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讀后感200字四篇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王子讀后感200字篇一
小王子住在一個面積比房間還要小的星球,那個星球只有一座活火山和一座死火山,以及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但是這少的可憐財富并不阻礙他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小王子。因為小王子比任何人都懂得愛和責任。那么我堅信,在生活中毫不起眼的我們只要懂得怎么用心去愛,我們也能成為可愛的小王子。
我們人類似乎偏愛于一個叫“更好的東西”,例如我們喜歡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車,更美麗的外表,更華貴的首飾。為此,我們不惜更忙碌的工作,一天到晚做著所謂的“正經事”,我們已經沒有閑暇做一些沒有回報但是富有想象力的事情。但是這種“更好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得到了,我們的生活就會美好嗎?
讓我們來看看小王子是怎么看待的。小王子珍愛星球上獨一無二的玫瑰,但是當他到達地球的時候卻發現,地球上有成千上萬朵玫瑰,和他所珍愛的玫瑰一摸一樣!但是小王子對這些地球上的玫瑰說:“你們很美,但是你們是空虛的。人們不可能為了你們去死,當然啦,我那朵玫瑰花,普通的過路人會以為她像你們。可是,她單單一朵就比你們全體更重要,因為我為她澆過水,我為她蓋過罩子,我為她擋過屏風,我為她除過毛毛蟲,我傾聽過她的抱怨和自吹自擂,乃至有時默默相對。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正因為小王子在玫瑰上花費了時間,花費了心思,在需要與被需要間建立了紐帶關系,才使得這朵普通的玫瑰花成為獨一無二的。
再美麗的東西,如果你不曾用心去付出和關心,那么對于你來說它也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任何意義。相反,即使再普通的東西,只要你用心去付出和關心,那么你就會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之處,那么它就不再普通,成為你的獨一無二。就像狐貍對小王子說的那樣:“對于我來說,你還只是個小男孩,和千千萬萬小男孩都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于你來說,我也不過是只狐貍,和千千萬萬狐貍都一樣。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互相需要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那么我們在生活中還要那樣追求“更好的東西”了嗎?我們所要做的是珍惜所擁有的東西,用心的去愛在我們周圍的人。
小王子讀后感200字篇二
《小王子》的書,看了無數遍,終于昨天又看完了《小王子》電影版。還沒看的時候很忐忑,特別害怕電影版會毀了原著在我心中的美好感覺,看完之后,雖然電影版有所改編,加了原著所沒有的劇情,少了一份回味,但是總體而言,它還是感動到我了,當然也許感動到我的不是電影本身,而依然是那些戳人心弦的臺詞。
我記得第一次讀《小王子》的時候,最后對于小王子的結局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為什么蛇可以帶他回到玫瑰的身邊,但后來我懂了——小王子是被蛇咬死了。我明白的那一瞬間很驚愕,甚至因為不想接受這個結局而有些埋怨作者。
讀小王子讀得越多,就越害怕讀下一次。這本書里,藏著太多的寂寞,太多的憂愁。有人吐槽說電影版里的小王子怎么變成了大人,當我看到長大后的ce在屋頂上清理者煙囪時,我內心也幾乎是崩潰的,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情節安排。但看完整部電影,我不得不感嘆,這部電影在這一瞬間確實失去了原著的美好純真,但另一方面,這才是真實的小王子的故事。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小王子,我們愛著自己唯一一朵玫瑰花。但是小王子還太年輕,他的迷茫出走,已經注定了他與前一秒那個清澈單純溫暖的小王子不再是同一個人。小王子游歷了很久,看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才明白他的玫瑰有多么的獨一無二,他的玫瑰對他而言有多重要。
小王子曾經陪伴著他的玫瑰,從日出到日落,他為她澆水,為她蓋上玻璃罩,為她有了牽掛,玫瑰牽動著小王子的悲喜,她的生活也因為小王子有了變化。小王子每天挪動椅子觀賞日出日落,每天悉心清理火山,每天拿著鏟子鏟除猴面包樹的幼苗,同樣的事情,因為玫瑰花的出現,有了不同的心情與意義。
就像那句話:他們還太年輕,還不懂得如何去愛。愛要如何去表達,愛要如何去擁有,愛要如何去證明自己并不平庸。他們不懂。小王子愛的熱情終于在時光里迷失。小王子:我太年輕了,甚至不懂怎么去愛她。
小王子在玫瑰園里呆住了:我總以為自己很富有,擁有一朵世上獨一無二的花;實際上,我所擁有的不過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已。一朵普通的玫瑰花……但是狐貍告訴他:一旦你馴服了什么,就要對它負責,永遠地負責。
小王子開始心疼他的玫瑰:我的花生命是短暫的,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護自己,抵御世界,我卻將她獨自留在我的星球上了!小王子想起了曾經和玫瑰一起度過的每個日日夜夜,從日出到日落,他想起了玫瑰曾經多么緊密地牽動著他的悲喜。終究,玫瑰還是小王子心中一朵舉世無雙的玫瑰。不管玫瑰的表里不一,不管玫瑰從曾經有多少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小王子聆聽著她的沉默。但她是他的玫瑰,他的羈絆,他愿意承擔的流淚的風險。
雖然被小王子馴服的狐貍也承擔著流淚的風險,但不知為何,小王子和玫瑰,才最牽動我的心。小王子不知道,玫瑰不愿意讓他看到自己哭泣,她曾經是多么高貴的一朵花啊。
我們都喜歡這樣的結局:小王子最后被蛇送回了b612,回到了玫瑰身邊,然后明白了彼此的重要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但我想,只有真正的孩子才能把這部作品讀成有著幸福結局的喜劇吧。我們,這些長大了的人,這些再也回不去的人,只能為他們賦予一個悲劇的收尾。所以這部作品,讓我感動又感傷。
小王子讀后感200字篇三
喧嘩的人,只是過客,孤獨的人,才擁有世界。
魯迅在《小雜感》里寫到:“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的,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不得不說,先生真是眼孔極冷,心腸極熱的人。若是眉眼極熱,心腸極冷的,多半要看醫生了。
說到極熱、極冷的人,突然就眇到了書架上的《小王子》,因為想寫的是影評而不是書評,所以要先聊聊那部同名的動畫電影。關于《小王子》,電影和書的區別,一句話就能總結:把一本不適合孩子看的“童話”,改成了適合孩子看的。稍稍文藝點兒的人,大概都知道故事梗概。一個在沙漠里墜機的飛行員遇到一個來自天外的孩子,也就是小王子,他同飛行員講了他的故鄉,他的旅行,他的玫瑰,他的朋友,他愛眼前的沙漠,頭頂的星夜。他說沙漠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的某處隱藏著一口水井。那意思,大概就是悲劇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在某處暗含了一次轉機。
很明顯,小王子有著兒童的純美,熱情也冷漠,這種美好并不陌生,明朝的李贄便提出了“童心說”,大贊童心之美。賈寶玉也算個童心未眠的人,只是他更真實,除了純美還有些頑劣。看看宮崎駿的作品,《龍貓》、《天空之城》大抵都有這個意思。世上也有類似純粹的人,比如三毛也愛著沙漠。也許,很多孤獨的人都愛沙漠吧!但要說他們都因此可憐,我絕不認同。
我相信,所有孤獨的人都是被孤獨。他們并不荒涼,心里長滿了薔薇,翻騰了海浪,燃盡了煙火。時間沒有教給我們的,孤獨都會教給我們。他們或許都愛沙漠,卻也有各自的綠洲,所以小王子有他的玫瑰,梵高有他的向日葵,三毛有她的橄欖樹,賈寶玉有他的仙草......然而他們都“逃走”了,用各自極端的方式。這大概就是原版故事不能直接拿來給孩子看的原因吧!因為純的有些消極有些喪,如果把世界看得太純,你會發現其中的冷漠與紛雜是永恒的、無解的。電影版便加了一半小女孩兒的故事,把消極的色彩抹掉,變成一個偏向教育題材的暖心故事,給所有想保持純粹的人一碗解藥。但這碗藥是真能解毒,還是暫時的致幻劑,只能仁者見仁了。
原著里的小王子死了,電影里的還活著,長大了,變成了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庸俗,卑微——也算是死了。長大就要更好的生存,生存總要丟掉個性,丟掉個性就丟了自己,丟了自己就在某種意義上死了。原來,對每個人來說,長大就是死亡。
沒錯,因為生存所以死去。我們不僅向死而生,也是向生而死。
好在我是個積極的人,想用書里的一句話反駁自己:“真正的問題不在于長大,而在遺忘。”只是,沒有遺忘的成長太難得,只是遺忘的多與少而已。我們浮浮沉沉的品著這趟旅程,在各自的喜劇里作死,也在各自的悲劇里狂歡。
小王子讀后感200字篇四
第一次在課堂上老師給我們放映《小王子》時,我看得很迷糊,只覺得這音樂很純凈動聽,這畫面很詩化夢幻,可并不怎么明白,于是回去自己又看了一遍。如果說我第一遍看得是云里霧里的話,那么第二遍就是看得如癡如醉了。這不僅僅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音樂劇,更是一部啟迪人們心靈的充滿了哲理與思考的音樂劇,耐人尋味。
故事講述了一個飛行員的駕駛飛機因發生故障迫降到撒哈拉大沙漠中,碰巧遇到一名來自外星的小人兒———小王子,通過與小王子共度8天的交流,飛行員了解到小王子所居住的星球的奇特情況以及他在太空中的奇遇:小王子分別拜訪了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和地理學家的星球。最后來到巨大的地球上又遇到了蛇、玫瑰花、狐貍、扳道工、商販等,這些經歷讓他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和生命的本質。他們之間寓言式的對話,更使得整個故事充滿奇幻。
正如這音樂劇一開始旁白所說,這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誰說純真的只有孩子?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只有很少的大人還記得這一點。長大后的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真誠的低語。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記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沉溺于人世浮華,專注于利益法則,我們不顧心靈的沉重的桎梏,可是愈如此,愈體驗到人生意義的虛無。大人首先也是孩子,其實,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童真的心,我們就會發現那些美好的事物一直在我們身邊。 這故事里的很多語句都令我印象深刻,雖然首先我都不怎么明白,但細細咀嚼,卻愈發有味道。飛行員說:“你就在我面前我也沒有判斷出哪條是靠近你的道路。”
小王子:“在自己面前的這條道路不會告知我們任何東西,我們必得在誤解中更好地互相認識。”我們常常在為人與人之間究竟該如何相處而感到困惑,這簡單的兩句話就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好是一個從相識,相誤到相知,相惜的過程。若沒有這樣一個過程,即使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們之間也隔著千山萬水。咫尺天涯,還是在于心的距離。“命如蜉游,轉瞬即逝,像連續爆炸的花火,愛、榮耀都如此短暫;命如蜉游,轉瞬即逝,可也有把一切看輕的必要的智慧,也知道如何擺脫地球的束縛;命如蜉游,轉瞬即逝,被一時的激情俘獲,向往天空,依戀大地;命如蜉游,轉瞬即逝,在禱告中發現他們的命運是如此不確定。我們只寫下永恒的事物,以便遺忘所有易逝之物,易逝之物只會將我們帶至唯一的必死之境。命如蜉游,轉瞬即逝,陷入溫室效應的困境,就像那些脆弱的昆蟲,生來就是為了投火自盡;命如蜉游,轉瞬即逝,最終化作沙漠里的塵埃。”這段唱出了對生命,愛,自由和永恒的理解。生命短暫,精神永恒,愛和自由才是人類永恒的精神之物。
這部音樂劇充滿了“法式”特有的風格,古典,精致,浪漫,帶給人們全方位的美的享受。懸空飄移的星球、浪漫的香頌旋律、如夢似幻的布景效果,完美地再現了小說略帶憂郁而又輕靈、意味深長的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這是一部好看的音樂劇,不僅帶給我們一場感官盛宴,更帶給我們一次心靈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