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性便不成為世界作文800字
當歷史的畫卷徐徐展開,當生命之河奔流不息,我們處在一個進步的時代,萬事萬物都在不斷更迭換代,然而唯有我們內心深處屬于任性的價值觀和同情心歷經傳承,烙印于人們心中。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后果。
誠然,人區別于萬事萬物的基本特征便是人性,世界便也由人性而來。計算機的冰冷是其正確運作的代價,但若人類也如其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世界將會多么可怕。
道家大宗莊子,一生追隨自然,拋卻功名。他拒絕楚王請其出仕的要求,以編草鞋為生,以寓言傳道,留下萬余字著作。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困擾于古人出世入世之煩惱,看不到不得已而為之的窘迫,他只有一派自然,一味率真,一種追求。他于名利之中,保有了自己對于隱士生活的向往,選擇了與自己價值觀相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貧但他不賤,他讓世人感受到了堅持自我價值觀的人的偉大,沒有他那份堅守,世間便也少了一個如此大家作文http://www.semjishu.com/。
被喻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的汪曾祺老先生,在文革期間被發配下鄉。一派文人卻不得不與泥土為伴,著實叫人心疼。即便被平反,仍面對著他人輿論打壓。這樣一位老先生,令無數后人為其感到同情,更何況局中人的他呢?但他沒有,他將對自我的同情心化為了生活的動力。從他的作品中,讀不出一絲自怨自艾,卻只有歡聲笑語與鳥語花香。他不是冷漠無感于人生,而是遍經滄桑后的灑脫。若沒有對自我,對他人的同情心,我們便看不到他字里行間中透出的平淡珍貴的人生真理。
人性于人類,于世界都那么重要。價值觀和同情心的淪喪只會使人的血肉變得虛無,徒留一個空殼行尸走肉。生命的意義,不在乎生而后死,而在于對價值觀的實現。人生的實質,就在于追求價值觀和保有同情心。千篇一律,如冰冷的計算機般的人類世界又豈會綻放人性的光芒呢?人與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人性的存在,身為不同的個體,我們何苦將人類同化,何苦成為蕓蕓眾生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塵呢?
無差別,便不成為世界,無人性,亦不成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