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澂俗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澂人多化物類,出院求食。有客寓旅邸時,見群鼠入米盎,驅之即遁。客伺其入,驟覆之,瓢水灌注其中,頃之盡斃。主人全家暴卒,惟一子在。訟官,官原而宥之。
翻譯
澄海地方的人,能變化成多種動物,跑出院子尋求食物。有個客商剛到這里時,住在旅店,常看到一群老鼠鉆進米罐中,趕它們,則馬上逃走。客商守在一旁,見它們又進去后,急忙用東西蓋住罐口,拿瓢子舀水灌到里邊。一會兒,老鼠全被淹死了。這時,客商發現店主全家人突然死去,只剩下一個孩子。客商被告到官府,縣官審知實情后,寬恕了他。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后屢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