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漫話核電作文1100字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極為關注的問題。
利用核能為人類造福,核電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一些專家認為,同現在常用的煤電、油電、水電相比較,核電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他們預測,到21世紀,核電將是人類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 我國大陸的核電事業起步并不早。盡管早在20世紀70 年代初,周恩來總理就提出建設核電,并制定了發展核電的 “安全、適用、經濟、自力更生”原則。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 80年代初才正式上馬。
提到核電,一些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恐懼的感覺。原子彈爆炸帶來的陰影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他們害怕再發生美國三哩島和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的事故。還有人顧慮核電站會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在核電知識不很普及的情況下,產生這種種疑慮是不難理解的。 其實,核電是一種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從經濟上說,核電站的一次性投資確實要比火電站大一些。以我國秦山核電站為例,每千瓦單位造價大約需要4 000元,而火電站一般在1 900元左右。然而,衡量電站的經濟性,不僅要看最初的基建投資,還要計算電站運行以后消耗的燃料、設備折舊、維護管理等費用。以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火電站與核電站作對比,僅每年耗費的燃料一項,火電站就需要300萬噸一350萬噸原煤,而核電僅需30噸核燃料。
請想一想,300萬噸煤需要多少列火車、多少艘輪船來運輸!國際上對核電的成本與煤電作過比較,在法國,煤電成本是核電的1。75倍,德國為 1。64倍,意大利為1。57倍,日本為1。51倍,韓國達到1。7 倍。美國早在1962年就使核電成本低于煤電。這是核電在一些國家得到較快發展的原因之一。 談到核電站的安全,一些人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世界上的能源生產都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并非核電獨有。以近些年的能源工業事故為例,1989年,前蘇聯的一條天然氣管道因泄漏而爆炸,毀壞了正好經過那里的兩列客車,死亡600多人。1988年,英國北海石油平臺下沉,150多名工人死亡。
1979年,印度的一座水電站大壩發生爆炸,死亡1。5萬人。而煤礦工人因事故死亡的人數每年數以萬計。相對地說,核電站還比較安全些。自1954年以來,核電站僅發生過幾起事故,并且只有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放射性物質外泄的事故,造成31人死亡,其他的事故都沒有造成人身傷害。擔心核電站像原子彈一樣發生爆炸,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理由極簡單,盡管從科學原理上說,原子彈和核電站都是利用某種原子核持續發生裂變(在科學上稱作鏈式反應)釋放出來的能量,然而,原子彈的鏈式反應是不可控制的,而核電站的鏈式反應是能夠控制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區別。之所以產生這種區別,除了不同的設計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核電站采用的燃料是濃度為3%左右的鈾235,而原子彈中鈾235的濃度要達到90%以上。
我們可以用食鹽和鹽鹵作比喻。食鹽是人們必需的調味品,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進健康。因為人們食用時,鹽的濃度很低。如果把鹽水的濃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