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字謎》教學設計
《猜字謎》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1
【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部編本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猜字謎》。這是兩則猜字的謎語。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猜謎語寓知識性、趣聞性、哲理性于一體,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開動腦筋。結合本課、本單元的特點,制定了以下3個學習目標:
1、認識“相、遇”等5個生字。會寫“字、右”等5個字。
2、朗讀謎語,邊讀邊想,總結猜謎語的好方法。
3、培養學生收集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
【說教法、學法】
基于對教學目標、教材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相關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的地位,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同行者、伙伴。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強、求知欲望強、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的東西感觸深的特點,我采用了情景教學、問題探究、直觀教學等方法開展教學。
【說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猜燈謎開始,引入字謎。老師今天啊,是和同學們玩猜謎語游戲的,大家有信心猜出這些謎語嗎? 告訴學生,“今天這堂課,是玩猜謎語游戲”,意在掃除學生對于學習和上課的負重感、疲憊感,為本課打下一個輕松而活潑的氛圍。提問學生是否有信心,更利于煽動學生的熱情。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具有表現力,學習熱情即時便可高漲。 隨即提醒學生仔細聽,教師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拋出3個謎語,及時抓住學生的思維,由學生一一猜出,并給猜對學生所在的小組加分。3個謎語不難,給了學生足夠信心,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入小組競爭的形式,更是把形成性評價運用到了實際課堂中。
這么多的謎語都沒有難到大家。為了獎勵同學們,老師特意帶來了一個猜謎語的小竅門“猜謎語,動腦筋,認真讀,會觀察,跳出謎面想一下,謎底就在話里藏”(生跟讀)。有了這些小竅門啊,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學好今天的知識。
這篇課文很簡單,而教師在傳授這篇課文時的特色就是要在簡單之中制造不簡單,嘗試著在快樂的猜謎語活動中交給孩子們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得以運用。
二、 整體認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反復的讀,隨文識字。
學習第一則謎語——“讀”占鰲頭。
本則謎語,很簡單。通過自由讀、分男女讀、加上動作的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順利地猜出謎語。如此多層次的各種讀法,讓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 在學完謎語的時候,更是總結猜謎語的規律——認真讀,展開想象,猜出謎語,學習生字。把充分讀謎語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借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讀、自賞、自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
2、單獨再學習生字詞。
通過情景識字,古文遷移識字等多種形式識字。
3、指導寫字。
讓學生觀察,教師講解,學生說一說,教師范寫,學生臨寫,練習等形式學習生字。
但是在教學結束后,也留下了不少的遺憾:
課堂把握能力不強,教學語言顯得沒有感染力,發揮學生主動積極性不夠,還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本課堂中來;教學機智缺乏,遇到學生不在自己的想象中時,處理得不是游刃有余;
教學評價:
語言還是缺乏,只是泛泛而論。但是,這是一堂給予我許多啟發和幫助的課,也讓自己從很多方面有所感悟。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2
《猜字謎》
教學目標 :
1、體會猜字謎帶來的樂趣。
2、 通過學習,增進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想象、記憶等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4、通過活動,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字謎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魅力。
課前準備:
分好學習小組,布置學生搜集字謎。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導入。
現在請大家張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請以小組為單位猜字謎,看哪組猜得又快又多。
2、引導學生(結合單元導讀及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1)學習書上的那些字謎,體會漢字文化的魅力。
(2)認識漢字的字謎現象,探究猜字謎的方法。
(3)多種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謎。
(4)根據漢字的特點,進行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
1、我會讀這些字謎的謎面。
2、小組內相互猜字謎。
2、這節課,我知道了謎面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文字謎、畫謎、協作謎等。
3、我節課,我知道了猜字謎主要有三種方法:組合法、象形法和意會法。
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象形法,如:河邊一蜻蜓,天上雙雁飛。意會法,如:客滿。
(二)活動展示。
設置字謎擂臺,進行猜字謎接力賽。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游歷了字謎王國,說說對漢字有什么新的認識。
2、多種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謎。
3、根據漢字的特點,小組為單位創作謎面,全班交流。
三、知識拓展延伸
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體會漢字的有趣。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相、遇、喜”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個生字。
2.能力目標:學生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謎語的。
3.情感目標:有收集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能根據謎面猜出謎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這節課我們就來動腦筋、猜謎語,同時還能認識很多生字。
怎樣猜謎語,先聽老師說說猜謎竅門:“猜謎語,動腦筋,會觀察,抓特征,跳出謎面想一想,謎底就在話里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謎底。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歡、怕、言、互、令、動、萬、純、凈”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字、左、右、紅、時、動、萬”,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一)學習第一則謎語。
1、教師出示謎面,學生自由朗讀。
2、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
師:想想什么是綠色的?什么是紅色的?什么時候左右相遇起涼風?
3、指導朗讀最后兩句。
師:想想什么最喜歡及時雨?什么最怕水來攻?
4、想一想謎底會是什么字?學生猜出時,教師出示謎底卡片。
5、 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謎底的?學生交流。
6、 背誦謎語。
(二)學習第二則謎語。
1、 復習漢字:請、情、晴、清。精、睛。
2、 請兩個同學表演互相禮貌用語的情景,讓大家觀察,學習他們互相尊重的優點。讓學生通過情景表演,用謎語的話說一說,猜出謎底。
3、 朗讀謎語,猜謎底。
4、 背誦謎語,看誰背得最快。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擴展活動
1. 猜字謎
一口咬斷牛尾巴(告) 天無它大,人有它大。(一)
2. 收集謎語。
3. 自編謎語。
板書設計:
《識字4》
第一則:秋
謎底快樂無限
第二則:請 清 情 睛
課后反思:
由于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教學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于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再者,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另外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增加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力,然后我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我在巡視過程中適當指點,并給學生寫得好的字畫個小紅星,這對學生起到較大的激勵作用。
我在學生猜謎底時通過表演的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能給學生更加形象生動的視覺刺激,會教學目的很好的完成。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4
記得在假期備課的時候,看到題目《猜字謎》,我覺得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課文,上課的時候一定能喚起學生猜謎的興趣。當然我也很好奇,很有興趣,也非常自信,覺得一年級的字都非常簡單,這種字謎肯定難不住自己,于是停住了手中的筆,準備自己去猜猜,可當我將兩篇字謎在心中默讀了一遍之后,我懵了,呀,這兩篇字謎怎么讀過去一點感覺都沒有,于是我又讀了一遍,這一遍讀過去終于有點成效了,我猜出了字謎一的謎底,可是字謎二我讀了三四遍,仍然沒有想出答案,而且一點頭緒都沒有,我頓時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但是當我查閱了備課資料后,覺得這個字謎確實很難,學生也只有在很好地掌握了前一課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猜出來。
在上課之前,我提前準備了幾個字謎,這些字謎的謎底都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過的字,學生很容易猜到,這樣設計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什么是字謎,讓孩子懂得字謎猜出來的答案是一個字,另一方面是為了喚起學生的猜謎興趣,更好的導入新課。
第一篇字謎非常有節奏感,“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左邊喜歡及時雨,右邊最怕水來攻”,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大多數學生能通過最后一句猜出右半部分是“火”,但左半部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他們通過“左邊喜歡及時雨”這一句猜出來是“草”,我覺得能猜出“草”,已經很棒了,所以我沒有直接否定答案,而是鼓勵他們“猜的和答案很相近了,但是“草”和“火”組合到一塊好像不是字,大家再想想”,最后通過我的引導讓大家想想“哪個季節開始變冷了,開始吹涼風了”,基本所有人都能猜出是“秋”。
通過猜謎這個環節教學,我覺得課堂中最重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適時的鼓勵和引導,這樣一來不僅使孩子在課堂上保持思維的活躍性,而且還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5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著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猜字謎》一課,在課上學生積極發言,踴躍舉手,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
優點:
1.生字教學的時候,邊寫邊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
2.學習新生字時先不急于寫字,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把字寫好看、寫美;
3.解釋“相遇”這個詞語時讓兩個學生演示體會怎樣相遇;
4.最后作業拓展中的編寫謎語,可以讓老師在課上先帶著練習編一編,有梯度的練習;
5.課中操讓學生動起來,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
“猜字謎”這節課給我的啟發很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辦法很多:一堂課的中間做一次課中操,緩解學生的疲勞;適當利用多媒體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運用肢體語言把“走神”的學生“拉回來”。
不足之處:
在指導書寫漢字時,更多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達到一個標準,但孩子的個體差異較大,所以,在等待能力弱的學生時,讓更多的學生產生了消極等待!浪費了良好的學習時間。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6
課文
(一)
zuǒ biān lǜ yu biān hóng
左 邊 綠 , 右 邊 紅,
zuǒ yu xiāng yù qǐ liáng fēng
左 右 相 遇 起 涼 風。
lǜ de xǐ huan jí shí yǔ
綠 的 喜 歡 及 時 雨,
hóng de zuì pà shuǐ lái gōng
紅 的 最 怕 水 來 攻。
(二)
yán lái hù xiāng zūn zhng
“言” 來 互 相 尊 重,
xīn zhì lìng rén gǎn dng
“心” 至 令 人 感 動,
rì chū wàn lǐ wú yún
“日” 出 萬 里 無 云,
shuǐ dào chún jìng tu míng
“水” 到 純 凈 透 明。
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3、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教學難點:
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字謎。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謎:一加一。請大家猜一個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書課題,領讀,指導書寫'字',組詞,造句。
二、初讀第一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帶音節的生字。
3、檢查:去掉音節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4、指導寫字:左、右、紅、時。
三、再讀第一則
1、指名朗讀,要求讀通順。
2、采用多種方法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3、交流討論: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4、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四、拓展訓練
1、學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謎,小組內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組猜字謎的成果。
五、布置作業
和家人一起猜字謎。
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尤其是網上教學更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著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猜字謎》一課,學生積極發言,踴躍舉手,可以通過這堂課引起對生字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
1教學效果
這節課主要設計思路是:設計了四個關卡,難度逐步遞增,每一關由不同類型的字謎組成,通過自主猜測,傳授猜謎方法,讓孩子借助不同的方法猜測漢字,從而實現輕松學字,感受祖國文化的魅力。第一關,與 “趣味語文”中的猜測方法類似,孩子們輕松猜出了謎底,但到了第二關卻被難倒了,主要原因是孩子們不能很好的從句子中發現共同點,思路比較狹窄,引導后逐漸找到了感覺,并習得“合成法”這一方法。之后的兩關也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最終猜出了謎底。整堂課孩子們的思路比較活躍,尤其是平日里不太愛舉手的孩子,能從這類課堂中展示自我,讓人另眼相看。
2成功之處
由于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教學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于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再者,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另外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增加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力,然后我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
3不足之處
在指導書寫漢字時,更多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達到一個標準,但孩子的個體差異較大,所以,在等待能力弱的學生時,讓更多的學生產生了消極等待!浪費了良好的學習時間。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相、遇、喜”等12個生字和又字旁、兩點水2個偏旁;會寫“字、左、右”等7個生字。
2.能根據謎面以及漢字特點,猜出謎底。鞏固“青”字族漢字。
3.通過字謎學習,進一步了解合體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借助謎面鞏固“青”字族漢字;了解合體字和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難點:能根據謎面猜出謎底,并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誰來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參考達標檢測第1題)
師:剛才的同學說出來讓大家猜的部分叫“謎面”,你們猜出來的答案叫什么?(謎底)怎樣猜謎語?先聽老師說說猜謎竅門:“猜謎語,動腦筋,會觀察,抓特征,跳出謎面想一想,謎底就在話里藏。”
2.今天我們一起進入謎語花園《猜字謎》。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學寫“字”。(結構、筆順、寶蓋頭寬度適中)
字:,第五筆的筆畫名稱是彎鉤。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一邊讀一邊把“我會認”中的生字在文中找出來,做上標記。
4.出示生字卡片,點讀、齊讀生字。
5.出示詞語“相遇、喜歡、尊重、感動、純凈透明”,理解詞語意思,識記生字。
三、學習第一則謎語
1.朗讀謎語。
2.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系起來思考。
(1)什么“綠”?(禾苗綠)什么“紅”?(火苗紅)
(2)“禾”“火”相遇起涼風。
(3)什么季節起的是“涼風”呢?
(4)指導朗讀最后兩句: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思考:什么最喜歡及時雨?(禾苗)什么最怕水來攻?(火苗)
3.當學生猜出來時,教師可用綠色和紅色粉筆共同寫出“秋”字。
4.讓學生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謎底的,相互交流。
5.師總結:線索一提示字的結構和意義,線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
6.教師講解“左、右”的書寫、筆順、不同點。(都是半包圍結構)
7.生練寫生字,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認讀字詞
1.各小組比賽讀字、詞。
2.板書課題,繼續猜謎。
二、學習第二則謎語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從后兩句入手。
(1)想想“‘日’出萬里無云”是一個什么字。(課件出示“晴”)
(2)想想“‘水’到純凈透明”是一個什么字。(課件出示“清”)
3.點撥第一句。
(1)請兩個同學表演互相尊重的情景。
甲:請你坐下。
乙:請你也坐下。
(2)發現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點。
(3)猜出第一句是什么字,課件出示“請”。
4.點撥第二句。
(1)這兩位同學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他們的友情多令人感動啊!
(2)猜猜第二句是什么字,課件出示“情”。
5.猜出謎底“青”。
6.讓學生比較“請、情、晴、清”四個字的異同,并說一說猜謎的感受。
7.比賽背謎語。
三、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復習生字詞。
2.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的特點。
左右結構的字:時、紅、動。(書寫時注意左右偏旁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況)
獨體字:萬。(第二筆是“S”)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姿勢。
5.展示、評價并組詞。
四、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拓展活動
2.收集謎語。
3.自編謎語。
[教學板書]
猜字謎
[教學反思]
猜謎語是學生經常玩的游戲,我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在導入環節讓學生猜謎語,一開始就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中。在識字環節,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在指導寫字方面,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注意占格情況,邊說筆畫名稱邊書寫,然后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整個過程扎實到位,活潑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8
前言: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識字。如何讓學生多識字,為開啟閱讀的新篇章作好充分的準備?我想交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習生字寶寶“會”。我問:你會給這個字寶寶編個字謎嗎?起初,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字謎,更不知道如何編字謎。我就以“告”為例,“一口咬掉牛尾巴”。受到啟發,很快,一個小朋友出了個字謎:人在空中飛。多數小朋友說出了謎底:會。看他們如此起勁,我說:今天回家每人準備一個字謎,明天給小朋友猜。
課堂實錄:
師:你們準備好字謎了嗎?
生:準備好了。
于是,我請小朋友上臺出字謎,并且自己請舉手的小朋友回答。猜對了,我負責發獎。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自己充當輔助講解員。
出謎者:一加一,是什么字?
某生:二。
出謎者(搖搖頭):不對。
某生:我知道是“王”。
當有學生還在迷惑的時候,我一遍板書,一邊作適當的講解。小朋友們似乎摸出了一些門道。下面的游戲顯得順利了很多。
出謎者:一百減一。
某生:“白色”的“白”。
出謎者:要一半,扔一半。
某生:和我找的字謎是一樣的,答案是“奶”。
出謎者:人有一口,口下一只手。
某生:是“拿”。
出謎者:三撇三捺。
底下的猜謎者被難倒了。公布答案:眾。我來寫一寫,你來數一數。果然,是三撇三捺。
出謎者:三橫三豎三撇三捺。
這是什么字呀?受到剛才那字的啟發,很快有學生一拍腦瓜,想出了答案:“森”。
出謎者: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
絞盡腦汁,想不出來,公布答案:秋。聽出謎者解釋:左邊“禾苗”是綠色,喜歡水。右邊“火”是紅色,怕水,水一澆,它就會被滅掉。
孩子們越猜越有勁,眼里閃著智慧的光芒……
音樂聲響起,下課了。小朋友們:怎么那么快就下課了?我還要猜。我只好說:下課了,小朋友之間還可以猜,猜對了還繼續有獎。于是,意猶未盡的小朋友又嘰嘰喳喳相互間猜起了字謎……
后記:
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著我們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猜字謎”這節課給我的啟發很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辦法很多:一堂課的中間做一次課中操或者手指操,緩解學生的疲勞;適當利用多媒體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運用肢體語言把“走神”的學生“拉回來”……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9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著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我展示了《猜字謎》一課,在課上學生積極發言,踴躍舉手,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
課后王校長和陳主任為我這節課提出了幾點建議:
1、生字教學的時候,邊寫邊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
2、學習新生字時先不急于寫字,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把字寫好看、寫美。
3、解釋“相遇”這個詞語時讓兩個學生演示體會怎樣相遇。
4、最后作業超市中的編寫謎語,可以讓老師在課上先帶著練習編一編,有梯度的練習。
5、課中操讓學生動起來,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
“猜字謎”這節課給我的啟發很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辦法很多:一堂課的中間做一次課中操,緩解學生的疲勞;適當利用多媒體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運用肢體語言把“走神”的學生“拉回來”。總之,在今后的課程中不斷向師傅學習,向老教師們學習,多聽課、多思考,不斷提升自己!
《猜字謎》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內容 第二冊第一單元(識字)第四課
教學內容 課本p8\p9
教學目標
(核心目標標紅,前加★號)
★1、能正確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 能正確通順的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3、 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重點 能正確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導學設計
教學過程 (第 1 課時)
教學任務
1、 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 認識12個字,學寫7個生字。
教學環節 教學預設(提問設計) 小組任務 修改補充
揭題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