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范文(高中)︱演講稿寫作必殺技——清明祭
本 文 約1500字
閱 讀 需 要
4min
文|劉十九
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清明祭祖,慎終追遠。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有人說,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清”者,清潔、清廉、清凈,無非一個清白;“明”者,明事、明禮、明法,無非一個明白!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風拂面滌心,自有明月皎潔般的真善美。可是如今一些中學生卻以種種原因拒絕清明掃墓祭祖,或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行為,或認為它是大人的事情,或認為學習比它重要……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云夢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清明祭祖,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知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題指導:
題目明確要求要寫“演講稿”,那么我們就要首先明確演講稿的寫作要求,除了必要的格式外,演講稿還要求:針對問題,明確觀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富有鼓動性。
根據材料,文章要針對“如今一些中學生”的種種錯誤做法,為清明祭祖正本清源,動之以“感恩”之情,曉之以“做人”之理。從中學生切身體會出發,以貼近中學生的語言,提示錯誤,駁斥謬論,示以正途,提出希望。這樣,就一定能夠寫出好的文章。
范文:
清明祭祖,從我做起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清明祭祖,從我做起”。
(首先要保證格式正確,隨后直奔文章主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不再注重過去那些禮節、儀式,認為那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社會不再需要那些虛無的儀式。可是,我們真的不需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清明祭祖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儀式。
(文章明確指出“人們”的錯誤思想,開門見山,讓讀者、聽眾明確感受到自己的態度。)
眾所周知,清明節的存在原是為了祭祖、掃墓。首先,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追根思源,正視自己現在所享受的一切。通過祭祖,可以追憶從前艱難困苦的日子,從而更加珍惜眼下美好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所以,要重視清明祭祖。
再者,清明祭祖并不是迷信,它是人們向先祖表示敬意,表示感謝的一種儀式。通過祭祖,可以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先祖的期望,是否對得起辛苦打下家業的祖先,如此可以幫助人們規范自己,提高自我約束的能力。
另外,通過對祖先的感恩,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知恩圖報、懂得感恩的人。所以,清明祭祖不是可有可無的,是一定要做而且要認真去做的一件事。
(文章層層推進,從三個方面簡述清明節對國人的精神情感的塑造作用,語言準確,邏輯性強。動情曉理,論述正確對待清明節的原因。)
而現在許多中學生以各種理由拒絕清明祭祖。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學中必定也存在有這樣想法的人。是覺得浪費時間嗎?那么你在玩手機,刷視頻的時候是否有想過浪費時間?何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怎么會是浪費時間呢?或者覺得它是大人的事,不需要我們的參與?祭祖這件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去做,它沒有年齡限制,就像你向別人表達感謝,不管你多大,你都應該向給你提供幫助的人表達感謝。所以,不要再拒絕清明祭祖,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對待。
(此段,作者列舉兩個中學生拒絕清明祭祖的理由加以駁斥,或用反問,或用類比,手法靈活,針對性強,切合中學生實際,效果甚佳。結尾處再次申明態度。)
生者尋根,葉落歸根。希望大家能夠正視清明祭祖,牢記祖先訓誨。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不忘初心,懂得感恩,做一個清凈明白之人;讓我們清明節走出去,祭祖修身,不斷提高自己。
(尾段提出希望和倡議,這正是題目要求的,也是作者情之所至的必然。)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