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嚴以律己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嚴以律己的心得體會篇一
嚴以律己是增強組織戰斗力的重要基礎,內化于黨的建設始終。一方面,嚴以律己融匯在黨的血脈里,是共產黨人優秀的政治基因。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嚴以律己的優良傳統,“吾日三省吾身”“歸咎于身,刻己自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講的都是這個道理。我們黨是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嚴以律己作為一條重要標準,對每一個黨員提出要求。從井岡山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90多年間,我們黨之所以能始終成為國家和民族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離不開嚴明的紀律和規矩。另一方面,嚴以律己也體現了黨的建設的時代要求,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內在保證。我們黨有8700多萬黨員,黨員干部能否嚴以律己,關乎人心向背,影響政治生態與發展大局。當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有的喪失了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有的漠視黨紀國法,有的在“糖衣炮彈”前翻船落馬,表現不一而足,但根子就是在理想信念上偏了方向,在嚴以律己上出了偏差。
黨員干部做到嚴以律己,本質在于正確對待個人私欲與黨性原則,關鍵就在面對各種誘惑時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紀底線、把好私德關口。
一是以黨紀國法為規,做清正廉潔的干凈人。嚴守黨的紀律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個政黨,如果沒有鐵的紀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會喪失戰斗力和生命力。作為黨員干部,首先要樹立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意識,始終 保持清醒堅定的政治立場,模范遵守黨章,堅決維護紀律,在政治上講忠誠、在組織上講紀律、在行動上講原則,始終站在黨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
嚴守法律規定,就要筑牢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決不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權利交易,始終做到清廉自首、干干凈凈。
二是以知行合一為藥,做對黨忠誠的老實人。對黨絕對忠誠是嚴以律己的核心。現在,黨員干部中有少數“兩面人”,價值觀扭曲、人格分裂、表里不一,大搞政治投機主義,偽裝清廉、偽裝純潔、偽裝正直,對組織演兩面派,對群眾唱雙簧戲,用假面具掩蓋骯臟的靈魂和丑惡的行為,成為“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妖”。黨員干部嚴以律己,不僅要看說什么,更要看怎么做。嚴以律己不是一句口號、一種偽飾,只有真正內化于心,才能做到外化于行,體現到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三是以自重自省為戒,做防微杜漸的明白人。要做到慎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東漢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被奉為典范,以“天知,地知”對應“你知,我知”,告訴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為官就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在公眾視線之外,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能不能正確對待利益誘惑,能不能堅定自守,考驗著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做人從政的底線。做到慎獨,根基在堅定理想信念。心有所向,方能行有所止。想清楚入黨為什么、權利做什么的問題,真正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要做到慎微。“積羽沉舟,群輕折軸。”大節與小節從來都是相互統一、互為依存的。有的黨員干部認為,一些人情往來的小事算不上什么。但須知“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有多少干部是從一頓飯、兩杯酒、幾張卡開始,漸漸滑向了貪污腐敗的深淵。對黨員干部來說,在如何對待權力和利益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小事,只有謹記萬事皆有初,當遇到“第一次”,聽到“下不為例”的時候,堅決守住防線,才能讓“病毒”無機可乘。
四是以接受監督為鏡,做檢身修德的清醒人。“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滯于軀;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于身”。黨員干部嚴以律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以他律促進自律。要正確認識監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有一定權力,權力不見陽光就會滋生細菌,就會變質。監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而是一種約束,更會一種保護。有了監督,就可以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鎖”。如果排斥監督,一意孤行,出了問題,犯了錯誤,則悔之晚矣。要敢于接受監督。接受監督難免會碰到“痛處”,自己可能不那么舒服,這就需要有一心為公的勇氣,有廣泛納諫的胸懷。把自己的言行暴露在公眾之下,用“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待監督,才能聽到真話,發現問題,不斷完善自己。要善于接受監督。隨著信息傳媒的發展,黨員干部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引發廣泛關注。出了問題想捂住很難,只有主動接受監督,該公開的信息及時公開,本著實事求是、為民負責的態度以正確引導,方能為我們的事業不斷增添正能量。
嚴以律己的心得體會篇二
水思源,憶古思今,我們更應倍加珍惜現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嚴以律己,踐以廉政,確保“生命之樹常青”。
一是重修學,增強免疫力。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非學無以立德”。只有加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思想境界,關鍵時刻不被名利所惑;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經常保持清醒頭腦,關鍵時刻不被金錢所誘;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真正做到與時懼進,關鍵時刻不被教條所錮;只有加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關鍵時刻不被困難所阻。總之,我們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孜孜以求,學而不息,努力做到入腦入心,真學真用。
二是重修身,增強約束力。“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客”、“名節源于修身”。我們要自覺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率先堅持“八榮八恥”,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講操守、重品行,堅決抵制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不斷凈化自己的“生活圈”。要注意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提高文化素養,擺脫低級趣味,堅決抵制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的誘惑,不斷凈化自己的“娛樂圈”。要慎重對待朋友交往,堅持擇善而交,堅決抵制為謀私利、奉迎討好的人的拉攏,不斷凈化自己的“社交圈”。
三是重修心,增強自制力。古人云:“心,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修心就是要始終保持健康的、向上的從政心態。應該看到,一些落馬的腐敗官員多是心理扭曲造成的,他們大致有 “有權不用,過期無效”的急利心理,“貴妻富子,殷實家庭”的自富心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后顧心理,“貪圖享受,娛樂人生”的享樂心理等不同的不良心理狀態。深入分析起來,這些腐敗分子大都是從有所作為到漸進蛻變,最后墮落犯罪,貫穿著失衡補償、雙重人格、僥幸支撐的心理過程。因此,只有具備良好心理適應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做到理性的看待現實,才能正確地運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四是重修德,增強感召力。修德,對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權、廉潔從政。權力既可以造福人民,也會禍害人民;既可以給自己帶來榮耀,也會給自己帶來毀滅。因此,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絕不能手中有了權就忘乎所以。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各種科學知識之“道”,才有認識、駕御、改造主觀世界之“德”。理論是道德之魂。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作風上正派,為官才有堅實的基礎。以人民利益為核心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宗旨的生動體現,也是廣大黨員干部的官德所在。為民做官就必須強化宗旨意識。以德用權,方能取信于民。
當前,正值全縣上下全力建設群島新區的開局之年,作為舟山核心區塊之一的岱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廣大客商紛至沓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加快匯聚,一些大產業正在加緊規劃和布局,一些大項目正在穩步謀劃和推進,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參與謀劃和建設新區的領導干部來說,在積極做好對接和服務工作的同時,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注意加強黨性修養和鍛煉,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警惕性,經得起誘惑和考驗,從細微做起,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
嚴以律己的心得體會篇三
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入攻堅期與深水區的背景下當選省會副市長,我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唯有自覺踐行嚴以律己,努力做到忠誠履職,才能不負人民厚望。
嚴以律己,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前提基礎。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只有真信、真學、真懂、真用,才能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才能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始終如一和知行合一。才能不管面臨什么艱難險阻,不論遇到什么大風大浪,都能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嚴以律己,要以提升情操品行為首要標準。“士有百行,以德為首。”領導干部的道德操守和品行修養絕不是個人小事,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的大事。“天下之德,莫過于忠”,修身立德,重點是要時刻做到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忠誠。關鍵是要經常自省自警,常思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真正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好人,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官。
忠誠履職,要常懷敬畏之心。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懷敬畏,才能牢記權力源于人民群眾,做事就不會為所欲為,做官就不會讓權力任性。做一個心有敬畏的人,才能安貧樂道、立身行道,把好欲望關,增強免疫力,堅守做人做事的底線,以規矩立言立行,按制度規定辦事,用權于法有據,始終在正道上穩步前行。
忠誠履職,要增強擔當意識。強調,共產黨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責任,多一份辛勞,多一份擔當,要有“心里裝著老百姓,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情懷,心系群眾、為民造福。“為官避事平生恥”,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有作為的偉大時代,只有始終牢記使命,嚴以律己永不停步,忠誠履職永不懈怠,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奮發有為,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于時代的實績,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