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們的一封信
致家長們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們:
見信安好!光陰如白駒過隙,在我們的感嘆聲中,去年九月入學的萌童稚子們即將告別懵懂的一年級。
看著眼前這群個子不斷往上躥,知識不斷增加的孩子們,我們會欣喜地發現:不管是外在的行為舉止,還是內在的談吐素養,較之入學之初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孩子們帶給我們的可眼觀、可實感的“成長”。
“成長”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兒,紀念生命當中一次又一次顯著的“成長”需要“儀式感”。在學校這個大組織里邊,嘉獎一年級孩子們最好的“成長儀式”就是加入光榮的少年先鋒隊,戴上一條鮮艷的`紅領巾。對于羨慕了整整一年大哥哥大姐姐佩戴的紅領巾的孩子們而言,成功戴上“紅領巾”的意義十分重大,那是他們通過努力學習,認真做事迎來的“成長的嘉獎”。
這些成長的重要瞬間,也是極好的教育契機和生命儀式。很多家長朋友們苦于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時機和方法,往往就是忽視了“成長儀式感”的重要性。就拿孩子加入少先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借著加入少先隊的“東風”,幫助孩子們認識到自己在身體上而心理上的成長。從而順勢而為地對他們提出合理的成長要求 。
我們可以親臨現場,見證孩子們戴上紅領巾的幸福瞬間。和學校一道,對孩子們提出殷切的期望。也可以事先在家里鄭重其事地給孩子們講述“少先隊員”的重要意義,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當孩子成為少先隊員之后,在歡慶的和諧愉快氛圍中共同列出一些和生活學習相關的可行性計劃,并付諸于日常生活實踐,并不斷給孩子們積極正面的反饋。這既融洽了親子關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一舉兩得。
除了以上學校的活動之外,能帶給孩子們“儀式感”的還有很多。比如:大大小小的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也都很有意義,每次過節時給孩子們講述過節的緣由,開展一定的活動。既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成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比如:孩子們的生日。在學校過集體生日時除了引導感謝父母的生養之恩外,我總會對不斷長大的孩子們提出一些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們在家也可以踐行此類活動。
孩子的成長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而教育更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愿我們每個家長都能因材施教,培養出健康陽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