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讓他三尺又何妨” 議論文800字_議論文-876字作文
鄭板橋曾是一名縣官,親戚給他寫了一封信說,自家土地被領居筑墻占去了三尺,要鄭板橋幫著討個公道。他不去判斷誰對誰錯,孰多孰少,便揮筆一詩∶千里捎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怎不見他秦始皇?
有人這樣評論∶鄭板橋的做法體現了他的大度與灑脫然而我取要問∶和為大度何為灑脫?難道不分清紅皂白,讓人舍棄本該屬于自己的財產,不爭不搶,平平庸庸便是所謂的灑脫嗎?
我認為鄭板橋的做法是一種非常武斷的行為,而且反映了他對生命價值的曲解和以個人為中心的自我主義。
首先,他的做法很魯莽,缺乏應有的考慮與衡量。
作為人民的父母官,無論對任何人,做事都應該從事實出發,公正嚴明。而他卻置事實于不顧,妄下結論,憑自己的主觀臆斷處理問題。用凌駕于現實之上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把片面的主觀想法與客觀事物相結合,實在是錯上加錯。
再者,平日無故為何要讓他人三尺?本該屬于自己的財產和理,無需故做大度相讓。人生在世,擁有的東西很多,無償付出的很多但我們所說的無償是有前提條件的,應該是價值有意義的付出。雙方產生利益糾紛,不做考慮就拱手相讓,而不據理力爭,能對的起自己嗎?
第三,“萬里長城今還在,怎不見他秦始皇?”這句話實際上是對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意義的否定。認為秦始皇修建了萬里長城,為子孫后代保全了繁衍生息之地,但他走時卻未帶走只磚片瓦、一木一草,好象告戒別人∶人來去匆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爭什么?
那么,人一生的意義是什么?難道就是為活而活?不,是為了活的有價值、有意義。如果秦始皇因為自己帶不走任何東西,在國家危難之際,只顧自己享樂,而不去筑長城守國土,那么華夏大地今日又為何番景象呢?
人生短短數十年,應在有限的生命中奮斗不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給世界創造 一份財富,留下自己涉足的印記。不要因為人生來去無所攜帶,便不去奮斗,碌碌無為等待空手而歸的那一刻,辜負了生命的賜予。
所以說,灑脫是一種對外物的超然認識,而不是對生命、財產的隨便放棄;大度是是一種對人和事物的寬容和諒解,而不是對不公和不平的隨意認可!
推薦閱讀:渴望美麗 六年級議論文600字四年級議論文500字 過斑馬線三年級議論文500字 陽光下的幸福生活四年級議論文500字 現金已快被埋沒以誠信為話題的議論文500字 誠信在,夢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