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
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
相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我們該怎么去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1
想必每一個人的母親都是十分嘮叨的。“上學多穿點衣服。”“過馬路要小心。”“別忘了帶資料袋”。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嘮叨主題。難免會有不少人對媽媽的嘮叨聲產生反感,但我想說的是,不管媽媽再怎么嘮叨,但都是從一個目的出發:愛。因為我就是在這嘮叨聲中得到了成長。
在六年級的一天,我像往日一樣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這時,媽媽走進了廚房,我知道,今天依然“逃”不過媽媽的嘮叨聲。
“有好好整理書包嗎?不要再讓我幫你送書或作業喔。”
“今天可能會下雨,記得把傘帶上。”
“水壺裝水了嗎?你最近有點上火,一定記得多喝水”。
我含糊不清地說了聲“嗯”,一個“厭惡”的小芽偷偷地從心中鉆了出來。就知道嘮叨,我又不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了,有必要嗎?我拎起書包,準備去上學。在電梯口,媽媽又忍不住嘮叨了起來:“今天你們要考語文是吧,好好看看題,別太粗心。”我不耐煩地打斷了媽媽的話:“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又不是第一次考試了,怕什么?”媽媽張了張嘴,好像要說些什么似的,可能是不希望我生氣,又或者是別的什么原因,媽媽沒再說話,和我一起等著電梯。
過了一會兒,媽媽突然又對著我說:“差點忘了,我看了天氣預報,今天下午有可能變天,特別是傍晚的時候,風很大,你等等,我拿件外套給你……”不知是哪來的勇氣,我沖著媽媽說:“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了,不用那么嘮叨我!再說,冷不冷我自己能感覺得到,不用您瞎操心!怪不得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正說著話,電梯門打開了,我立刻走進了電梯,快速地按上了關閉按鈕。在電梯門快關上時,媽媽的表情很復雜,說不清生氣還是難過,那一剎那,電梯門關上了,我心里有一點兒空落落的,我這樣的態度對媽媽,真的禮貌嗎?
“叮鈴鈴!”放學了,學生們如同潮水般涌出校門,奔向自己的父母。一股冷風吹來,凍的我把脖子往衣領處縮了縮。我家離學校近,通常媽媽不大會來接我,我只能加快腳步快點往家走,不然我非感冒不可,想起早上媽媽說的話,不禁有些后悔,也有些愧疚,不過想到,接下來媽媽更會有理由嘮叨我了,又一陣心煩。
“嘶——好冷啊!”我一邊哈氣,一邊往家里的方向急急走去。這時,我突然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冷風中。“啊,媽媽!”我忍不住叫了出來。媽媽看見了我,三步并兩步地走到我身邊,又習慣性地嘮叨了起來:“看看,我說什么了,今天果然降溫了吧!來,快把我外套披上……”我乖乖地把厚厚的外套穿上,哇,馬上不冷了,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田,讓我在寒風中倍感溫暖,我一路依偎著媽媽,慢慢地往家走。我第一次深深地體會到媽媽的嘮叨原來滿含著愛意。
從那天起,我好像開始懂事,成長了,再也不抱怨媽媽的嘮叨聲了,因為我明白了,這是媽媽愛我的象征,媽媽的嘮叨是我成長路上的溫馨提示,讓我了解,哪些事我應該試著承擔,哪些事我應該避免犯錯,也是從那天起,我開始成長,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不讓媽媽擔心,也盡量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也能誠心誠意地接受媽媽的嘮叨,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漸漸地,我不知不覺間成了大家眼中一名優秀的學生。
我上初中以后,媽媽的嘮叨漸漸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母女間的默契與理解,包容與支持。我很驕傲,有這樣一位在成長路上用嘮叨陪伴我成長的媽媽。媽媽的嘮叨,是世間最美麗的聲音、最親密最深切的陪伴。
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2
悶熱的下午,太陽烘烤著大地,一切事物看上去都是沒精打采的。
我在家里大呼小叫的:“老師留什么作業不好,為何布置如此作業——日記!哪兒還有什么題材呀!”的確如此,我喜歡寫的題材幾乎全都上了“戰場”了,真是狗咬刺猬——無處下嘴。
在一旁織毛衣的媽媽聽見了我的喧嘩,安慰道:“寫日記如果靜下心來,好好構思,寫出棒棒的文章只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仔細想一想身邊的人、事物或風景,把它們編成一套連貫的話語就可以了。”聽了媽媽的話,真有一番道理。我極目遠眺窗外,樹木的葉子和夏日的花草似乎精神了許多。
在品味媽媽話里含義的深處,在我還沉浸在這番美麗的鼓勵之中,在我的心靈停留在這張華麗的畫面中時,門“嘎吱---”一聲響了。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滿面春風的媽媽,手里端著一盤鮮紅的草莓,我仿佛看見了下凡的仙女,手里拿著雨花瓶。透過香氣怡人、令人心曠神怡的紅草莓,我仿佛看見了媽媽純潔、充滿親情充滿愛的那種如雪的心靈。
我驚了,是驚喜;我呆了,是愛引出來的。我驚喜自己有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媽媽,我因母愛的博大而感動。窗外,花草樹木絢麗多彩的搖曳著,花草在夏日中更美麗闌珊了,樹木更加碧綠如玉了。
我接過清香甜甜的“母愛之果”,提筆印下了這幅幅感人的.畫面······
在生活中,母愛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是,如果我們細細體會,就能品味到媽媽的用心良苦。母愛純潔,母愛繽紛,母愛閃亮,母愛如玉,母愛,不正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嗎?缺少了這道美麗的風景,就如同失去了一大筆財富,也缺少了一種人間的親情,一種無瑕的親情······
《媽媽的愛》唱得甜美動人,令人情不自禁跟著唱幾句這優美的旋律:“媽媽曾給我多少愛,多少愛······”
我的媽媽初中記敘文3
我的媽媽中等身材,體型微胖,白凈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她善良、能干。
爸爸常年在外工作,照顧我的學習和生活就只有靠媽媽了。
媽媽十分疼愛我。生活上,媽媽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冬天怕把我凍著了,夏天怕我熱著了。冬天的早晨,我6:30就要上學,媽媽5:30就要離開溫暖的被窩,起床為我做早飯。為了讓我多睡會兒,她總是看著鬧鐘,直到我非起床不可時,才叫醒我。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媽媽早已把牙膏擠好、漱口水盛好,洗臉的毛巾早已放在打好了半盆熱水的瓷盆里。洗漱完畢,可口的早餐已擺上了餐桌。
夏天的晚上,我坐在書桌上做作業,媽媽在一旁忙著什么,只是蚊子都不知到哪兒去了,都沒來煩我做作業,為此我感到十分高興。有一次,因為外婆生病,媽媽回外婆家去了,我一個人在家做作業,早已不見蹤影的蚊子卻不知從哪兒又跑了出來,盯得我一身的包,我才明白,以前蚊子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媽媽用蚊拍把它們趕得遠遠的,沒辦法煩我。夏天,真是一天也離不開媽媽啊!
媽媽既是慈母又似嚴父,在做人上、學習上對我要求十分嚴格。
媽媽要求我無論何時都必須尊敬長輩。記得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我和媽媽在濱湖公園玩了一整天,在回去的公交車上我看見一個座位就直奔過去坐了下來,媽媽看了看我,笑了笑。和我們一起上車的還有一個老婆婆,看上去大約有70多歲,媽媽叫我給這位老婆婆讓座。我因為玩得太累,不愿意讓座,眼望窗外,裝著沒看見。媽媽見我沒有反應,就只好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老婆婆。到家后,我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說你有些累了嗎?剛才為什么還要將位置讓給那位老婆婆坐?”媽媽本來就在為我剛才沒給婆婆讓座有點生氣,聽到這話,于是更加氣了,說:“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看你,今天怎么不給老奶奶讓座?你覺得你做得對嗎?尊老愛幼,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是,我記住了。”從那以后,不論在哪,只要見到老人需要幫助,我就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我的媽媽總是以身作則,讓我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明白許多道理。
在學習上,她也從未放松對我的要求。為了輔導我學習,學會怎樣把我教育好,只有小學文化的媽媽真是煞費苦心,到處“求醫問藥”。媽媽每天忙完家務,就輔導我做作業,到了高年級,媽媽輔導我學習比較吃力了,她很失落,也很愧疚。但每天吃完晚飯,她總是在我書桌旁,陪著我做作業,雖然她喜歡看電視劇,但只要我做作業,她就從不打開電視。如果我考差了,成績下降了,她就很生氣,有時竟氣得動手打我。她說,我沒學好,她對不起我爸爸,對不起我,有時要難過好幾天。要是我的成績有進步,媽媽就會開心地笑,她做什么事好像都有用不完的力氣。
我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我愛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