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楚兵在山南文言文翻譯
《楚兵在山南》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
文言文
楚兵在山南,吾得將為楚王屬怒于周。或謂周君曰:“不如令太子將軍正迎吾得于境,而君自郊迎,令天下皆知君之重吾得也。因泄之楚,曰:‘周君所以事吾得者器,必名曰謀楚。’王必求之,而吾得無效也,王必罪之。”
翻譯
楚軍進駐在伊闕山的南邊,楚將吾得打算替楚王去激怒周君。有人對周君說:“不如讓太子同軍正一起到邊境上去迎接吾得,而周君您自己也到都城的郊外去歡迎,讓天下人都知道君王是尊重楚將吾得的。再有意地向楚國透露這層意思,說:‘周君所用來事奉吾得的東西,必定是一件什么寶物。’楚王也必定想得到這件寶物,可是吾得卻沒有什么寶物可以獻出來,這樣楚王一定要怪罪他的。”
賞析
這個謀士出這個計策不可謂不毒。他利用了一個看似簡單但是很管用的方法——君臣猜忌。這種無中生有的事情在政治上說不清楚的。在楚王面前,周君說給了,吾得說沒給,但是楚王更愿意相信吾得拿了周王的好處。因為前面說了周王仙派太子迎接,再親自迎接,你說這里面能沒有事?其實我們平時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到時候百口莫辯,心里很是郁悶。那該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是向領導辯駁,堅持自己的清白,二是在見周君的時候,讓一個人陪著自己去,而且這個人是領導信任,和自己關系一般的人。這樣一般會避免尷尬的事情發生。有時候別人說一句頂自己說一千句,甚至這個人是個小人物!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