍隊討伐賊寇,當時盜賊橫行,但諸將畏縮不敢進擊。任學感慨地說:“遇到事情不因為困難而推辭,這是做臣子的職分,賊寇的勢力像這樣,我們這些人可以從容不迫地坐著鎮守嗎?”于是就上疏極指責諸將。請求改為武官,親自拿起兵器,為國家討平賊寇。皇帝認為他言論壯烈,交都察院議論。諸臣認為文官沒有改任武職的,請求仍然以監軍御史的身份兼任總兵的職務?;噬蠜]有聽從,授為河南總兵官。當時熊文燦專門主張招撫,張獻忠投降,羅汝才、馬進忠、李萬度等依舊躑躅中原。河南人占據塢壁土障自衛的有數十處,賊寇將這些地方全都摧毀。任學不能給賊寇沉重的打擊。進忠佯裝求招撫,文燦及巡撫常道立即準許了他,進忠乘此機會逃走。事上報,任學與文燦、道立一起被削降官階。
七月,任學督平羅岱等開赴羅山,會合左良玉的不對攻打羅汝才、李萬慶。大敗他們。九月,進忠進犯開封,羅岱奮勇攻擊,賊寇丟棄全部軍需給養逃入大隗山,抓住了他們的妻子兒女。
那年冬天,京師戒嚴,任學入京護衛,途中進見文燦,說:“張獻忠狼子野心,終究要成為國家的禍患,我以保護朝廷為名,出其不意發起攻擊,可以馬上抓住他?!蔽臓N不肯采納。抵達京城南郊,有詔書令他退回。巡撫道立把良玉的部隊調到陜州,賊寇乘盧氏空虛,逃入內鄉、淅川,被文燦彈劾。次年除去道立官職,任學也降一級官階。不久與左良玉在內鄉圍困李萬慶。李萬慶擦起投降,張獻忠已叛變。
文燦調動全部河南軍隊增援剿賊,只有任學留在汝南。川貴總督李若星彈劾文燦主張招撫的謬誤,請求回復任學原來的官職,代理行使大將的職權,督察軍事?;噬蠜]有聽從。七月,獻忠會合汝才從房縣往西逃跑,羅岱偕同良玉一起追趕。賊寇在要害處埋伏部隊,羅岱陷于賊軍而死,良玉的軍隊也大敗。事情上報,任學因此受到革除官職處分。十五年,言官請求起用廢棄的官員,任學在其中,未等到被任用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