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作文600字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奶粉公司為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開展一項“為聾啞兒童獻愛心”的行動。幾百名聾啞兒童統一著裝,在小操場上受獎領取屬于自己的一袋奶粉,有電視臺錄像,有公司經理的慷慨陳詞,有孩子們的“熱淚盈眶”。無奈天不作美,活動進行到高潮時卻下起雨來,于是收回奶粉,地點改設在教室里,重新再來。
這種舉措放到經濟學里,有一個新名詞,叫做“愛心廣告效應”。想來廣告的策劃者也真夠聰明,選擇了利用愛心來增加經濟效益,并選擇了社會的弱勢群體—聾啞兒童作為施恩對象,以博得人們的好感,從而對公司及其產品產生信任,仿佛多多購買,聾啞兒童就得以多多關懷。顯示自己的“良知”而“喚醒”他人的良知,把良知包裝出售,真是足夠高明。
對弱者的同情和援助本是人的良知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是人道主義的起碼要求。堂堂一公司竟然在那些微薄的“愛心奶粉”中起動了歪腦筋,愣是把孩子們折騰得唇白臉青,使這一舉動完全喪失了本就寥寥的善意,豈不可鄙與可恨?
我不知道那一小袋劣質奶粉對于孩子們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我清楚這將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相信在此之前公司一定算好這一細帳,于是他攜帶奶粉率領傳媒界浩浩蕩蕩開赴聾啞學校,把狹小的操場擠得水泄不通,把破敗的教學樓吵得搖搖欲墜,把原本活潑的孩子們弄得誠惶誠恐,這種包裝良知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對良知的踐踏。
商品經濟的大潮早已襲遍全球,在這個日益商品化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保持一點人性的尊嚴,把愛心商品化,把良知商品化,實際上就是對人類尊嚴的踐踏 !
社會的發展不應以人性的淪喪為代價。社會的進步更應以文明的進步為標志。拋棄那些包裝的良知假象,我們呼喚的是良知的真正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