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作用作文800字
文學對于人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審美作用,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以形動人,以情感人,寓教于樂,讓人在審美中得到教益,受到啟發,在潛移默化中改造人的靈魂。人們常給文學戴上“生活的教科書”的桂冠,給優秀的文學家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贊譽,就以其對人類精神文明的貢獻來講,這是受之無愧的。
就理想這一重要內容來說,優秀的作家在杰出的作品中確實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給人們提供了豐富多采的關于理想的產生,理想的實踐,理想的成功等鮮明、具體、生動的藝術畫卷,令我們思考,給我們啟發,催我們自省,幫我們定向。我們可以從文學中吸取豐盛的理想乳汁,讓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
讓我們以新時期文學為例,談一談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給我們哪些方面的理想教育,應該怎樣去吸取它們的理想因素。葉辛的長篇小說《磋蹌歲月》通過下鄉知識青年柯碧舟在十年動亂中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由消沉絕望到昂揚奮進的過程,給青年人提供了一個如何選擇、樹立人生理想的動人畫面。
柯碧舟在磋蹌歲月中終于頑強地站立起來獷樹立了崇高理想的過程,告訴人們什么呢?_它告訴我們,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一種精神現象,不是人們頭腦里固有的,更不是上帝的啟示,它是在州定的社會條件下,伴隨著社會實踐和生活的磨練而逐漸產生和形成的。它說明,一個革命青年,只有在黨和人民的哺育下,和廣大人民群眾相結合,將自己的青春熱血注入到人民的事業之中,并勇于和自己的消極面斗爭,才能逐步樹立起遠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柯碧舟的形象是既真實又感人的典型形象,他撥動了有為青年的心弦,給青年人理想的確立以深刻的啟發!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解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定名:“鋼鐵在烈焰和急劇冷卻中錘煉。
這時候它能變得堅強和無所一畏懼。我們這一代人是在斗爭中和惡劣環境的考驗中錘煉的,并學會不在生活面前屈膝。”①我們這一代成長在十年動亂時期的青年,同樣經歷了“烈焰和急劇冷卻”的鍛造,學會了在“惡劣環境”中不屈服,敢斗爭,善思考等優秀品格。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經過這樣的鍛造變得更成熟的一代!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不再是從小聽慣了的口號,而是經過實踐溶化在血液中的,鼓舞我們前進的熱源,燃燒在胸中的烈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