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功了的作文4篇
關于成功了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功了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功了的作文 篇1
“成功的喜悅誰品嘗過?”老師問。
舉手的人只有兩三個,就像沙漠中的幾棵植物。可老師并沒有生氣,反而給了我們一節課的時間思考。今天太陽好像是從西邊出來了,老師似乎一點兒也不擔心我們寫不出來。老師走后,同學們又開始抱怨了,就像一群烏鴉在亂叫。
“這破作文怎么寫嗎!”
“不會呀!”
“發生過這種事嗎?”
“我成功過嗎?”
不過,還是有一些同學在認真思考,可能作文真的很難吧。我反正也想不出來,于是拿起了同桌的一本書看,天助我也,我發現了一個關于成功的故事:
郎咸平,1986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學位,可書上說他小時并不聰明,并且考試還得過5分和0分。但他非常努力,從一個差生變成了優秀學生,從失敗到了成功。
我拿起筆想了想,當郎咸平考0分或者5分的時候,他沒有放棄,當他考90分或者100分的時候,他也沒有驕傲,就算到了成功,他還是沒有停止學習。生活就是這樣,它像下棋一般,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輸,但如果你沒有放棄的話,你還有成功的機會。就算你最終沒有成功,但你盡了力,就不會再后悔。
我想了想,開始動筆,如果努力就會成功,我為何不放手一搏呢?
記得三年級時,我在籃球補習班,一次比賽中,我們以12比17的分數落后五分,但當時我們隊并沒有放棄。在下半場中,我們派了幾個最強的選手上場。雖然我這個新手也上了場,非常高興,但我還是有一種像沙漠中螞蟻的感覺。
“比賽開始!”裁判吹了哨,我們出場就落了下風,我們的防線被對方攻破,對方的球員幾乎就沖到了我們的籃筐之下。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對手投籃,于是我閉著眼睛沖了上去,亂蹦亂跳,居然阻止了對方的投籃。不過,我還沒玩過癮,很快就被罰下了場。不久,因為沒有替補上場,教練便又讓我上了場。由于巧合,我進了一球,居然將比分追平,我方的主攻又進了兩球,我們最終贏得了勝利。
那時,我仿佛看見了兩只鳥嘰嘰喳喳地唱著,它們分享著我們的喜悅。一只小狗跳起來,撲在我們的身上,也在分享我們的喜悅。上帝也用云朵為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這時,我看什么都是那么地美好,風有了顏色,花瓣隨風飄,天邊浮現了彩虹。
再看看我的作文,不知不覺,我竟把作文寫完了!我又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左右看看,我的那些同學還沒動筆,還在像一群烏鴉在亂叫。嘻嘻,寫作文,其實也不難啊!
成功了的作文 篇2
“梁韞妍同學的作品,90分!”當我聽到老師的評分后,感到十分激動,我竟然拿到了如此好的成績,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回想起著之前的努力,似乎并沒有白費……
在上個月的美術課上,老師讓我們進行了手工制作活動,時間為一個月,同學們都很積極參與。而我們組也一樣,絞盡腦汁設計草圖,我們決定要做一個花瓶上面有美麗的花枝,又討論應該要用些什么材料,想要取得好成績。話雖如此,但其實要做好一樣手工真是不容易的,畫的草圖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也不一定。于是,我們就利用課余時間,開始制作手工了。我們先要做好一個花瓶,用廢棄的瓶子加以修改、裝飾,本以為已經做好了,而花費兩個星期做的花瓶,卻散了。我們還來不及欣賞,就一下子散掉了。開始,我們傷心、喪氣,認為沒希望了。只剩下兩個星期能再做一個嗎?本認為就這樣算了,可后來卻又想:我們怎能就這樣放棄呢?我們不能半途而廢啊!我們重新振作起來,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在做了一個花瓶,這次我們在瓶底用一個盒子支撐住,再把瓶口和盒子連在一起然后用報紙包起來,那么花瓶就穩固了。在在上面涂上顏色,花瓶就做好了。然后我們就開始做枝了,我們用木筷子做出架子,在用報紙包住,可是木筷子很難固定,做了又散掉了,我們足足重做了三次,才能固定起來,再涂上顏色。然后貼上花朵,我們的作品就完成了。我們用了整整一個月,花了多少精力,抹殺了多少精神細胞,做出來的作品,雖然還有許多人做得比我們更好,但是這是我們的勞動成果,在我們心中時最棒的。而當時在臺上得到老師的贊美,心中萌發起的那一種成功的滋味,真是使我們難以望懷。
這成功的滋味,猶如苦瓜,是苦中帶甜的,在嘗到甜頭的同時也要承受得起苦澀;同樣的,只要承受得起苦澀,就能嘗到甜頭。這次的活動中我得到了啟發,只要你能夠在失敗只能夠撐過去,就能夠沖勝利的終點。啊!這次的活動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成功了的作文 篇3
在我們的想象里,失敗是成功的反義詞,失敗與成功絕緣,在失敗的廢墟里,不可能挖掘到成功的金子。
從1868年發明開始,塑料是絕緣體已成為人們的定論。直到上世紀末,美國科學家艾倫教授發明了導體塑料,才打破了這個百年定論,艾倫教授也因此獲得了20xx年諾貝爾化學獎。
艾倫教授是怎樣發明導體塑料的呢?
那是1975年,艾倫教授到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在一所大學實驗室的墻角里,艾倫教授發現了一堆廢棄的塑料,日本的教授告訴他,這是一個學生做實驗失敗時留下的廢品。艾倫教授把這堆別人認為沒用的廢品帶回國進行研究。一次,艾倫教授在這堆廢品里加入微量的碘,想不到,它的導電性能竟然提高了1000倍,成了性能優秀的導體塑料,從而打破了塑料不能導電的傳統思維,震驚了全世界。
本是一次失敗留下的廢品,艾倫教授只不過在這堆廢品里加入了一點點微量的碘,性能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絕緣體的塑料變成了導體塑料,從毫無用處的廢品變成了價值不菲的寶貝,艾倫教授出人意料地從失敗的廢墟里挖掘到了成功的金子,誰又能說失敗不是通向成功的一種導體呢?
失敗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失敗并非與成功絕緣,失敗只不過是差了點火候的成功,就像你把1度的水加熱到99度,這其間看上去你都是失敗的,因為你并沒有改變水的狀態,水仍然是液態的水,但這時只要你再加一把柴,再添一把火,讓水再升高1度,水的狀態就會發生根本性轉變,從液態而升華成氣態。勵志文章 人生也是如此,失敗并不是最終的定論,失敗也并不是走到了人生的絕處,此時你只要再添一點點熱情,再添一點點信心,再添一點點勇氣,這添加的一點點的熱情、一點點的信心、一點的勇氣,就會像艾倫教授添加在廢塑料里的那一點點微量的碘,使失敗成為通向成功的一種導體,最終與成功接通,點亮人生的輝煌。幸福格言
當你身處失敗時,請別忘了艾倫教授的實驗,別忘了艾倫教授的實驗給我們總結出的一條人生定義:失敗是差了一點火候的成功,失敗是通向成功的一種導體。
成功了的作文 篇4
說起對我而言最難的事,那當然是跑400米。三年級時,無論我跟誰一起跑,總會最后一個到達終點。于是,我想擺脫最后一名的成績。
自從那次,一年前的失敗后,我開始觀察別人跑步時怎樣擺手、怎樣進行體力分配……。我發現一開始搶道前要跑得快,搶道后要保持體力、選擇合適的速度等經驗,發現了慢與快的不同原因。我還在課間時向別人請教,反復練習,增加了體力、速度,豐富了跑步經驗。
這一次,我們又要進行400米測試。我在腦海里把這些要點飛快地過了一遍,并告訴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
測試開始了。哨聲一響,我就像一支離弦的箭一樣“飛”了過去,跑在第一個人的后面。搶道后,我開始保持體力慢慢跑,一圈、二圈,漸漸體力不支。這時,我好想對自己說:放棄吧,你不行。可耳邊充滿了同學們情緒激昂的鼓勵聲。無論怎樣,只要努力了,失敗也是值得的!我似乎又充滿了力量,繼續往前跑。只剩半圈了,只要我不被身后的同學超過,這次跑步就會取得成功。只剩50米了,30米了,20米,10米,5米,我用盡了余力,它們在最后一刻山崩地裂似的爆發了。終于,我趕在最后一名到達前沖過了終點,比她整整快了5秒,嘗到了成功的滋味。那一瞬間,沖過終點的一瞬間,使我至今難忘。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驗證了我的努力,成功的滋味那么甜,那么真實,那么使人驚奇、使人難忘,就是失敗的盡頭,是失敗的最后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