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吉游戲的感悟和思考范文(精選三篇)
感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ǎn?wù,是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感悟是一個漢語詞語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安吉游戲的感悟和思考范文(精選三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篇: 對安吉游戲的感悟和思考
當今,中國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幼兒的游戲活動越來越少,兒童游戲的權利被嚴重剝奪,存在著“游戲兒童”的現象。隨著《指南》的頒布實施,新一輪幼教改革席卷全國,其中“安吉”現象引發的改革風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了幼兒園的活動形態和課程樣式,“安吉游戲”給了孩子充分自主和創造的空間,孩子們玩得是那樣酣暢淋漓,在充滿野趣的游戲中促進了孩子們的發展,安吉幼兒園被業界譽為“中國的瑞杰歐”。
“安吉游戲”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那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爬樹、掏鳥窩、下河摸魚、玩兒泥巴,正是這些看似隨意的游戲,讓童年給我們留下了美麗的回憶。在安吉,大自然就是孩子們取之不竭的游戲材料寶庫,這些身邊隨處可見的物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變身成了床、面包機、自由部落、航海員的瞭望鏡……孩子們是快樂的、自由的、每一個游戲都是孩子內心感受的表達、都是孩子童真的反映。孩子們無時無刻都在經歷著種種考驗和挑戰,他們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在一次次嘗試中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第2篇: 對安吉游戲的感悟和思考
在武漢學習時,老師就給我們看了一些安吉游戲的短片,給我的振憾很大。我當時就覺得,這里面大部分不都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游戲嗎?在這個什么都以現代化來標榜的現在,是誰這么有創意把這些游戲還原了本真?太厲害了。
這些游戲是最原生態的,也是最能夠讓孩子自由、自主的游戲。在安吉游戲過程中,孩子可以全身心的參入其中,讓孩子去觸摸、去感受游戲的快樂,游戲的設計也會激發幼兒去思考,游戲本身特別注重孩子的想法和觀點,也使我對幼兒園游戲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
現在的幼兒園,我們走進去就感覺進了皇宮,豪華,檔次,可是原本適合孩子的東西早已找不到了。可是在安吉里面,到處都可以找到孩子的游戲元素,,各種各樣的游戲原材料,包括木塊、木板、木條、木棍、油桶、輪胎等等很平常的材料,但就是這些材料給孩子一個真正可以動手的天堂。孩子們可以用這些材料來搭房子、蹺蹺板、滑板等,也可以用這些材料來扮娃娃家,這些材料結實耐用。
通過觀看安吉游戲,我們看到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游戲和材料,通過游戲,孩子們也真正體會到了游戲的快樂。當然,也發現很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現在大部分家長,當孩子摔跤了,家長會第一時間跑過去,扶起孩子,問孩子哪里受傷了。孩子在玩油桶時、在從高處往下跳時等等,哪里會沒有危險呢?當這種時候,老師和家長都會覺得這樣危險,尤其是在幼兒園這樣,如果有受傷的話,家長會不會找我們老師負責任,顧慮多多和責任多多,所以就限制了我們、局限了我們的游戲范圍。但是安吉游戲不一樣,就是要讓孩子自己去玩,老師只是旁觀者。安吉理念認為:不是為了孩子安全,就把不安全的因素排除掉,而是讓幼兒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保護自己的能力和方法。
安吉確實能做到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探索與成長,體驗真正的游戲帶給他們的輕松快樂的氛圍,他們可以從游戲中體驗大家合作的快樂。我希望像安吉游戲這么好的游戲和理念值得推廣,值得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和體驗。
第3篇: 對安吉游戲的感悟和思考
“安吉游戲”作為近年來中國學前教育探索的典型代表,是一種“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課程模式,其體現的生本思想、大課程觀、整合課程觀及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等充分代表了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其“從知識儲備型教育到培養終生受益的品質教育”的轉變也充分符合世界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
"安吉游戲"給了孩子最大的發展空間,最大程度激發了兒童的潛能,其所提供的開放環境是低成本高質量教育的保障。其對于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認知技能都至關重要。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StuartBrown)認為: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幼年時”沒有玩夠“,社交、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安吉游戲"的"放手",充分讓兒童與同齡人互動,孩子們逐漸會知道哪些東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無法接受的,只有懂得和同伴交往并進行角色輪換,才能與同伴長期保持良好的關系,否則很快就會失去玩伴。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很容易創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方式,這可以使他們產生更多幻想,利于他們應對當前的困境,釋放壓力。
"安吉游戲"創造的"自然玩境",提供多功能、可移動、可組合的游戲材料,實現了游戲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和區域功能的整合化。能給兒童帶來持久的興奮,當遇到挫折時,他們也不會像遇到數學難題那樣輕易放棄--這有助于培養他們堅持不懈的品質和談判技能。在于同伴玩的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氛圍還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這也許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了。
"安吉游戲"的玩是一種"玩中學",佩萊格里尼認為,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如果孩子們必須要提及眼前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他們就得用一些復雜的語言,以同伴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要說明的問題"。當兒童將一個虛構的圓錐體遞給同伴,并問:"香草還是巧克力?"時,兒童必須從場景中獲得線索:"你想要香草冰淇淋還是巧克力冰淇淋?"。
"安吉游戲"中的教師要做的是去觀察兒童,然后讓教師去適應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從“放手游戲”到“分析游戲”最后到“回應游戲”。教師則是找到了一條“分步遞進”的專業成長路徑。
游戲環境的創設及游戲中的安全一直是時刻困擾教師的問題。“安全與風險”是相對的,幼兒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小步遞進式的自我挑戰能避免危險,而運動能力是控制風險的基礎,幼兒的運動能力是在挑戰性運動中逐步提高的。
“安吉游戲”的精神就是“真”,做事情做得“實”,我們要做的是真正以兒童為中心,讓孩子充分表現自身,讓老師去讀懂孩子、發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