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磐,字文炳,廣平永年人”原文及譯文解析
王磐,字文炳,廣平永年人,世業農,歲得麥萬石,鄉人號萬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財佐軍興,補進義副尉。國兵破永年,將屠其城,禧復罄家貲以助軍費,眾賴以免。金人遷汴,乃舉家南渡河,居汝之魯山。磐年方冠,從麻九疇學于郾城,客居貧甚,日作糜一器,畫為朝暮食。自是大肆力于經史百氏,文辭宏放,浩無涯涘。及河南被兵,磐避難,轉入淮、襄間。宋荊湖制置司素知其名,辟為議事官。丙申,襄陽兵變,乃北歸,至洛西,會楊惟中被旨招集儒士,得磐,深禮遇之,遂寓河內。
中統元年,即拜益都等路宣撫副使,居頃之,以疾免。李璮素重磐,以禮延致之,磐亦樂青州風土,乃買田渳河之上,題其居曰鹿庵,有終焉之意。及璮謀不軌,磐覺之,脫身至濟南,得驛馬馳去,入京師,因侍臣以聞。世祖即日召見,嘉其誠節,撫勞甚厚。璮據濟南,大軍討之,帝命磐參議行省事。璮平,遂挈妻子至東平。召拜翰林直學士,同修國史。
出為真定、順德等路宣慰使??び形饔虼筚Z,稱貸取息,有不時償者,輒置獄于家,拘系榜掠。其人且恃勢干官府,直來坐聽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捽下,箠之數十。幾死,郡人稱快。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磐曰:“四萬人多矣,何煩他郡!”使者怒,責磐狀,期三日盡捕蝗,磐不為動,親率役夫走田間,設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盡滅,使者驚以為神。
曲阜孔子廟,歷代給民百戶,以供灑掃,復其家,至是,尚書省以括戶之故,盡收為民,磐言:“林廟戶百家,歲賦鈔不過六百貫,僅比一六品官終年俸耳。圣朝疆宇萬里,財賦歲億萬計,豈愛一六品官俸,不以待孔子哉?且于府庫所益無多,其損國體甚大。”時論韙之。
磐以年老,累乞骸骨。丞相和禮霍孫為言,詔允其請,進資德大夫,致仕,仍給半俸終身。年至九十二,卒之夕,有大星隕正寢之東。
(節選自(元史·王磐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
B.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
C.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
D.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冠:最初是專門供貴族戴的帽子。大約在商明,開始出現冠服制度。后來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
B.賈: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動著販賣商品的人,賈就是開一個店鋪有固定地址賣東西的人,這叫做“行商坐賈”。現泛指經商的買賣人。
C.貫,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貨幣單位。一枚銅制鑄幣(方孔錢)為一文,一千文用繩子從中間的孔里穿起來,稱為一貫或吊。
D.乞骸骨,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回老家安度晚年。文段后“致仕”也是這個意思,此外還有“告老、解褐”等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磐治學勤勉,文辭宏放。他青年時,客居異鄉,非常清貧,每天只有一碗粥而已,他勤勉的學習,努力研究經史百家學說,終使文辭豪放大氣,浩蕩無涯。
B.王磐為民除害,維護明廷威儀。有個西域商人放債取息,對那些不能按時償還的人,私設公堂,非法拘禁拷打,而且依杖權勢,蔑視官府,肆意妄為;王磐大怒,令人將他拿下,施以杖刑,郡人稱快。
C.王磐工作盡責,能力出眾,蝗災發生后,面對使臣的指責,王磐立下三天捕盡蟬蟲的期限,他來到田間,想方設法,果真在三天內滅盡蝗蟲。
D.王磬敢于直言,保護孔廟。尚書省通過清查戶口把孔廟的民戶收為一般平民。王磐認為孔廟民戶百家每年交納的賦稅,僅相當于一個六品官一年的俸祿而已,這對于府庫所增不多,而對國體損傷很大?!睍r論都認王磬的話有道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國兵破永年,將屠其城,禧復罄家貲以助軍費,眾賴以免。
(2)及璮謀不軌,磐覺之,脫身至濟南,得驛馬馳去,入京師,因侍臣以聞。
參考答案
10. D 未幾,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萬人,以為不足,欲牒鄰道助之。(解析:朝廷派使者督查捕滅蝗蟲這件事,不是來抓役夫,役是動詞,征調民夫四萬人。A項“人以為不足”錯。B項“真定朝廷”錯。C項“不足欲牒”錯)
11. D (“致仕”是正式退休;“解褐”是入任為官)
12. C (“王磐立下三天捕盡蝗蟲的期限”錯,應是使者給王磐定的)
13.譯文:(1)蒙古軍攻破永年,要屠殺全城百姓,王禧又拿出全部家財來捐助蒙古軍作為軍費,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難(眾人依仗他才得以幸免)。
(得分點:“罄、貲、費”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李璮陰謀不軌,磐發覺后,抽身(獨自)跑到濟南,得到驛站馬匹飛奔到京師,通過侍臣來報告給皇上。
得分點:(脫身、因、聞,各1分,句意2分)
附翻譯:
王磐,字文炳,廣平永年人,世代務農,每年收麥萬石,鄉人稱“萬石王家”。父王禧,金末出錢幫助軍隊,因而授官為進義副尉。蒙古軍破永年,要屠殺全城百姓,禧將拿出全部家財來捐助蒙古軍作為軍費,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難。金人遷都汴梁,禧全家南渡黃河,定居于汝州魯山。磐年方二十歲,在郾城拜麻九疇為師。因是流落異鄉,非常貧困,每天做粥一缽為一日飲食。自此以后大力研究經史百家學說,其文辭宏偉豪放,浩蕩大氣。蒙古軍進入河南,磐為避難而轉入淮襄之間。宋荊湖制置司素聞其名,推薦為議事官。太宗八年(1236),襄陽兵變,王磐又北歸至洛陽西,恰逢楊惟中奉旨招攬儒士,遇磐,以厚禮對待,于是王磐寓居于河內。
中統元年(1260),拜磐為益都等路宣撫副使,不久因病免職。李璮素來敬重王磐,聘請他去,磐也愛好青州風土民情,買田于弭河之上,其廬舍題名曰“鹿庵”,有終老于此的打算。等到李璮陰謀不軌,磐發覺后,抽身(獨自)跑到濟南,得到驛站馬匹飛奔到京師,通過侍臣來報告給皇上。世祖聞知立即召見,嘉獎其忠誠不貳。李璮占據濟南,朝廷派大軍征討,世祖命磐參議行省事。磐在平定李璮之后,攜妻子至東平。朝廷召入朝拜為翰林直學士、同修國史。
出任真定、順德等路宣慰使時,郡內有西域大商,放債取息,有不能按時償還者,私設公堂,拘禁拷打。該商人恃勢冒犯官府,竟在議事廳擅坐,舉止自若。磐聞知大怒,令左右將他拿下,施以杖刑,又把他從城上摔到城下,幾乎死去,郡人稱快。真定發生蝗災,朝廷遣使督促捕捉,動用民夫四萬人,還認為不夠,欲通知鄰道來幫助捕捉。磐認為四萬已多了,何必再煩擾他郡。使臣大怒,斥責王磐,限三日內捕盡蝗蟲。王磐不理他,親率役夫到田間去觀察,設法捕捉,三天內蝗蟲滅盡,使臣大驚,以為他很神奇。
曲阜孔子廟,歷代都撥賜民一百戶來灑掃,不服別的勞役?,F在,尚書省通過清查戶口把孔廟的民戶收為一般平民。王磐上書道“:林廟戶百家每歲交納賦鈔不過六百貫,僅相當于一個六品官一年的俸祿而已。圣朝疆土萬里,財賦每年億萬計,豈在乎這一六品官的俸祿而不侍奉孔子。而且,收此六百貫,對于府庫所增不多,而對國體損傷甚大?!睍r論都認為王磐的話有理。
王磐因為年紀老邁,多次請求告老還鄉。丞相和禮霍孫替他求情,下詔同意他的請求,進升為資德大夫,退休后,仍然供給一半的俸祿到去世。活到九十二,去世當晚,有一顆明亮的流星從他臥寢的東面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