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二三事作文2篇
父親二三事作文2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親二三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親二三事作文1
很早就想寫寫關于我和爸爸的故事,來記錄兩個男人共同走過的時光。但是,之前一直覺得男孩子寫這些東西太矯情,所以每每提筆到最后都無疾而終。這次回家看到意外受傷的爸爸還故作輕松地安慰我說沒事,還有老爸日益花白的頭發,我頓時百感交集,就想回憶回憶我們走過的路。
一直都覺得“父親”這個詞比“爸爸”更厚重,所以題目就是這個樣子。但是,爸爸叫起來似乎更親切,文章中就寫作“爸爸”。總體來說,爸爸是一個嚴肅、干練、精明、略帶強勢的硬漢形象。當然,每個硬漢都有柔情的一面,爸爸也不例外。生活一直波瀾不驚,我和爸爸的關系沒有過于尖銳的矛盾,也始終沒有打破代溝的界限。但是,兩個男人一起走過二十余年,必定各自都有自己所珍藏的時光,在這里我想講講我珍視的其中的二三事。
十歲生日禮物
在童年的時光里,爸爸一直是以嚴父的形象來充當故事的“配角”,不過他對故事的走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小時候,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學習中媽媽會管我多一點,但是媽媽的威嚴震懾地帶總是有盲區的。每當媽媽的威嚴不足以壓住我時,爸爸會在恰當的時候站出來。每當這時,只要他瞪著我,我就會怏怏的消停下來。長此以往,我明白了一點,適時的威嚴比長期的“壓迫”更有效。我始終不清楚爸爸的氣場為什么這么強大,不僅僅是我,我們村子里的小孩子到我家,見到我爸爸在家都會收斂很多。我以為爸爸的這種“黑面神”的形象會貫穿我的整個童年時光,但是在我十歲生日的那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他。孩子的十歲生日在我們那邊是很重視的,但是我們家條件不允許為孩子那么隆重的慶生。那天早上,媽媽就一直琢磨著怎樣做點與平時不一樣的飯菜來簡單慶祝我的十歲生日,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好那天爸爸到縣城去辦事,他就帶我跟著他去了縣城,一路上始終是兩個沉默的男人,沒有人想過要打破這樣的局面。一路無言到了車站,正好有一賣小玩具的地攤,我就一勵志小說直盯著那些沒見過的小玩意。但是打我記事起,爸爸似乎沒有給我買個一個生日禮物。這次爸爸主動上前問我想要什么,我那時激動得上前把所有的玩具都擺弄一遍,最后挑了一個“石灰人沒想到的是爸爸竟然一口答應了,而且是雷厲風行的辦事節奏,騎摩托車載我到學校籃球場。現在我已經忘記了打球時的糗樣,但是我記得爸爸載著抱著籃球自豪的我回家的場景,那時候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我的鼻子聞到了頭頂的新鮮空氣。這是我記憶中,老爸和我一起參加的唯一體育活動,這次籃球活動,拉近了我和爸爸的距離,也弱化了父親在我心中不解風情的形象。其實,每一個威嚴的爸爸都有柔情的一面,只是孩子自己沒有真正的去理解父親、解讀父親。要知道父親會盡自己的力量去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合理要求,即使在他不擅長的方面。
兩次意外事故
之前由于經歷了兩位親人的.意外車禍死亡,我很害怕類似這樣的意外事故再次發生,尤其是對愛喝酒的爸爸擔心更多。還是初中那段時間,一天晚上,我和二姐在家,二伯把滿身是傷的爸爸送回來,我頓時嚇壞了。后來得知爸爸出了小車禍,我一邊看著爸爸血淋淋的傷口,一邊哭著問爸爸要不要上醫院看看。爸爸卻故作輕松的說:“沒事,都是皮外傷,過兩天就好啦。”我傻乎乎的信以為真,然后爸爸就這樣忍著。后來第二天姑媽堅持要帶爸爸上醫院,爸爸拗不過就去做了檢查,檢查發現爸爸的腳踝骨裂,需要長時間調養,最好打上石膏。爸爸一聽這話就急了,他說:“打什么石膏,過半個月就好啦,再說啦,農忙就要來了哪來時間。”后來在爸爸的堅持下,在家自己調養。后來,農忙如期而至,但是爸爸的腳沒有完全好,走路還是有點跛,更不用說挑重擔走山路。但是,由于媽媽不在家,農務全靠爸爸,所以爸爸顧不上這些,堅持帶傷工作。那時候我每次跟在爸爸后面看著他一瘸一拐的把上百斤的作物挑回家,那種想幫忙卻幫不上的無助真的讓我很難受,我更擔心爸爸的腳上會留下后遺癥。后來幸運的是爸爸的傷恢復的很好,只是爸爸這樣為了生計不愛惜自己的做法讓我很內疚,每次想到這里就忍不住鼻酸。還有這次國慶回家,才知道爸爸前兩個月把腰摔傷了,他為了不讓我擔心一直沒告訴我,也不讓媽媽和姐姐告訴我。這次,我看到爸爸頭發白的更多啦,也憔悴了許多,我心里真的不好受,那晚我躲在被子里哭了。真的,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就知道了痛,我不想再失去我摯愛的親人,愿你們平安!這次,我也好好的反思了一下,爸爸那個年代到我這個年紀差不多能獨當一面了,而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卻還在父母的庇護下一直幼稚。其實,我們也該為父母想想。爸爸什么痛都能忍,只要能讓家人安心,這是爸爸的硬漢形象,我是他永遠的粉絲。
我和爸爸還有很多故事,并且兩個男人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
父親二三事作文2
江南的雨季,小雨總是不期而遇,坐在西湖邊的石凳上,天空洋洋灑灑的下起了小雨,看著旁邊撐起雨傘或疾步行走的游人,我卻坐在石凳上不忍離去。看著小雨落在西湖湖面,很突兀的想起了父親,父親是典型的農民,大半輩子在土地里辛勤刨食的老人,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可卻和母親一起把家里的那幾畝土地精耕細作,那里有每年全家人的寄托和希望。
記得好像是在初中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在全校同年級幾百人中從來就沒有出過前三,雖然那時候家里很窮,可優異的成績讓我在學校的師生面前有著內心無比的的優越感,也撐起了一個少年脆弱的自尊。特別讓我自己引以為豪的是這種優越感完全是自己的努力而得。一天,我的班主任在下課后說了一句“周華,放學后你去我家把你爸拿油過來的油壺帶回家”。剎那間,我覺得全班同學都在用異樣的眼光在看我,那脆弱的自尊心和優越感被擊的粉碎。回家后,我就對父親發起了脾氣,覺得他給老師送禮,就是我在拍老師的馬屁,讓我在全班同學面前丟臉了。父親黑著臉一言不發,馱著犁頭趕著牛去田里了。母親把我罵了一頓,原來父親是看到要到中考填志愿的時候了,而只上過小學二年級的父親對不知道怎樣把握兒子的未來,而他又不認識別的有知識的人,只有求助我的班主任。就是怕傷了我的自尊心,所以才瞞著我,給我的班主任送了家里僅有的米和菜油。知道自己錯了,我就借著去給父親送茶水打算向父親道歉,來到自家的田邊,父親在趕著那頭老牛犁著水田,我喊了父親幾聲,父親沒有理我,繼續吆喝著趕牛,我知道自己錯的很過分,我一邊喊著父親一邊在田埂上跪下了,父親仍然沒有理我,只是吆喝趕牛的聲音變了,變得哽咽。這時夕陽已快落山,天慢慢的黑了,父親和老牛漸漸模糊,而我揪心的痛,對于我而言,父親何嘗不是一頭老牛。
九四年的暑假,我永遠的痛。不是心疼自己,是痛恨自己,痛恨自己對父親的折騰。那一年,我以中考全縣前幾名成績考取了中專,對于那時候的農村人,這是一件很大的喜事,意味著我脫離了農村,不用像我父親那樣對著黑土地辛苦勞作,有了非農戶口,有了讓人羨慕的“鐵飯碗”。而對于我,有喜悅,更多的是失落,上了中專,意味著我的大學夢破滅了,那一段時間整個人就在這兩種情緒中轉換,每天郁郁寡歡。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讓很多親戚來開導我。而我在兩種心態中反反復復,想上高中考大學,想讓自己的理想插上翅膀。快到九月,看到以前比自己成績差的同學去上高中,內心有多么的不甘,一天到晚就睡在床上。父親沒有辦法,只有找了我的班主任一起前往我們縣唯一的省級重點高中——東至二中,因為我的中考成績優異,超過了他們錄取分數線很多(那時候中考第一批錄取是中專,第二批才是重點高中,第三批是普通高中),所以沒有太費周折就同意錄取我了。從縣城回來后的那晚,父親把家里的幾個親戚都喊到家里,告訴我可以去上高中,并把家里唯一的信用社存單扔在了桌上,就坐在了堂屋的一個角落一言不發,雖然十五瓦的燈光昏暗,可我看到了父親眼里的淚光。現在仍然清晰的記得那個用手帕包著的有點破舊的存單上清晰的大寫的兩千元整,那是家里當時全部的家底。那晚后,我再也沒有搖擺過,去了一所中專學校。可我折磨了父親整整兩個月!
畢業后在老家一個鄉鎮醫院上班,我上班的地方離家有一百多公里,平時也是一兩個月回家一次。一個夏日的傍晚,父親背著一袋大米來看我。晚上,躺在床上,父親向我說起了此行的目的,弟弟開學要4000多元的學費,家里已經沒錢了,把家里能賣的稻谷一些東西都賣了,還差20xx多,信用社不給貸款,周邊的親戚能借的都借了,已經沒有辦法了,你是哥哥,應該幫弟弟想想辦法,后來父親的聲音很小,說“要么,你幫著先借著,這個錢我以后還你”。當父親向兒子說出“幫”和“還”字的時候,聲音是顫抖的,我的眼眶是濕的。那時候我的工資才300多元,還在讀大專,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后來還是醫院的領導了解情況后,幫我在當地信用社弄了20xx元的信用貸款,因為那時的我是“國家正式工”,是吃財政飯的“鐵飯碗”,才有了所謂的“信用”。
我和弟弟在外地工作這么多年,父母不愿來到這邊,他們在老家過著屬于他們的日子。我一直不愿用一些“偉大”等褒義詞語形容身邊的人,但他們卻教會了我太多太多。西湖的雨好像有點大了,我的臉上有水,不知是雨水還是……,但心里透亮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