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六篇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六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散文的作文 篇1
冬天來了,尋覓不到雪花的蹤影。屋外,梧桐的枝干呼呼作響,似是在傾訴著什么……
題記
憶往昔:白雪紛紛何所似?
喜歡一個人坐在窗前,不知不覺就會想到數年前的大雪紛飛。對于那時的我來說,雪花就像飛舞的精靈,輕盈靈動,讓人不知不覺便陶醉其中。我喜歡站在雪里,感受雪滌盡萬物,滌盡我的靈魂。
這時,忽然想起謝道韞對雪的解釋,她以柳絮喻雪,我心生幾分敬佩。白雪紛紛何所似?到底還是“撒鹽空中”形似。“柳絮隨風”神似。
看如今:遍尋雪花尋不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雪的渴盼卻并未消減。在一些人慶幸沒有雪路不會滑的時候,我卻在心中渴盼,渴盼雪的到來。
在心中,我一遍又一遍描繪著梅花映雪的美景,勾勒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想象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靜,遙想著”風雪夜歸人“的場景,只盼雪來,但求無悔,但終究事與愿違,尋覓不到雪花的蹤影。我懊惱著,卻仍舊心存希望,渴盼它姍姍來遲,也總勝過爽約。但也許雪是真的不想來吧,溫室效應使它望而生畏,不想葬身于火爐。又或許它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卻也還是在空中便融化成水滴,無緣與人們相見。想起自己的一個小舉動,就有可能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一個因子,我懊惱著,擔憂著。我們不該對自己的環境肆意破壞,應該重視起來我們的環境。
屋外梧桐的枝干仍在呼嘯著,它以一個長者的姿態屹立于世間,似是在批判著人類的過失。它也好久沒享受過雪的滋潤了吧,干皺的樹皮像極了滿是皺紋的臉。
夢將來:愿“忽如一夜春風來”在夢中,我繼續渴盼雪的到來。我等待“忽如一夜春風來",去看那“滿樹梨花”的勝景。
冬天來了,我渴望尋覓到雪花的蹤影……
散文的作文 篇2
八月在涼意幽幽中,一場雨水敲開了八月的窗戶。
夏天在漸漸隱去,還剩下少許的時日。雨,連貫成詩句,從天上飄下。伸出手接了一些雨水,潮濕的心情,住著多種情緒。慢慢沉重起來的東西,在日月熏陶里,連記憶都會散發出一股特別的味道。呼吸之間,已經少了早年的輕浮。能聽見命運交響曲,時而悲愴,時而歡欣。在塵世的人間煙火里,多想舒展成一尾游動的魚,只有七秒的記憶,記憶里全是歡喜。
歲月偶爾也會虧欠于你,就像種下的種子,到了季節沒有發芽,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說沉默是成熟中必須擁有的,我倒是更希望你能擁有想去言語的能力。對錯都不在意的年紀里,昭然寫意。而真正到了懂得回避的時候,心已經老去。
許多藤蔓爬滿心間,枝葉交織,就會忽略很多的瑕疵。那些不完整的片段,拼接出一出又一出劇本。我多想居住在這文字的天地,一筆寫下的都是盡了自己的心意。卻不然,生活的軌跡依然在移動,我也只能是愛著文字里的抒意。
八月,在雨中,偷得一絲清涼。
日子仍然按著原來的軌跡在滑行,不變的是恒星,變了的是心境。我們都在生活里,編織著自己的網。那里面,裝滿了衣食住行。我在網的外面,種植上了綠色的風景,只是想,每一天歸來時,能看見自己的身影,能聽見綠色的聲音,能呼吸一些舒暢的心情。
八月,來了。
我們依舊在微笑著前行。
散文的作文 篇3
我住在鄉村,家鄉四季的景色都很迷人,但我獨獨對獨特的秋日美景有一份不舍得情懷。
不知不覺,蟬鳴聲兒淡了,楓葉兒紅了,稻兒熟了。哦,秋天到了。
鄉村秋日的山上,滿是秋的報信員--似血的楓葉。有地躺在地上傾聽大地母親訴說歷史;有的隨風飛舞,猶如一群紅蝴蝶在與清風嬉戲;還有的站在樹梢上,了望遠方。山兒披上它們組成的巨大紅紗衣,別具韻味。微風拂過,紅紗衣也與風兒互相迎合——舞動起來。如此美景,怎不叫人陶醉?
秋波澹澹。成就秋水的是它的冰冷與清澈。說它冷,那可不亞于冬的統治者--雪。你就是沾上一點,也叫你哆嗦幾下。他的清澈便更為獨一無二了。經常是站在河岸上,可以清楚地看見在河底游動的小魚、小蝦。這個秋水真是叫人又恨又愛!
在鄉下,秋天是最忙的季節了--家家戶戶都忙著收稻。也許正是因為那份忙,使秋日更為的獨特。田野里彌漫著稻子成熟的芳香。隨處可見正在割稻的農民,豆大的汗珠順著農民們早已被烈日烤的黝黑的臉頰上流過,濕透了衣衫,可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快割。打稻場上,“噠噠噠”的打稻機聲經久不息,震耳欲聾,似乎在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一筐筐金黃色的稻谷從打稻機后不斷的運出,主人早已笑得合不攏嘴了。越干越有勁,似乎下定決心明年還要打出更多的稻谷。這一筐筐稻谷伴著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與此起彼伏的歡笑聲為這張秋景圖綴上了最美的圖案,最妙的點睛之筆!
山、水、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融合匯聚成了這獨特的秋日美景!
散文的作文 篇4
“看不見來摸不著,四面八方到處跑。跑過江河水聲波,穿過森林樹呼嘯。”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對,它就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風。
春風,他掠過什么都沒有的土地,留下滿眼的綠色,小草探出頭來,長出新新的嫩葉;它越過光禿禿的樹枝,小樹抽出嫩綠的的枝條。春風像一支動聽的樂曲,喚醒了沉睡的動物,青蛙蹦蹦跳跳地出來活動,蝴蝶、蜜蜂四處賞玩……
夏風,它為可愛的樹葉伴奏,為文靜的小草伴舞,為田里辛勤勞作的農民伯伯帶來清涼。夏風,就像媽媽的手為我們除去一切焦躁。
秋風,它把果園里的果子吹熟了,把玉米吹得金燦燦的,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高粱的臉被吹紅了,雪白的棉花也咧開了嘴,它把豐收的號角吹響。秋天的風,像一位盡職盡責的郵差,滿載著美麗,報告著收獲的消息。
冬風,像一只難以馴服的野馬,在田野里奔跑,把小草踩得枯黃,把樹葉撞得落了下來。它又像一名考官,帶著幾分冷酷、肅穆,萬物交出了一份關于毅力的答卷。
風,它在四季中演繹著不同的角色,它用自己的行動為奇妙的大自然倍添色彩。
散文的作文 篇5
天邊那一抹殘陽依舊灑下一片余暉,蕩漾在碧波瀾微的海面上,浮光燦燦,安詳柔和。我獨自一人面對著寬闊的大海,行走在無足跡的沙灘上,靜靜地享受這份美好。
飛花柳絮,霓裳翩翩舞,又是一年的花開盛季,高考的結束也讓人迎來了讓人期待的中考,思緒間飄飛,轉眼間我上了高中,而美好的光景卻一去不復返了,我隱隱有些傷感,真的,不會再回來了。
時光翩躚,我步入了這所重點高中。從一開始的忐忑與期待到慢慢地適應,我交了些許朋友,學習過程中帶有艱辛,卻讓人苦中作樂。有閑暇之余的美好,那段時間,我和她們一起躺在午后的青青草地上看天邊的云卷云舒,爬上天臺凝望悠然美好的日落,一起趴在課桌上寫那些繁瑣的數學題,雖是枯燥乏味的,卻也是濃濃地甘甜。
我抬眸凝望天邊的日落而息漸漸地消失在云層里,留下一片粉紅的彩霞。
光陰依然飛快地奔前,轉眼,也就到了下個學期,下個學期的分班,也就意味著朋友的分離。我滿懷期待地踏進新集體,有了新舍友,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
因性格愛好方面的不同,我融入不了她們的氣氛。那段時間,孤獨緊緊地包圍著我,我終于體會到了寂寞的感覺。一個人聊天,一個人吃飯,都是自己一個人,我甚至懷疑過自己,然后,我漸漸地習慣了這一切。我曾嘗試著去改變這一切,但是后來我發現我錯了,改變這一切就得讓我改變我自己!我們只是愛好性格不同,志不同道不合,我怎么能因為要融入氣氛而改變自己去迎合她們呢?
我對自己說,孤獨就孤獨吧,孤獨其實挺好的,可以安靜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況且,我還有之前那群可愛善良的小伙伴們,我怎么會孤獨呢?我不怕孤獨,我只是害怕失去了自我!
說著說著,也到了這個學期的尾聲。在這個班里,我似乎交不到一個朋友,但是在外面,我卻和許多志同道合,成績優異的同學互相認識,并結成了朋友,忽而覺得,那個班里其實就是一個小圈子,太窄太容易讓人忘記了自己也會發光。走出那個圈子后,我也就發現了更大的圈子,我也似乎有一些明白,有些事情,順其自然就好,做真實的自己,何必因為某些原因而去取悅她人而改變自己呢?
我相信有很多人也有過我這樣的經歷,在享受孤獨的過程里,我其實也在收獲成長,在從稚嫩走向成熟中蛻變。而這一切的痛苦,同時也是值得的,值得我付出了快樂,付出了淚水,但是我也相信,落日的消失,也是為了迎接美好燦爛的明天!
散文的作文 篇6
本人從小就對文學情有獨鐘,上學讀書的時候就偏文科,最愿意上的是作文課。長大后雖然陸續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拙作,但對自己的作品總是很不滿意,自我感到文章的思路不夠清晰,文字表達的不夠有韻味,語言組織得不夠精煉,感覺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近年來,我忙里偷閑拜讀了《魯迅作品精選》、《名家散文》等幾部有關散文專集。這些作品真不愧出自名家大腕之手,他們的每一部佳作不僅是文學精品,又是諸多門類的教科書,我還從中感悟到了頗多的人生哲理。
散文作為一種題材廣泛、寫法靈活、個性鮮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學體裁,能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情景、美的感受。它或描景狀物,或敘事寫人,或議論說理,或抒情感慨,形式多種多樣。散文有著無窮的魅力,猶如苦中帶有濃香的咖啡,品嘗越長久,滋味愈醇香。
魯迅的《秋夜》,雖然是寥寥幾百字的短文,卻形象地刻畫出了現實生存的眾生相,并贊美了那些無畏的時代英雄;朱自清的《背影》,用樸實的語言描寫父親給自己買桔子的全過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鄭振鐸的《宴之趣》則精辟地把各類人赴宴后的表情、心態描述得淋漓盡致;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閑話》,作者拋開一切世俗,盡情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賞心悅目的樂趣,表達出了超脫的意境 …… 這些文學巨匠大部分寫作的對象是普通人、動植物、大自然或本人的情感世界。他們寫作從平凡的小事情入手,用多種形象、貼切的語言,描述感人的故事或大道理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讀著他們的文章,使我仿佛走進了作者描述的場景和感情世界里,為散文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陶醉著、感動著、擔憂著、憤怒著。當讀到感人之處,作為五尺男兒的我,也曾默默流過淚,陷入文章中描寫的情感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緩緩地才能返回現實中來。
想到自己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的感慨。寫作《懷念在天堂的父母》、《婆媳情》、《愧對老班長》的時候,題目、內容、結構、層次都選好了,可就是沒有寫作靈感,不知從哪下筆,這些作品憋了一個多月才出爐,個別作品還要更長時間去斟酌。而有了靈感的時候,一個作品當天就能寫作完成。也許對別人來說,寫作是輕松、愉快、享受的過程,但對于我這個文化水平稍差的人來說是苦差事,而我甘愿吃這個苦,因為每次作品被發表時無比欣慰和驕傲。在多年的寫作實踐中越來越感受到,作者能夠寫出上乘的文學作品,除了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要有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人間的真善美、假惡丑。
散文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讓人喜怒哀樂,讓人思緒萬千。啊,散文,你是文學大花園中最美的花朵,是文學家族里的“輕騎兵”、“自由人”。
散文,你是我的最愛,我為你喝彩,會為你努力奮斗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