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八章原文及翻譯
【原文】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1)!以王季為父(2),以武王為子(3),父作(4)之,子述之。武王纘(5)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6)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93,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翻譯】
孔子說:“恐怕只有周文王是個無憂無慮的人吧!王季是他的父親,周武王是他的兒子。他有父親開創事業,有兒子繼承事業。周武王繼續著大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業,披掛戰衣,取得了天下。他沒有失去自己顯赫的名聲,獲得了天子的尊貴,獲得了普天下的財富。宗廟祭奉他,子孫維護他。武王年邁的時候才承受天命。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業,追尊大王、王季為王,用天子的禮制祭祀祖先。這種禮制一直貫徹到諸侯、大夫、士和普通百姓。假如父親是大夫,兒子是士,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禮制安葬,按士的禮制祭祀。如果父親是士,兒子是大夫,父死就要按士的禮制安葬,按大夫的禮制祭祀,守喪一年,通行到大夫;守喪三年,通行到天子。但給父母守喪本身沒有貴賤的區別,都是一樣的。”
【注釋】
(1)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即位時追謚為“文”。
(2)王季:周文王的父親,名季歷,周武王即位時追謚為“王季”。
(3)武王:周文王的兒子,姓姬,名發,謚“武”。
(4)作:這里指創業。述:指繼承。
(5)纘(zuǎn):繼承。大王:指王季的父親,古公亶父,周武王追謚為“大王”。緒:基業。
(6)壹戎衣:即《古文尚書·康誥》中之“壹戎殷”。據鄭注,“壹”通“殪”,誅滅。“衣”當為“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