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出處】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意思翻譯】我為嵩云你為秦樹久別離居,迢迢千里寄來一紙深情鯉書。
【全詩】
《寄令狐郎中》
.[唐].李商隱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全詩鑒賞】
此詩大約作于會昌五年(845)秋天,當時李商隱因丁母憂正閑居洛陽。“令狐郎中”指令狐綯,是詩人少年時的舊友,時任右司郎中之職。詳詩意,當是令狐綯自長安來書存問,詩人有所感觸,遂賦此詩作答。
首句 “嵩云秦樹久離居”,抒兩地離居、相互思念之情。“嵩”即嵩山,在洛陽之東一百余里,此處代指自己所在的洛陽。“秦”代指令狐綯所在的長安。李商隱于會昌三年(843) 春因守母喪離開長安,與任戶部員外郎的令狐綯分袂,至此已二年有余,故云“久離居”。這句詩脫胎于杜甫 《春日憶李白》 中的名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杜甫這兩句詩形象是如此之鮮明,含蘊是如此之豐富,以至膾炙人口,“春樹暮云”、“云樹之思”成了表達朋輩間思念之情的成語。看來李商隱對杜甫這兩句詩特別贊賞,所以除此詩之外,早在開成二年(837)所作的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即云:“江魚朔雁長相憶,秦樹嵩云自不知。”也是化用這兩句詩來表達與友人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
次句“雙鯉迢迢一紙書”,敘令狐綯自長安來書存問之事。“雙鯉”代指書信,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迢迢”,極言路途遙遠。遠在京師的友人忽然捎來書信,雖然只是“一紙”短簡,但可以見出友人的不忘故舊之心,愈覺其紙短情長。何況此時詩人正閑居鄉里,百無聊賴,捧讀來書,其欣喜感激之情又當何如!這句乍看似覺平淡,但若細加吟繹,不難感受到詩人心中起伏的波瀾。
想必是令狐綯在來信中問及詩人的近況,故三、四兩句筆鋒一轉,描述了自己當前凄涼的境遇:“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這兩句都用了有關漢代著名賦家司馬相如的典故。據 《史記·司馬相如傳》記載,司馬相如因不受景帝賞識,就來到梁國,成了梁孝王的賓客。第三句中的“梁園”,即指梁孝王的宮苑。李商隱在大和三年(829) 至開成二年(837)間,曾三入令狐綯之父令狐楚的幕府,深受其知遇獎掖之恩,故以“梁園舊賓客” 自喻。又司馬相如晚年失意,“嘗稱病閑居”,后因病被免去孝文園令,“家居茂陵”。李商隱因母喪,于會昌二年(842)冬即離秘書省正字之職,近三年來一直閑居,心情郁悶,更兼疾病纏身,與司馬相如有類似之處,故第四句索性自稱 “茂陵秋雨病相如”。這第四句是全詩主旨所在。此詩以敘事為主,前三句平平道來,其所以讀來韻味雋永,感人至深,關鍵正在于第四句。而第四句的妙處,又全在“秋雨”二字上。其實司馬相如病居茂陵時,并無與 “秋雨”相關的情事。但詩人以其豐富的想象力,虛構細節,別出心裁地在 “茂陵”與“病相如”之間嵌入“秋雨”二字,這就在敘述中增添了幾分抒情的意味,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堪稱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
李商隱喜寫雨,也善寫雨。借助雨這一自然現象,在詩中渲染氣氛,烘托意境,這是他慣用的一種表現手法。他的一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名句,如“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茂陵》);“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春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等等,境界均極為優美。若問諸句妙處何在,讀者只須稍加推究,便不難發現與“茂陵秋雨病相如”一句同樣,離一個“雨”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