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
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特別是記敘文,記敘文根據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寫人的記敘文、敘事的記敘文、寫景的記敘文、狀物的記敘文幾大類。我們應該怎么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1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因為它美。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因為它美。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亮的,因為它美。殊不知,聲音也可以如此的美。在我心中媽媽的聲音是最美的。
“孩子,通校證拿了嗎?書都裝好了嗎?路上小心點?車多等等再過馬路,晚上早點回來,媽給你做好吃的”“哦,知道了,都說幾遍了。”我嘟著嘴,嫌媽媽墨跡其實,我的心里很暖,我喜歡媽媽的叮囑,即使不計其數,我也很樂意,因為我知道那是母愛的體現。我喜歡這美妙的聲音在我耳邊盤旋。
每次我出去之前,這些話都是我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現在也可以算上是倒背如流了。上小學時,媽媽說我太小,送我上學,即使是這樣,他也不會忘記和我說一些類似的話,唉,想一想,媽媽的記性還真是超乎人的想象。終于,四五年級時,我可以自己上學,自己回家。即使自己走了兩年,媽媽還是會不放心的叮囑我,雖然有時感覺真是耳朵長繭子,但我還是樂意的去接受,即使有時我也會沖他牢騷幾句(那是因為我想讓她明白我長大了)我的心里一樣是暖暖的。
初一初二時,我是住校,這美妙的叮囑仍舊沒有中斷。這種溫暖的感覺仍舊沒有停止。我半個月回一次家,雖說沒有天天見面,但是現代的科技還是讓媽媽有了發言的機會,我很幸運的在每次回到寢室時都接到媽媽的電話,“寶貝,寢室冷嗎?晚上一定要蓋好被,跑操時不要忘記把帽子手套戴上……”看這種美妙的聲音依舊在我的耳邊盤旋。
我喜歡這種聲音,在我的世界里,這是最美的聲音。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2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選擇,一時間找不到結果,十分著急。這時,不如靜下來,閉上雙眼,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出最滿意的選擇。
——題記
我是一個愛猶豫的女孩,做什么都下不了決定,對此,我十分苦惱。
今年考完試后,我與媽媽去商場買衣服。走進商場,琳瑯滿目的衣服繞得我眼花,每一件都有各自的風格。在衣服間穿行,看起來每一件都很好,要說哪件最好,我也說不清楚。
這不,在兩件衣服面前我猶豫了。一件是比較成熟的風衣,淡淡的藍色,蕾絲的衣邊,白色絨毛覆蓋著并不寬的衣領;另一件是中款的棉衣,閃眼的黃色,裙式的衣邊,帶著一個蓬蓬的帽子。站在兩件衣服面前,我使勁的摳著指甲,半天沒說一句話,頭上都開始冒虛汗了。急性子的媽媽等不及了,問道:“你喜歡哪個?”我支支吾吾的,她又說:“風衣不錯啊!”我陷入了沉思……
選風衣吧,穿起來很酷,況且都16了;不行,可是風衣穿起來好重,里面還得穿幾層,顯得笨重了;選棉衣吧,今年春節肯定很冷,我可不喜歡穿好幾層;還不行,棉衣看上去好肥啊,顯得我身材不好……不過呢,那個棉衣真的很不錯,不行的`話,就選它了……
內心不斷的掙扎后,我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棉衣。突然發現,順著自己內心的聲音所做了決定之后,好開心,好輕松啊!
因此,陷入迷茫時,不妨認真地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雖然有些麻煩,但是最起碼不會后悔,可以輕松地作出決定。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3
我站在你的身旁,聽到了你的聲音,連同那微微的呼吸聲,直撞入我的心中。——題記
世間的一切都會說話,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心聲,即使無人傾聽,它們也總會借助一些東西去表達。
大海濤濤,而我們卻只能聽到它外表中的聲音,它的內心深處訴說著什么樣的故事?喜悅的,凄涼的,還是平淡的,我們都從來不知。
植物的聲音誰也沒有聽到過,但這并不能說明它就不能表達內心。它們每天安靜的躺在泥土里,汲取著太陽的溫暖,整天懶洋洋的;但是你們可知道,從它破土而出的那天起,它便要接受幾經輪回,要學會堅強,學會生存,人們是否可知它內心的感受?
最后,便是人類。
人類是最高級的生物,有著上帝恩賜的完美器官。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內心中隱藏的秘密有多少,除了自己卻無人可知。內心中隱藏了多大的傷痛、多大的陰謀、多大的喜悅,你不說出,便無人可知。
但是世界上的生物都是相互影響的,就像有些生物相互相克一樣。
大海養育出了貝殼和海螺,而它們卻訴說出了大海的內心,無論是怎樣的心情。
植物的根和莖滋潤了葉子,它就訴說了植物的內心。植物它傷心時,葉子都變得要枯萎了;它開心時,葉子便飽滿起來。
人們的旁邊便有了好朋友,那是你最信任的人,可以無話不談。不過那時,你便也是ta最信任的人了,要好好珍惜,保守的秘密千萬不能外傳哦。
世界上的每一個生物都是有聲音的,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傾聽。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4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在家在學校大人們都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但是真正做到誠實守信是不容易的。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年幼時家里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傭人的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以后我就入土了。后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給他的老人。他于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我的寒假作業本應該在過年前寫完,可是我并沒有認真寫,所以沒有寫完。就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爸爸給我檢查作業的時候,一眼就看出來了不對勁。就問我是在嗎回事,我只好如實說出。我心想這回事一定要挨打了,可是爸爸并沒有打我。而是給我講道理,我這次只是僥幸逃脫,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言必信,行必果。我以后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5
這幾天放學很晚,回來時,只有我一個人還未吃晚飯了。
家中的晚餐是奶奶做的,待我做在餐桌前時,飯菜還是溫熱的。奶奶連忙給我盛了滿碗的米飯,又趕去廚房端溫著的湯,擺在我的面前。隨后擦擦手,坐回一旁的沙發上。
在吃晚餐的這一段時間內,我往往也是忙碌的,忙著讀口語,忙著看數學視頻,忙著看新聞聯播……反正總有點事要做,忙得很。而這時,奶奶總是會和我聊聊天。
“停。”我又一次打斷了奶奶的話語,眼睛未從電視屏幕上挪開:“奶奶,小點聲兒,我聽不見新聞聯播了。”奶奶悻悻地止住了話頭,也轉頭去盯著電視上播的新聞。
沒過一會兒,我又聽見了奶奶的聲音,很低。她問我:“今天的湯好喝嗎?”我敷衍地點點頭,并未說話。奶奶復又道:“今天買的白菜嫩一些,肯定比昨天弄的湯要好喝……你明天想吃什么?炒肉吃不吃啊?我今天還買……”“噓——”我轉頭對奶奶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客廳再一次安靜下來,只有電視中女主持人的聲音回蕩。
我繼續吃著飯。繼續看著新聞聯播。奶奶也一直沒再說話。我過了一會,突然有些不習慣,偷偷瞥了一眼奶奶,發現她也正盯著我。我一愣,問她:“您怎么一直看著我?”奶奶還是背著光看著我:“我就想看著你吃飯。”“平時你不是上學就是窩在書房里寫作業,只有吃飯時能多看看你,和你聊幾句。”奶奶解釋了一下。
對啊。奶奶也只有吃飯時能看看我,和我聊幾句。我為什么還要打斷她呢?這不是,讓奶奶和我親近親近的唯一途徑給阻斷了嗎?我也應該多關心一下奶奶啊,她也只是想多和她那整日忙于學習的孫女聊一聊罷了。
下一次,我會調小電視的音量,和奶奶,好好聊聊天。
以聲音為話題記敘文6
在這紛擾的世俗里,我們會聽到很多聲音。有些聲音聽久了,就漸漸藏匿在心底。而我最熟悉的聲音,是媽媽的聲音。
清晨,我醒來。第一聲,聽到的,不是鳥鳴,而是媽媽用鍋碗瓢盆奏出的交響曲。
起初,我最喜歡聽的,便是媽媽用鍋碗瓢盆奏出的交響曲,這聲音,好像是我的鬧鐘。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窗戶,與媽媽煮飯的聲音,漸漸飄來的香氣,組成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早晨。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的作業漸漸變多,入睡起床的時間都變晚了。每天早上,我像吸鐵石一樣,賴在床上,貪婪地想多睡一會兒。而媽媽煮飯的聲音,在我耳朵里,便不再美好。“砰砰”的聲音,像是施工隊的噪聲一樣煩人。一周又一周,睡眠時間的不足,讓我愈加煩躁。我終于仍無可忍,沖到廚房去,大吼了一聲:“能不能不要吵了!這聲音很煩!”只記得媽媽怔怔地看著我,弱弱地放下了手中的鍋碗瓢盆。
隔天恰逢媽媽出差,她需要出差半個月。我暗喜,終于沒有那一陣陣擾人的聲音了。鍋碗瓢盆的聲音,就這樣,消失了。
如我所料,每天早晨,終于不再有噪聲吵到貪睡的我。但,我的內心卻沒有特別滿足,取之而代的,是空落落的感覺。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進窗戶,我卻再也感受不到往日那樣的美好。沒有了鍋碗瓢盆的聲音叫我起床,我還差點因為睡過頭而遲到。睜開眼,再聞不到飯菜香。上學路上,買的早餐,即使再貴,也沒有媽媽的味道。我開始漸漸地懷念媽媽煮飯時的感覺,懷念那一曲曲用鍋碗瓢盆奏出的樂曲,我的專屬鬧鐘。
我開始盼望著媽媽趕緊回家。時光一日日流逝,心中的思念與日俱增。我的耳邊時不時響回響起那陣我所熟悉的聲音。
我忍不住拿起手機,給媽媽發了一條短信。夜晚,我迷迷糊糊地睡去。隱隱約約地,聽到用鑰匙開門的聲音,還有一陣熟悉的腳步聲。第二天一早,我睜開雙眼。第一聲聽到的,便是“砰砰”的,那陣我最熟悉的聲音。用鍋碗瓢盆的奏出的交響曲,又回到了我的生活里。
但這次聽,我仿佛還聽到了,愛的聲音。它悄悄地藏在鍋碗瓢盆發出的聲音里,不知不覺中,陪伴了我無數個清晨。再次聽到鍋碗瓢盆相碰擊發出的聲音那刻,我才明白,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于表達。愛的聲音,要用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