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的近義詞
[mark_b]
紗線的相關詞: 紗布、紗籠、紗櫥、紗巾、紗燈、紗錠、紗罩、紗窗、紗廠、紗帳
[/mark_b]
紗線的意思:用各種紡織纖維加工成一定細度的產品,用于織布、制繩、制線、針織和刺繡等。
紗線的拼音:[ shā xià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紗廠:紗廠,讀音shāchǎng,漢語詞匯,釋義為棉紡工廠。
【第2句】:紗帳:紗帳,讀音shāzhàng,漢語詞語,指紗制帳幕。
【第3句】:紗巾:用紗制做成的頭巾或圍巾。
【第4句】:紗帽:紗帽,指古代君主、官員戴的一種帽子,用紗制成。后用作官職的代稱。見《北齊書·歸彥傳》:“齊制,宮內唯天子紗帽,臣下皆戎帽,特賜歸彥紗帽以寵之。”
【第5句】:紗窗:紗窗的主要作用是“防蚊”。現在的紗窗比以前多了更多的花樣,出了隱形紗窗和可拆卸紗窗,不再像以前那樣費力地將紗窗拆上拆下了。
【第6句】:紗絹:紗絹拼音shājuàn注音ㄕㄚㄐㄩㄢˋ【第1句】:挺括細薄的絲織品的通稱。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燈節》:“各色燈彩多以紗絹、玻璃及明角等為之,并繪畫古今故事,以資玩賞。”【第2句】:紗手帕。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陳蔚如用紗絹抹抹嘴唇,浮著滿足的微笑。”
【第7句】:紗櫥:【拼音】shāchú【注音】ㄕㄚㄔㄨˊ【條目】紗櫥(紗櫥)【引證解釋】◎紗櫥shāchú[screencupboard]蒙有紗布、釘鐵紗或尼龍紗等的食廚
【第8句】:紗燈:紗燈又稱燈籠,漢族特色手工藝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
【第9句】:紗麗:紗麗(又稱紗麗服)是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婦女的一種傳統服裝,是一種用絲綢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衣服。莎麗一般長【第5句】:5米,寬【第1句】:25米,兩側有滾邊,上面有刺繡。通常圍在長及足踝的襯裙上,從腰部圍到腳跟成筒裙狀,然后將末端下擺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第10句】:紗羅:輕軟細薄的絲織品的通稱。
【第11句】:紗罩:紗罩,指舊時婚禮中新娘罩面的紗制頭巾。
【第12句】:線裝:屬性詞。書籍裝訂法的一種,裝訂的線露在書的外面,是我國傳統的裝訂法:~書。
【第13句】:紗籠:紗籠,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系于腰間。紗籠盛行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東非等地區。狹義的紗籠僅指馬來人所著的下裳。在緬甸等地,稱作“籠基”。
【第14句】:紗線:用各種紡織纖維加工成一定細度的產品,用于織布、制繩、制線、針織和刺繡等。
【第15句】:紗錠:紡紗機上的主要部件,用來把纖維捻成紗并把紗繞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狀。通常用紗錠的數目來表示紗廠規模的大小。也叫紡錠、錠子。
紗線造句:
【第1句】:其聚丙烯紗線、購物袋等產品被用來自生產很多世界知名品牌的包裝袋,包括戴爾、IBM、新秀麗、哥倫比亞、任天堂,迪斯尼,蘋果,斐樂,茵寶和索尼品牌。
【第2句】:氨綸包纏紗由氨綸提供彈性,由包纏在氨綸外側的非彈性紗決定紗線的強力。
【第3句】:為所有原材料的采購提供技術支持和質量跟蹤:長絲、POY,FDY、DTY,單絲、短線、膨體紗、氨綸、包覆紗、黏膠紗線等等。
【第4句】:松捻精紡紗線松捻精紡紗線,用于鉤編和刺繡。
【第5句】: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與惡兩種紗線交錯織成的布。要不是有過失的鞭撻,我們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護,我們又要完全絕望了。莎士比亞
【第6句】:如果你受過這種訓練,只需一刻鐘就可以從四十一條紗線中數出四十條。
【第7句】:在高速絡紗時,由于慣性作用,筒子的回轉會導致紗線張力的波動。
【第8句】:環錠紡紗時,如果鋼領鋼絲圈位置逐步接近該氣圈頸部就將造成氣圈崩潰和紗線斷頭。
【第9句】:展示了織造過程中紗羅紗線和固紗的補償解決方案。
【第10句】:用煮漂一浴法取代傳統的煮練、漂白兩浴兩步法,對全棉紗線進行前處理。
【第11句】:對麗賽纖維、莫代爾、普通粘膠纖維的結構與性能和麗賽紗線性能進行比較分析,麗賽纖維與紗線性能均優于普通粘膠纖維。
【第12句】:雙絲光工藝就是首先對棉紗絲光處理,然后,再對經過絲光的棉紗線編織出的坯布進行絲光。
【第13句】:利用各種新型花式紗線的變換、組織創新設計、整理風格的變化,生產出新穎而豐富多彩的千鳥格織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開放性的創新設計思路。
【第14句】:然而,人們習慣性的生產棉和亞麻紗線時用Z捻,生產羊毛和精紡毛料紗線時用S捻。
【第15句】:錠子是紡紗機上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紡織過程中的捻線動作,其動態特性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紗線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