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100字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一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借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里老父弱弟,無錢無勢,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為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后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為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于她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為什么后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著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這一差使,為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宴寧府寶玉會秦鐘,二人到里間小炕上腸敘,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萬看著我,不要理他”,為的是怕秦鐘說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群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著涼添病的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為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如此這么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的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通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后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腐敗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了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說凄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不勢力作斗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绔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二
;摘要:《紅樓夢》是我國著名的經典章回體長篇小說。作品主要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基礎突出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家族由旺盛而衰落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人物四百多,作者十分善于刻畫人物,在作品中采用人物性格多種對照方式塑造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突出卓越的藝術成就。因此,本文將從外部、內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及復雜的性格對照方式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紅樓夢》是我國著名的經典章回體長篇小說。作品主要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基礎突出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家族由旺盛而衰落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人物四百多,作者十分善于刻畫人物,在作品中采用人物性格多種對照方式塑造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突出卓越的藝術成就。《紅樓夢》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著作中鮮明個性任務的描寫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部分人在思想、個性與身份地位等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實際呈現出來的卻是千姿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通過細致入微的描述,即使人物在場合、談吐、神情等方面相似,但我們在閱讀時也可以明確區分出他們的個性特征,因為他們的神態永遠只是相似,完全沒有表現出雷同的現象,他們所表達的言語意思相近,表達方式卻不會重復。
一、外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
在相似場合、背景與語言條件下給不同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就需要有明顯的對照,最簡單的對照方式就是從外部特征出發形成人物性格的對照,可以使人物性格的區別更加明顯和鮮明,每個人物的存在與性格都是彼此起襯托作用的。但是,這種對照方式需要把握好著作的藝術容量,如果藝術容量有限,就必須選擇一對或幾個次要人物,與所描述故事的主要人物進行鮮明的對照。相反,藝術容量大就可以形成系統復雜的人物性格對照。《紅樓夢》中人物繁多,在性格對照方面十分復雜,以賈寶玉、林黛玉等為主的“金陵十二釵”性格就屬于外部對照方式。而所形成的每一個對照系統并不是單一的,又包括很多層次,各個層次中又細致入微的比較來反映,比如在所構建的奴婢對照系統中,每個奴婢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晴雯有著出眾的資本,美貌、手巧,真實、“透明”,無所顧忌,毫不掩飾、“使力不使心”,她“勇”卻“無謀”,沒有城府和心機,顯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她的“勇”是因為她不知道害怕、還沒有經歷過人世的磨折。但是,她無可厚非也是嫉妒的,總是有意無意地排揎每一個接近寶玉的人。而襲人出身卑微,在父親去世、母親和哥哥遠離她的多變的環境下,她卻逐漸形成了“溫柔和順”的性格,謙虛謹慎,一心一意為寶玉著想,比如賈寶玉和襲人初試云雨,襲人沒有因此而覺得高人一等,做事反而更加小心謹慎,照顧寶玉也比以前“更為盡心”,從那以后,她已經把寶玉作為她最親的人去精心呵護和愛了。當然,《紅樓夢》中還形成了不同層次下人物性格的對照,以鴛鴦與襲人來說,就是在不同的層次下人物性格形成了互相交錯的形態,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具有互相襯托和補充的作用的。當每個人物的性格互相襯托時,在對比中才能增強人物性格的鮮明性。鴛鴦具有世俗才華,是賈母的第一個心腹之人,幫賈母管理財物,替虛偽的大家族兒輩盡孝。她“拒絕”賈赦的淫威和荒唐的納妾要求。再者,她具有善良本性,《紅樓夢》第七十一回“鴛鴦女無意鴛鴦”充分表明了這一點,鴛鴦沒有“告密”,而是盡自己能力保護司棋,而且剛烈敢為,敢于對賈府大老爺說“不”,誓死抵抗賈赦的無理、荒唐的求婚要求。《紅樓夢》中所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人物性格外部對照系統,人物繁多卻沒有使讀者出現眼花繚亂的問題,反而增加了讀者的吸引力與興趣,使人難以忘卻。
二、內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
性格內部對照主要是根據人的行為特征、心理特征來說的,每個人具有獨一無二的性格,所形成的也是一個有機獨特的世界。在這個系統中不管人物性格多么復雜,最終都是可以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紅樓夢》在文學方面不僅打破了古代小說人物性格單一化的格局,強調美惡并舉,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豐富了每個人的個性性格,比如對寶玉性格的塑造。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將賈寶玉的“癡”、“呆”、“傻”寫的細致入微也淋淋盡致,不僅體現了他的“可笑”之處,也充分表現了他的可愛之處,寶玉的“癡”、“呆”反而呈現一種特別動人的感覺。比如,“寶玉之發言,每每令人不解,寶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聞此言者,移之第二人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余閱《石頭記》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寶玉、架兒至癡至呆圖固不解之語中”。再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也將次要人物的描述與性格刻畫做的細致入微,并沒有單純地只是強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次要人物也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形成了完善的性格對照系統。比如恪守本份的襲人,在全心全意服務的同時也表現出對自身命運的不滿與抗爭,她在主子面前性格十分溫順,似乎又隱藏著勢利之心,但是從她對劉姥姥的同情來看她又呈現了不一樣的狀態,她得到了主子的喜愛,在處理個人與其他丫頭之間的矛盾的時候表現得十分忍讓和寬厚,處世行事圓通,表現得中規中矩,對寶玉既呈現出了卑微的恭順,也包含了一種癡情在里面,她性格中形成了美丑與善惡的鮮明對比。
三、復雜的性格對照方式
《紅樓夢》中人物性格對照的方式還包括復雜的對照方式,似乎是性格外部的對照,但是又呈現出了性格內部對照的特征。這種對照方式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十分豐富的性格,但是個性特征十分鮮明、獨一無二,只有從相近的人物性格對照中,才能深刻準確地來感受每個人物所賦予的性格特征與內涵。以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例,他們之間的性格特征對照就比較復雜。“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這就準確刻畫了林黛玉和薛寶釵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互相對映,各盡其妙。尤其是林黛玉的性格塑造,她才高氣傲、清高自許,“薛寶釵過生日時看戲,因史湘云說一個女戲子像她而生氣,既而遷怒寶玉”和“史湘云做東開詩會做菊花詩時,她一下圈了四首詩,還個個是好詩,奪了魁”這兩件事就可以充分說明。但是她又人品高潔、具有獨立的文人的氣質,所居住的瀟湘館里面的竹子是具有象征意義的。
《紅樓夢》以女蝸補天神話為背景虛構了故事發生的朝代和地點,卻通過對每個人物性格生動的刻畫準確描述了清帝國的社會生活,所涉及的人物眾多,都是每個人都擁有鮮明的個性。作者采用了比較復雜的對比手法,形成了人物性格鮮明對比的方式,同中求異,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每一個人物的性格,也增強了《紅樓夢》著作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熱詞搜索:;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三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紅樓夢》,心情卻難過到了極點,令我感嘆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堂、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變化讓我沉思許久。
想當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但是一座大觀園,就那么奢華。就如同劉姥姥說的,比畫里畫的還要美。可最后大觀園卻變成了到處都是野草,枯草。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文學巨作,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寫滿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都說《紅樓夢》所展現的只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對,于是這出悲劇,我們或許只能說這是歷史的必然,但無論如何,這一局悲歌人情就讓我傷心了許久。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四
自從在電視上看了《新版紅樓夢》電視劇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劇情也是非常的精彩!
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曹雪芹筆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的逆子;所同情憐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因為和尚的一句話使黛玉和寶玉無法在一起”,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
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
-->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五
紅樓夢里面有很多我喜歡的人物,比如賈寶玉、襲人、寶釵……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林黛玉,為什么呢因為作者把林黛玉與眾不一樣的特點。
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四大家族賈家第四代賈敏與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寶玉的姑表妹,賈母的親外孫女。幼年喪母,體弱多病,紅顏薄命、身世可憐。
黛玉聰慧無比、琴棋詩畫樣樣俱佳,尤其詩作更是大觀園群芳之冠。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這篇文章里,更突出了林黛玉多疑與敏感,多疑表此刻黛玉在敲怡紅院的門時,晴雯沒有開門,黛玉又聽見寶釵和寶玉在里面說說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淚。敏感表此刻當第二天,寶玉來找黛玉,黛玉哭個不停。
黛玉用詩詞來宣泄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比如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詩,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對了下句:“冷月葬花魂。”就表現了黛玉離別時的情緒。
曹雪芹對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的都不一樣,并且還清清楚楚的、比較鮮明,尤其是林黛玉豐滿的人物形象,這正是寫作的妙處,我們要認真學習他的寫作方法呀!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六
《紅樓夢》中的探春是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渾名。
賈探春,別號蕉下客,賈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兒,俊眼修眉,頻盼神飛。這是書中對探春在賈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和其他的姐妹比較,她舉止大方,胸襟闊朗,沒有迎春的懦弱,也沒有惜春的孤僻,是個大氣、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卻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邊幅。
從探春閨房的布置上看,她與眾姐妹也有著明顯的不同:探春喜歡闊朗,她的三間屋子連為一體,房中當地放一張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的法帖,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墻上掛的是米芾的《煙雨圖》和顏魯公的墨跡。和其他姐妹包括寶玉房里精致細巧的擺設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簡單。琴棋書畫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書畫也不代表她有怎樣高深的學問。在文才上,探春雖然比不及寶釵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寫出《簪菊》、《殘菊》之類的雅詩,也能說出“知鬢冷沾三經露,葛中香染九秋霜。”之類的佳句。大觀園中熱熱鬧鬧的詩社活動讓眾姐妹的才情發揮的淋漓盡致,而這一活動的發起人卻是她,讓人不得不認同她組織的能力和其追求風雅的心。
探春對丫頭的管教特別嚴格,她吃飯的時候,丫鬟們在兩旁鴉雀無聲,其他的姐妹卻做不到如此,例如迎春根本指揮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媽子們,甚至會受這些下人們的氣。大觀園里的姊妹們,在這一點上沒有一個不敬佩她的,連平兒也說:“她是個姑娘家,不肯發威動怒,這是她尊重,你們就藐視她,欺負她,果真招動了大氣,二奶奶(王熙鳳)也不敢怎么樣。”還說,“二奶奶在大姑子小姑子里頭,也要讓她五分。”,可見王熙鳳對她這個小姑子也很敬佩。
在曹雪芹筆下,探春是屬于大觀園里正統一派的女性,正統派的女性中,還有王熙鳳、薛寶釵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較有政治風度的一個。
探春與其他正統女性極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負。她自己是這樣說的:“……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個女孩兒家,一句多話都沒有我亂說的。……”由此可見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個富貴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現在她治家理財的行動上。其一,第五十五回,探春的舅舅趙國基死了,她沒有多顧及死者與自己的關系和母親趙姨娘的哭鬧,而是按照規矩給了二十兩的禮錢。當然,這其中還有探春不以舅舅為親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辦,大公無私的態度,但凡管事的媳婦姑娘,少有做到這點的。其二,她蠲免了寶玉、賈環、賈蘭以上學為名義,實際上作為襲人、趙姨娘、李紈零花的月錢。雖然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滿,卻沒有人說句反對的話,因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正確的。這件事后,王熙鳳囑咐平兒說“她雖是姑娘家,心里卻事事明白,不過,言語謹慎,她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了一層,又如今俗語說‘擒賊先擒王’,倘她駁我的事。你可別分駁,你越恭敬,越說‘駁得是’才好,千萬別想著怕我沒臉,和她一頂,就不好了。”可見,這個向來無所畏懼的鳳辣子對探春也有所畏懼,于細微處看出她這個小姑子管家的能力與過己之處。
在和王熙鳳的利益不抵觸的情況下,探春又緊接著做了兩件讓人佩服不已的事。第一,她把每個小姐每月置辦頭油和粉的二兩銀子蠲免了,因為這些姑娘們每個月已有了二兩月錢。在這里,探春發現了賈府家庭經濟中存在著“買辦”現象,雖然只是買辦點丫頭、姑娘們的脂粉,卻存在很大的弊端,買辦的人不是拖延送物的時間就是買些質量低劣的,讓姑娘們根本沒有辦法使用,仍然要重買。探春免了這個錢,對姑娘們的損失并不大,倒是打擊了買辦們的惡勢力。第二,年里,她在賴大家看見賴大花園的管理方法,認為好,就按照一樣的方法派專人管理賈府的花園,每個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們的頭油、脂粉錢,花園中的收益就全屬于他們的。這種甚至具有現代農業生產觀念的經濟方法,竟然出于一個姑娘的手中,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回目上,曹雪芹題的是“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個“敏”字,可見曹雪芹也對自己筆下這個三小姐賦予了極高的關注,賜予了她無比的智慧。
探春治家是由于王熙鳳病了,而頂替王熙鳳治家的人除了探春,還有李紈和薛寶釵,其他兩個人在治家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引起我們過多的注意,因為探春在這一治家的過程中做了很多興利除弊之事,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見識長遠,措施正確,精明、干練,毫不亞于王熙鳳,也讓人習慣拿她與王熙鳳這個歷來管家的媳婦做比較。
王熙鳳理財,貪且狠,和她為人是一個樣兒的。她把苛捐雜稅作為收入的主要,而不發展實業,當然,這不完全是她的責任,那個社會發展的必然。王熙鳳理財比較突出的還有她的假權舞弊。王熙鳳放高x貸,收納賄賂,而且讓家中其他人毫不知情,真是有她的一套。直到第一百零五回,錦衣府的官員查抄榮寧府的時候,在她的房中抄出大量借據,大家才知道她還有私自放高x貸這檔子事。王熙鳳理財是極為自私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填滿自己的'腰包。而探春理財卻不是如此,探春蠲免了小姐、丫鬟多領的頭油胭脂錢、免了借公子們學里零花的名義而實際上進了他人腰包的津貼、將花園派給傭人們“承包”。從這幾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探春理財的作風,即極有積極意義的“開源節流”。探春節省了看起來不多的“小錢”,使用的也是極其簡單的方法,但正是這種種做法,使得日漸敗落的賈府“人盡其力、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有了一絲好轉的氣息,這樣做也使上下人等對她又敬又畏。可謂兩全其美。可惜這只是一線曙光,等王熙鳳身體梢好,一切仍然如舊,管理上仍然收外面賬房管轄,內部的改良措施一掃而空,連一線生機都沒有了。
賈府里老媽子、媳婦、丫鬟眾多,在這群下人中也存在著欺壓,有的甚至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例如,李嬤嬤仗著養過寶玉,時常來教訓怡紅院里的大小丫鬟。迎春更是管不了自己的丫頭、嬤嬤們。而探春在管家的時候,就大大煞了吳登新家媳婦的威風,此后,還狠狠的打擊了王善保家的媳婦。王善保家的媳婦在晴雯被逐屈死一事上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平時依仗自己是王夫人的陪房媳婦而飛揚跋扈。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和王熙鳳抄檢大觀園,抄檢到秋爽齋的時候,探春“秉燭開門而待”,大談家敗始于自殺自滅,連王熙鳳都要陪著笑臉道歉,王善保家的卻不識相的連探春的身都要搜上一回,招來了探春的巴掌。這一事件,探春的不可侵犯表現的極為充分,她詞鋒凌厲、氣勢上完全凌駕于王熙鳳,狠狠的教訓了王善保家的媳婦,滅了這類下人的氣焰,為改變賈府存在的悍仆欺主的現象盡了力。
賈府有四個賈姓的小姐,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元、迎、探、惜四個字通常被說為有“原應嘆息”的意思,不論這是不是后人們牽強附會,大觀園中姊妹們都難逃凄涼的悲劇命運,這是《紅樓夢》所欲表現的要點,我們的三小姐探春既然身在紅樓,她的命運也是一樣難逃其悲劇性。
探春的出生是她悲劇之一。探春是趙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偏生,是件很不光彩的事。這對于探春這個具有政治風度、有番人生抱負的小姐,是個不能為自己所原諒的弱點和暗疾。這個無法彌補的缺憾使得探春對人對事特別的謹慎,惟恐被別人做了議論的對象。探春和自己的母親趙姨娘性格不和,時常鬧矛盾。趙姨娘對自己這個女兒沒有任何的好感,而探春對自己的母親的所作所為也是非常怨恨。
在探春,幾乎是沒有把自己的生身母親放在眼里,她自己這樣說到:“……她(趙姨娘)那想頭自然是有的,不過是陰微鄙賤的見識。她只管這么想,我只管認得老爺(賈政),太太(王夫人)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這樣說來,探春是不當趙姨娘為親娘的。第六十回,探春對李紈尤氏說:“……這么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伏。這是什么意思,也值的吵一吵,并不成體統”。這句話足以見得,在別人面前,探春對趙姨娘的態度依然是這樣,不留任何情面,沒有任何母女的感情。探春對自己的舅舅趙國基、親弟弟賈環也是一樣的冷漠,當趙姨娘質問探春趙國基去世時禮錢問題時,探春一面哭一面說:“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探春根本不以趙國基為親,不難想,這也是由于趙姨娘的關系。第二十七回趙姨娘為探春給寶玉作鞋,而從不理會賈環一事和探春爭執、第五十五回探春按規矩只給舅舅趙國基二十兩的禮錢,引起趙姨娘大鬧、第六十回探春出面調停趙姨娘因賈環要薔薇硝惹出的打鬧。一件件事都可以看出趙姨娘、賈環母子在賈府討人嫌的地位和探春對母親、親弟兄感情的冷淡。
探春這樣做,完全出于個人的考慮,出于封建倫理的觀念。她極力想擺脫自己庶出的地位,即使是無法改變,也想通過行動來與自己的母親劃清界限,不至于讓其他人看扁。她這樣做博得了賈府大多數人的認同,討了王夫人的歡心,連王熙鳳都嘆息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只可惜她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里。”相信探春自己也會在暗中這樣嘆息自己的命運不濟,不是太太的女兒。
關于探春的結局,在長久的爭論后,基本上有了統一定論,那就是嫁到了海外成了王妃。這雖然和一般我們看到的書中的結局不同,但是續書和曹雪芹的原意不符之處不止一二,就不多討論了,我只將前八十回里暗示探春結局的地方一一指出。
首先看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判詞,眾所周知,這里對各個小姐、姑娘的評說暗含了她們的未來。這里對探春的判詞寫到“……后面又畫著倆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個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紅樓夢十二支曲子中第五首《分骨肉》云:“一帆云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山遙水遠,凄凄慘慘,生死離別一般,這分明是一去不返的意思。如果像高鶚續書那樣,只不過是嫁到海疆,眾長輩商議嫁女的時候,不過是覺得嫁的遠了些,但尚可以回家,未嘗不可以接受,書的結尾處探春竟然真的回家探親了,既然如此,何談生死悲痛?遠嫁的悲傷也許會有,但想到將來也是可以回娘家就大可不必如此,曲子的名字也不必起作為《分骨肉》了。
在七十回,眾姐妹抓鬮填柳絮詞,探春寫出半首《南柯子》再次印證了探春的遠嫁。
再看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這一回里大觀園的姐妹在怡紅院為寶玉過生日開夜宴。行酒令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抽簽,抽的簽上都有考語,暗寓著每個人的身世命運,這是很明顯的。例如寶釵抽到的簽上有一支牡丹,題曰“艷冠群芳”;黛玉抽到的簽上有一只芙蓉,題曰“風露清愁”,詩云“莫怨東風當自嗟”。而探春抽到的是一只杏花,題曰“瑤池仙品”,詩云“日邊紅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簽者,必得貴婿。”探春抽到簽時,眾姐妹都笑道:“家里已經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個王妃不成?”,原來,探春抽的簽中“瑤池仙品”、“日邊”都意味著她將成為帝王之妻,可見探春是王妃無疑了。這和注中解釋“得貴婿”是一致的,賈府已是公侯之家,只有嫁入比公侯更高的門中,才可以稱的上是“得貴婿”,而續書中探春只是嫁給了“鎮海總制”的兒子,怎么都不能說的上是“得貴婿”。
在暗示探春結局的幾處,都用風箏來象征探春,例如第五回的判詞中有“后面有畫著兩人放風箏……”第二十二回制燈謎時,探春做的燈謎的謎底又是風箏,云:“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揮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和剛才姐妹們抽的簽一樣,這里個人做的燈謎也暗含著各個人的未來,探春做的燈謎,和她的“清明時遠嫁”是相符的,謎底風箏不過意味著探春的將來像斷線的風箏一樣無依無靠。至于象征探春的風箏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在第七十回中關于眾人放風箏的一段向我們擺明了一切。七十回中各人放風箏的先后次序、風箏的樣式、放風箏的方式都暗寓著各人的身世歸宿。像寶玉放不起來的美人風箏,黛玉將風箏一放了之,而探春放的卻是一只軟翅子大鳳凰風箏。鳳凰歷來都被比做是王者之妃的,這里也絕不會是閑筆。探春放風箏過程的寓意更加的明顯,兩只鳳凰風箏在空中絞在了一起,又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的風箏在半天如鐘鳴的逼近也和兩個鳳凰絞在拉一起,且一齊飄飄遙遙的去了。探春如果不是遠嫁海外,就不會是斷線的風箏,而特寫鳳凰風箏,正暗示探春作王妃。
探春應該是海外的王妃,且只能做海外的王妃。印證元春的判詞“三春爭(怎)及初春景”,探春不可能超過元春,所以不可能成為本國的王妃,因此也只能遠嫁到外邦做王妃了。雖然是王妃,可她是遠離故國在海外小國做了王妃。按傳統的觀念,這正是莫大的悲劇,探春縱有天高的本事,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探春,也只是整個悲劇中的一曲罷了。
87板紅樓夢中的探春《紅樓夢曲》里寫道: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這說明了她后來是離家遠別了,后40回續書寫她嫁給鎮守海門等處總制周瓊之子,但據曹雪芹的初衷,她可能是嫁給了一個王子,成為王妃。在書中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掣簽,簽上寫道“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大喜,大喜”這些看似是玩笑話,但也可能是條伏線。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簽,簽上寫道“瑤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詩句“日邊紅杏倚云栽”,根據封建時代的傳統和習慣“日”是皇帝的象征,“日邊紅杏”應是指皇帝身邊的貴婦人。又根據舒四爺所見《乾隆五十五,六年間鈔本》說《紅樓夢》里“內有皇后,外有王妃”(參閱舒批《隨園詩話》),或者早期抄本確有探春嫁為王妃的情節安排。但根據劉心武先生的探軼,探春是被皇上和番,遠嫁到了茜香國。
紅樓夢人物性格讀后感篇七
;摘要:《紅樓夢》是我國著名的經典章回體長篇小說。作品主要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基礎突出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家族由旺盛而衰落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人物四百多,作者十分善于刻畫人物,在作品中采用人物性格多種對照方式塑造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突出卓越的藝術成就。因此,本文將從外部、內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及復雜的性格對照方式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紅樓夢》是我國著名的經典章回體長篇小說。作品主要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基礎突出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家族由旺盛而衰落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人物四百多,作者十分善于刻畫人物,在作品中采用人物性格多種對照方式塑造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突出卓越的藝術成就。《紅樓夢》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著作中鮮明個性任務的描寫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部分人在思想、個性與身份地位等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實際呈現出來的卻是千姿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通過細致入微的描述,即使人物在場合、談吐、神情等方面相似,但我們在閱讀時也可以明確區分出他們的個性特征,因為他們的神態永遠只是相似,完全沒有表現出雷同的現象,他們所表達的言語意思相近,表達方式卻不會重復。
一、外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
在相似場合、背景與語言條件下給不同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就需要有明顯的對照,最簡單的對照方式就是從外部特征出發形成人物性格的對照,可以使人物性格的區別更加明顯和鮮明,每個人物的存在與性格都是彼此起襯托作用的。但是,這種對照方式需要把握好著作的藝術容量,如果藝術容量有限,就必須選擇一對或幾個次要人物,與所描述故事的主要人物進行鮮明的對照。相反,藝術容量大就可以形成系統復雜的人物性格對照。《紅樓夢》中人物繁多,在性格對照方面十分復雜,以賈寶玉、林黛玉等為主的“金陵十二釵”性格就屬于外部對照方式。而所形成的每一個對照系統并不是單一的,又包括很多層次,各個層次中又細致入微的比較來反映,比如在所構建的奴婢對照系統中,每個奴婢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晴雯有著出眾的資本,美貌、手巧,真實、“透明”,無所顧忌,毫不掩飾、“使力不使心”,她“勇”卻“無謀”,沒有城府和心機,顯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她的“勇”是因為她不知道害怕、還沒有經歷過人世的磨折。但是,她無可厚非也是嫉妒的,總是有意無意地排揎每一個接近寶玉的人。而襲人出身卑微,在父親去世、母親和哥哥遠離她的多變的環境下,她卻逐漸形成了“溫柔和順”的性格,謙虛謹慎,一心一意為寶玉著想,比如賈寶玉和襲人初試云雨,襲人沒有因此而覺得高人一等,做事反而更加小心謹慎,照顧寶玉也比以前“更為盡心”,從那以后,她已經把寶玉作為她最親的人去精心呵護和愛了。當然,《紅樓夢》中還形成了不同層次下人物性格的對照,以鴛鴦與襲人來說,就是在不同的層次下人物性格形成了互相交錯的形態,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具有互相襯托和補充的作用的。當每個人物的性格互相襯托時,在對比中才能增強人物性格的鮮明性。鴛鴦具有世俗才華,是賈母的第一個心腹之人,幫賈母管理財物,替虛偽的大家族兒輩盡孝。她“拒絕”賈赦的淫威和荒唐的納妾要求。再者,她具有善良本性,《紅樓夢》第七十一回“鴛鴦女無意鴛鴦”充分表明了這一點,鴛鴦沒有“告密”,而是盡自己能力保護司棋,而且剛烈敢為,敢于對賈府大老爺說“不”,誓死抵抗賈赦的無理、荒唐的求婚要求。《紅樓夢》中所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人物性格外部對照系統,人物繁多卻沒有使讀者出現眼花繚亂的問題,反而增加了讀者的吸引力與興趣,使人難以忘卻。
二、內部形成鮮明的人物性格對照
性格內部對照主要是根據人的行為特征、心理特征來說的,每個人具有獨一無二的性格,所形成的也是一個有機獨特的世界。在這個系統中不管人物性格多么復雜,最終都是可以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紅樓夢》在文學方面不僅打破了古代小說人物性格單一化的格局,強調美惡并舉,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豐富了每個人的個性性格,比如對寶玉性格的塑造。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將賈寶玉的“癡”、“呆”、“傻”寫的細致入微也淋淋盡致,不僅體現了他的“可笑”之處,也充分表現了他的可愛之處,寶玉的“癡”、“呆”反而呈現一種特別動人的感覺。比如,“寶玉之發言,每每令人不解,寶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聞此言者,移之第二人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余閱《石頭記》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寶玉、架兒至癡至呆圖固不解之語中”。再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也將次要人物的描述與性格刻畫做的細致入微,并沒有單純地只是強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次要人物也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形成了完善的性格對照系統。比如恪守本份的襲人,在全心全意服務的同時也表現出對自身命運的不滿與抗爭,她在主子面前性格十分溫順,似乎又隱藏著勢利之心,但是從她對劉姥姥的同情來看她又呈現了不一樣的狀態,她得到了主子的喜愛,在處理個人與其他丫頭之間的矛盾的時候表現得十分忍讓和寬厚,處世行事圓通,表現得中規中矩,對寶玉既呈現出了卑微的恭順,也包含了一種癡情在里面,她性格中形成了美丑與善惡的鮮明對比。
三、復雜的性格對照方式
《紅樓夢》中人物性格對照的方式還包括復雜的對照方式,似乎是性格外部的對照,但是又呈現出了性格內部對照的特征。這種對照方式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十分豐富的性格,但是個性特征十分鮮明、獨一無二,只有從相近的人物性格對照中,才能深刻準確地來感受每個人物所賦予的性格特征與內涵。以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例,他們之間的性格特征對照就比較復雜。“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這就準確刻畫了林黛玉和薛寶釵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互相對映,各盡其妙。尤其是林黛玉的性格塑造,她才高氣傲、清高自許,“薛寶釵過生日時看戲,因史湘云說一個女戲子像她而生氣,既而遷怒寶玉”和“史湘云做東開詩會做菊花詩時,她一下圈了四首詩,還個個是好詩,奪了魁”這兩件事就可以充分說明。但是她又人品高潔、具有獨立的文人的氣質,所居住的瀟湘館里面的竹子是具有象征意義的。
《紅樓夢》以女蝸補天神話為背景虛構了故事發生的朝代和地點,卻通過對每個人物性格生動的刻畫準確描述了清帝國的社會生活,所涉及的人物眾多,都是每個人都擁有鮮明的個性。作者采用了比較復雜的對比手法,形成了人物性格鮮明對比的方式,同中求異,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每一個人物的性格,也增強了《紅樓夢》著作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