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的爺爺作文
“摳門”的爺爺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摳門”的爺爺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摳門”的爺爺作文1
今年暑假,爸爸把爺爺接到城里來玩,由于好幾年沒見過面,我和爺爺之間好像隔了一層厚厚的屏障,多如流水的話題轉眼之間不知從何說起。
有一天,爺爺來接我放學,當時正是炎暑逼人的氣候,那柏油馬路都快被火爐似的太陽曬化了。我熱得直冒汗,便懇求爺爺在路邊的小店里給我買一只棒冰,可是爺爺卻說:“都快到家了,還吃什么棒冰呀,再忍忍吧!”可我不到目的不罷休,便對爺爺施起了殺手锏——撒嬌,可是爺爺根本不吃這一套,我只能一哭二鬧,爺爺終于答應給我買棒冰了,可是誰知,爺爺只給我買了一只5角錢的棒冰,別人的爺爺,給孫子又是買這又是買那,可我的爺爺,卻,頓時,爺爺在我心中成了摳門的人。在后來的幾天里,我不太理會爺爺。
剛好學校召開“全家一起來捐款”的活動,連電視臺都要來采訪,這下的我可急了,這個活動要全家人來參加,到時候爺爺一定會給我在同學面前丟臉的,想到這,我真恨爸爸把爺爺給接到這兒來。
這一天始終來臨了,當爺爺快要上臺時,我比任何人都要緊張,手心全捏出了汗,我好像聽見同學們的嘲笑聲回蕩在我耳邊:哈哈哈,她的爺爺只捐了兩元錢。爺爺邁著不太靈活的雙腿走上臺,顫抖的雙手慢慢伸向捐款箱,全校師生和記者,還有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的雙眼都注視著爺爺,我緊張的不敢抬頭,過了一會兒,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我一張開雙眼一看,爺爺居然捐了三百元錢,這是當時捐款最多的,我清清楚楚聽見同學們的竊竊私語:“那個同學的爺爺好大方呀,我真想有一個像他那樣的爺爺。”聽了這句話,我不禁為我的爺爺感到自豪。
回到家,我這才知道,原來平時爺爺的“摳門”,都是為了捐給有困難的人,而我卻誤會了他,實在太不應該了,我為有這樣一位爺爺感到驕傲,以后,我一定會像爺爺一樣在生活中“摳門”,在捐款時大方。
“摳門”的爺爺作文2
爺爺住在農村,雖說爺爺是名退休工人,每月有退休工資,可爺爺的“摳門”是村里出了名的。
記得有一次,我住在爺爺家,晚上看電視開著燈。這下可把爺爺心疼的喲!足足在我耳旁念了100遍的經:“下回看電視要把燈關了,別浪費電!”
聽說有節電的節能燈,爺爺馬上叫爸爸把家里的燈都換上了節能燈。第2個月,爺爺拿著電費單子向鄰居宣傳節能燈的省電功效,發動大伙兒都安裝節能燈呢!這“摳門”的爺爺!
奶奶說爺爺的耳朵很“背”了,老是聽不清她說的話。要我說爺爺的耳朵不但不“背”,還靈光得很呢!可不是嘛,每次電飯鍋煮飯,開關自動跳到“保溫”狀態會發出輕微“啪”的一聲。爺爺聽到了立馬把電飯鍋的電源插頭給拔掉了。我問他:“爺爺,您干嘛這么早就拔掉插頭呢?”爺爺笑著說:“開關跳到保溫時,說明飯已經熟了,插著電源太浪費電了。飯只要再燜上十來分鐘就可以吃了。”你說我爺爺的耳朵“背”嗎?
上次到爺爺家吃晚飯,爸爸買了個大西瓜。天很熱,爸爸說要把西瓜放進冰箱,晚上再吃。可爺爺呢?他一邊說:“別放冰箱里,浸在井水里涼快得很!”一邊從井里打來一桶水,麻利地把西瓜浸在井水里。我心里在想:這摳門的爺爺。吃完晚飯,爸爸切西瓜給我們吃。可別說,西瓜的確很涼。我可真佩服爺爺的節電高招啊!
在爺爺的影響下,我們全家人都很節約用電了。爸爸再也不會讓電視機處于待機狀態,看完電視就關掉電源開關;媽媽用完電腦也會及時關機;我當然也不會開著燈看電視了。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用電吧!
“摳門”的爺爺作文3
儉,美德也。儉可養廉,可惜福,可無窮困之憂,可享溫飽之樂。故治家以節儉為第一義。這是我看《浙江好家風》這本書其中的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周恩來爺爺家的《周氏家訓》,這段話的意思是節儉這種美德,能讓人保持廉潔,懂得珍惜,不用擔憂受窮困,能體會吃飽穿暖的舒適。所以打理家庭大小事物,節儉是最重要的。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爺爺,他是退休的老教授。平時他喜歡運動,旅游,讀書看報。最重要的是我覺得他很摳門,有一次我倒水的時候不小心把水弄到了桌面上,我就很隨意的拿了一包餐巾紙過來,抽出一張張的紙巾來吸取桌子上的水,爺爺看見了,就批評我說:“你怎么這么浪費啊,你看啊這么一大包的紙巾就被你擦水了扔垃圾桶,你前幾天還背誦地球環境要保護,勤儉節約靠大家,你做到了嗎?”爺爺說完就到廚房拿來了家里平時擦桌子的抹布,把桌子上多余的水擦得干干凈凈。我很慚愧,仔細想了想爺爺平時只要在家從來不開多余的燈,總是隨手關燈;不會把水龍頭開到很大,總是細水流;一張白紙不會在上面大筆劃來劃去,總是小小的字寫得密密麻麻;出門從來不打車,總是拿著免費的老人卡慢悠悠地坐公交車;平時去原來執教的學校打球,中午在食堂沒吃完的飯菜也總是打包回來當晚飯……。這樣的事例很多。
以前總以為是爺爺太小氣了,摳門的表現,讀了這個故事才知道原來爺爺是節約不浪費。現在想想爺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身體力行在給我做榜樣,教給我中國的傳統美德之勤儉節約,我應該好好反省了,也向爺爺學習,不鋪張浪費惜福勤儉!
“摳門”的爺爺作文4
“什么?要用手機打電話?不行不行,現在的電話費可貴了!上樓打電話去。什么,費力氣?那好啊,一舉兩得,還可以鍛煉身體呢!嘿嘿,想用我的手機撥號碼,門兒都沒有!”大家知道這是誰嗎?對了,這就是我那吝嗇的爺爺,雖然他已經去世了,但是他那吝嗇的形象任然在我腦海里記憶猶新。
那次暑假,我來到了爺爺家,由于經濟條件太差,爺爺家沒有空調,只有一個破爛不堪,被灰塵覆蓋了的臺式電風扇,我接上了插頭,扇葉轉了起來,但吹出來的不是風,而是灰塵“咳咳咳!”把我的衣服都弄臟了,討厭。倒霉的還在后面呢,扇葉“吱吱”了兩聲,便“癱瘓”了。真是太痛苦了!我原來以為爺爺會把電風扇拿去維修店修理,沒想到爺爺從床底下拿出一個工具箱,拿出螺絲刀,老虎鉗……把電風扇中細小的零件都拆了下來,搬進臥室,自己修了起來。
大熱天的,沒過多久,汗水就流了出來,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了,我從衛生間拿來了一條濕毛巾給爺爺,但爺爺只用衣袖當毛巾,流了擦,擦了流,大約”戰“了4回合,爺爺沒轍了,只好拿來毛巾掛在脖子上。
時間滴答滴答的流逝著,爺爺臉上的汗水又匯成了一條長長的河流。大約過了4小時,“成功啦!”爺爺在臥室里大叫,我跑進臥室一看,真的,電風扇在爺爺4小時的'努力下,起死回生了。
當初,我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不去維修站修呢?既費時間又費力。”爺爺卻說:“能省的就省省唄!”
我的爺爺雖然吝嗇,但是如果村里要捐款之類的活動,他都會慷慨解囊,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大方還是吝嗇,你們說呢?
“摳門”的爺爺作文5
我的爺爺今年已經67歲了,退休前是一名教師。他老人家和藹可親,樂于助人,與鄰里間的關系十分融洽,另外,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十分關心綠色環保。
爺爺退休后有不低的退休金,應該說生活條件不錯。但家里擺設十分簡單,找不到一件時髦的家用電器。爺爺經常說的話就是“不該浪費地球上的資源”。在節能方面,爺爺家白天從不開燈,就連晚上看電視的時候也不點電燈。平時,家里的洗菜水都用來洗抹布,洗拖布和沖廁所。淘米的水用來澆灌花木。別人笑話他,他卻說,這是“廢物利用”。每逢趕集上店,都帶著環保袋去買菜,有些人不理解,笑他說:“現在是什么年頭了,出門還想著拿袋子多麻煩,真摳門兒!”爺爺卻笑著告訴身邊的人,這樣做是為了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費,降低白色污染,環保!受他的影響,很多和他一起上街買菜的人都帶上了環保購物袋。
他還積極地向親戚、朋友們宣傳使用環保產品的理念。姑姑家裝修房子時,爺爺還告訴姑姑、姑父購買建筑材料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環保產品,購買家電首選環保節能產品,購置電腦選防輻射的顯示器,購置電視機選擇防靜電產品,電冰箱也是無氟的綠色冰箱。
老人都67歲了,但是出行一直堅持騎自行車,從來不打車。我經常不解,有一次問爺爺:“騎自行車多累呀!您又不是買不起車,既風光又省力。”爺爺卻笑著對我說:“在減少尾氣污染的同時,我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是件多好的事啊。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周圍人一起愛護我們的環境。”
我懂了,爺爺的行為不是“摳門兒”,而是低碳、環保意識在他老人家身上的具體體現。我將向爺爺真心學習,增強環保意識,為建設生態環保,美麗無污染的家園而努力。
“摳門”的爺爺作文6
爺爺瘦瘦的身材,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皺紋,一雙深邃的眼里充滿了慈祥和疼愛。
我的爺爺是一名退休的人民教師,他今年79歲了,有著一頭銀絲般的白發,一副老舊的金絲邊眼睛下面透著溫和,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總能訴說著歷史的變遷,雖然他是教師,但是摳門,他在全家都是出了名的!
夏日的陽光火辣辣的,刺眼,照得我的臉通紅,但是也阻擋不了我玩兒的腳步,奔跑在爺爺家樓下,享受著這美好時光。可是好像鞋受不了太陽的毒辣,它的前尖竟然開膠了,我竊喜:反正這鞋已經舊了,可以買新的了,趕快跑回家告訴爺爺,他卻說:“鞋補一補還能穿一個夏天。”爺爺補完之后我一臉無奈,嘟著嘴回家和媽媽說:"爺爺可真摳門啊,連雙鞋都不舍得給我買。"媽媽卻溫柔地說:“爺爺不是摳門,是勤儉。”
于是媽媽又給我講了一個關于爺爺的故事。爺爺和奶奶年輕的時候一起攢錢想買一件家具,攢了幾個月(那時候爺爺每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終于攢夠了還沒等去買就被鄰居借去治病了,這筆錢到現在還沒還。奶奶直到今天提起這件事還在抱怨。爺爺卻笑瞇瞇地說:“說不定人家遇到了難題呢”我恍然大悟,原來小摳爺爺并不摳!
望著窗外,今晚的月亮格外的美麗,月光裝飾了夏日的夜空,也裝飾了大地。夜空像無邊無際的透明的大海,安靜、廣闊、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閃閃爍爍的,跳動著細小的光點。我的心也跟著跳動,我終于理解了爺爺,也讀懂了爺爺。
我的爺爺并不摳,他對我的愛像夜空中的一束柔光指引著我走出堅實的腳步。
這就是我的爺爺,我愛他的摳,更愛他的大方!
“摳門”的爺爺作文7
我有個可愛的爺爺,頭頂無發,口里無牙,脾氣很犟,還非常節儉,甚至摳門。
他總喜歡到山上干活,即使沒事,他也要上山轉轉,誰不讓他去,他就不開心。一次,他帶了一把鋤頭上山,回來時手上全是傷口,有老傷裂開,也有新傷。他說是在爬樹時弄傷的,我便讓他戴手套。可第二次,他依然沒戴,他笑了笑說:“帶啥手套呀,手套帶著帶著就破了,就用不了了,可手破了,還可以再長好嘛。”我反駁道:“手套破了還能再買,手破了不僅疼,好得還慢啊!再說,我們家不是有很多手套嗎?”他卻搖搖頭說:“手套用壞一雙就少一雙,多浪費呀,反正我皮糙肉厚,這么點小傷口也無妨。”我便只能放棄勸說。
轉眼,又是冬天,大家都開始穿秋衣秋褲的時候,爺爺卻連襪子都不穿,腳上還是一雙單薄的布鞋,干活時還是一雙解放鞋。奶奶常常念叨他,讓他多穿點兒,至少得穿雙襪子。他卻說:“穿那玩意兒干嘛,穿了又要破,還不如不穿。”奶奶實在勸不動他,便讓我來勸,他彈了一下我的腦袋說:“還是這個道理,襪子穿了會破,可腳破了還會長好的嘛。再說,襪子穿著一點兒也不舒服。”我知道勸不動他,就再次放棄了。
一次,村里舉行給貧困山區捐物資的活動,大家都積極參加,我爺爺也不例外。只見他拿了一只結實的袋子,往里面放了書,放了筆,接著,他竟從衣柜里拿出了他一直不舍得穿的大衣塞進了袋子里。我急忙問道:“爺爺,這件衣服你自己都沒穿過,怎么就捐了呢?”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看啊,我們現在不愁吃也不愁穿,可是山區那邊的朋友可不是。那里的環境很惡劣,導致了那里很貧困,與其把這衣服放著落灰,不如捐給他們,為山區出一份力。”說著他便繼續往袋子里放物品。
那時我才發現,爺爺并不吝嗇,他也是一個熱心且大方的人。
“摳門”的爺爺作文8
我的爺爺是一名退休老教師,他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材,花白的胡須,瘦削的臉龐,慈眉善目的面容,常穿一件二叔“淘汰”下來的衣服,一看就知道他是個“小氣”的人!
爺爺“小氣”的事情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不勝數:二媽把斷了柄的勺子扔了,爺爺卻又撿回來說:“我還有用呢!”家里的籃子破了個大洞,爺爺用鐵絲網補好,至今已用了十幾年了;奶奶洗碗喜歡沖著洗,爺爺搶著洗,生怕奶奶多用水……
我的奶奶身患癌癥,天天要喝中藥。記得有一年寒假,奶奶讓爺爺把中藥放在開水里焐熱。爺爺一聲不吭把藥拿進了廚房。奶奶等了好長時間,不見藥端來,有點不耐煩了,便問道:“好了沒有?”爺爺答道:“馬上就好了。”又等了一會兒,還不見爺爺來。我走進廚房看,只見爺爺把中藥放在藥渣子上焐,不禁“撲哧”一聲笑出聲來,然后跑回頭,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奶奶。奶奶又好氣又好笑,對爺爺說:“你這樣要焐到什么時候啊!”爺爺笑笑說:“你別笑,這藥渣還熱乎得很呢,不能浪費啊!”爺爺這席話逗得我和奶奶大笑不止。
還有一次,奶奶不知從哪里翻出一些小肥皂頭,正準備扔了。爺爺看見了,一把從奶奶手里奪過來,笑笑說:“這個我還有用呢。”我心里很納悶,這些肥皂頭抓都抓不著手,還能有什么用?只見爺爺倒了一碗熱水把肥皂頭放進去,過了一會兒取出肥皂頭,像捏面團一樣用力的捏啊捏啊……最后終于捏成了一塊花花綠綠的肥皂。沒錯,這個花肥皂團,爺爺還真用了好長時間呢!
你說,我的爺爺“小氣”不“小氣”?可他卻常對我說:“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生活條件雖然好了,但還是不能浪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