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三年級作文范文匯總四篇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三年級作文范文匯總四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1篇: 冬至三年級作文
當雪花飄落在寂靜無聲的大地上,你是否已經感覺到,一個純凈的冬季已經來臨?或許大多數人只是嫌冬天把火熱的激情帶走,而搬來了寒風和飄雪。但是,誰又注意過冬日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呢?
冬至,在我們眼中,或許只是一個在地理書上記過的日子,一個平淡的12月22日。但是在中國古代,我們的老祖先們對這一天卻極為重視。
古時,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足見人們對冬至的重視。人們認為:冬至過去,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該慶祝。許多地方在冬至這一天,都有“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即用糯米粉捏成許多動物的形象,放入蒸籠,蒸好后將其放在祖祠的牌位前,以示祭祀。祭祀之后,親戚們還要一同舉杯暢飲,聯絡感情,稱為“食祖”。
但是,冬至的一些風俗習慣并沒有被人們完整地保留下來,尤其在今天,冬至可以說是無影無蹤了。而在上文中提到地“九層糕”也只能在史料中才能看見了。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擔心。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一直被人們高度重視:從除夕春節,到元宵清明端午節,再到七夕重陽,冬至,每個節日都有著各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內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著改革中的中國,中國傳承了數千年的民俗節日也受到了外國洋節的猛烈沖擊,正一步步走向社會的邊緣。更多的年輕人喜歡過圣誕節,情人節這樣的西方節日,而春節,冬至一類的節日正在淡出年輕人的視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尋找冬至,尋找的不僅僅是冬至這個節日,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每個人時刻銘記著句話,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才不會中斷。
第2篇: 冬至三年級作文
冬至給我最深的印象是“糯米丸”。
兒時,母親總會在冬至的前一天晚上鋪開一張小桌子,做糯米丸。母親將糯米粉與水倒在盆子里,揉成一個面團。白色的面團在母親手里被揉成球狀,又壓成餅狀。她很懂得控制水分與力道,不一會就揉好了面團。而這面團在我眼里,就是一團橡皮泥,于是向母親軟硬兼施要了一塊面團,便歡歡喜喜地坐在一邊玩。面團被我揉成小兔子、小鴨子、雪人……捏好了我便拿給母親看,小小的我把手揚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叫喊著:“媽媽!媽媽!送給你!”母親于是停下手中的活,笑著接過去,眼里滿是如水的柔情。
再大些,我也學會幫忙。不再嚷嚷著要面團,而是搬了小凳,也坐在母親周圍跟著做“糯米丸”。那小小的糯米丸被搓得圓圓的,一顆一顆安靜地躺在盤中,像白白胖胖的初生嬰兒,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可愛。那牛乳般的顏色顯得有些樸素,卻有一種原始般的單純與清淡。我的手笨,總是沒法搓得像母親那么圓,像一個雞蛋。母親只得把我搓的丸子再搓一遍。我連忙說:“謝謝媽媽幫我收拾爛攤子!”她看了我一眼,無奈地笑了。
第二天祭完祖后,就可以吃糯米丸了。放學回家,母親從鍋里舀出一碗糯米丸放在我面前。那顆顆凝膚似的糯米丸,有些像珍珠,又有些像白玉。在燈光的照耀下有些晶瑩,白白的,嫩嫩的,甚為可愛。“快吃吧!待會涼了。”母親對我說。
我舀了一顆,輕輕放進嘴里,一絲絲甜意便蔓延開來。輕輕一咬,糯米的清香瞬間溢滿口腔,QQ的,糯糯的,十分有彈性。沒有任何配料,卻十分清新。一碗糯米丸很快就被我解決掉,我意猶未盡地舔舔嘴唇,一抬頭,正對上母親含笑的雙眼。
今天是冬至,吃著學校的糯米丸,感受著糯米的清香,我又陷入了那甜甜的回憶中……
第3篇: 冬至三年級作文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小年”,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在我們義烏除了要給祖先掃墓外,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吃湯圓,而這當中又怎么能少了我這個小饞貓的身影呢?
這不吃完午飯,洗好手我就迫不及待的催著媽媽和我一起做湯圓,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往盆子里舀上滿滿3大勺糯米粉,然后媽媽邊幫我加溫水邊指導我和面,我使出渾身解數用力的來回揉搓,只見原本松散的面粉像一個個聽話的孩子漸漸的聚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光滑潔白的大團子,揉好面團就可以做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從面團里揪下一小塊,放在手里邊捏邊轉,柔軟的面團慢慢變成了一個有個凹洞的面粉球,我再在里面填上媽媽事先做好的芝麻餡再把口封上,這時媽媽說:“我們冬至吃的湯圓也叫“冬至圓”。“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我們要把湯圓搓的圓圓的。”話剛說完,結果我一下用力過度,湯圓裂開了一條口露出了里面的餡就仿佛在嘲笑我的無能,但我并不氣餒接著再來,慢慢的我就找到了感覺,湯圓也做的越來越好,不一會滿滿一砧板白胖湯圓就被我和媽媽做好了。
這時水也開了,只見媽媽把砧板上的一顆顆白白的湯圓往水里送,湯圓們有的像個練習了千萬次的跳水運動員優雅的躍入水中,有的像個勇敢的士兵雄赳赳氣昂昂地往前沖,有的又像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躲躲閃閃地也入了水,轉眼湯圓就煮好了,我急不可耐的盛了一碗,看著碗里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白胖湯圓,我舀出一顆輕輕的咬了一口,一股糖水伴著芝麻流了出來,好香好甜呀!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我調皮地眨眨眼對媽媽說:“媽媽書上說了吃了湯圓大一歲,我要快快長大,所以今晚我要多吃幾個湯圓啦!”
這就是我的冬至節雖然天氣很寒冷,卻讓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也讓我體會到濃濃的愛。
第4篇: 冬至三年級作文
冬至前夜搓湯圓,是我們南方的習俗,別看湯圓和橡皮泥一樣好搓,其實,搓湯圓也挺不容易的。
回想起第一次搓湯圓,可有趣了!用面粉和水攪拌成面團后,奶奶從面團中取出一小團開始揉成長條,然后把長條再折成兩段重揉,經過不斷搓揉,面團變得好軟呀!我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奶奶手中即將揉好的面團,等著她分給我啊!當期待已久的面團落到我手中,我十分激動,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捏了一只看著還行的“湯圓狗”,把它立在盤子里,只見它昂首挺胸,像一位守在門口的小兵,我可開心了。這可是我的初次湯圓杰作啊!接著,我又捏了方正湯圓還有三角形湯圓,每捏完一個我便開始炫耀。可是,當我揉真正的湯圓時,湯圓居然變扁了,我一再換姿勢揉,湯圓依舊很扁,奶奶看出來了,便告訴我,如果揉得太用力,湯圓就不成樣,要使兩手相互平行,輕輕揉著湯圓,那么這顆湯圓就會被揉得很漂亮,聽了奶奶的話,我不斷嘗試著,漸漸地,我的湯圓揉得跟奶奶揉得一樣圓,一樣漂亮了!
若拿以前搓的湯圓和現在搓的比,那必定是現在的好看,但是,再也找不到以前揉湯圓的那種感覺了。我忘不了湯圓在我手中即將成圓的瞬間,忘不了那一刻的愉悅心情,更忘不了初學湯圓的那種味道。我的冬至,我的童年,我的湯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