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我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我國五大節日之一,可今天,我卻被媽媽打了一頓,事情是這樣的#8230;#8230;
昨天,媽媽給我了1元錢,讓我買早點,并且要補回5角錢。晚上,我剛要睡覺,媽媽突然問我5角錢怎么沒給她,我想:怎么辦?我那5角錢已經買筆了。怎么辦?怎么辦呀?我吞吞吐吐的說:我的錢#8230;#8230;老師借去買早點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給哪個老師的?明早我們一起去問一問,一定的,我一定要去問個清楚。我想:明早怎么辦呀?我只能求求上天了。我心里一直想著這件事,晚上連覺都沒睡好。
今早我想:媽媽應該忘了這件事了吧?可是,媽媽不但沒忘,還硬拉著我去問清楚,我想:如果不去的話,我可能又要被媽媽美美實實的收拾一頓了,可是,老師跟本就沒問我借錢啊,怎么辦。眼看媽媽正在找東西打我,我只得央求媽媽:媽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撒謊了,請你原諒我吧,我真的不敢了.媽媽卻不聽我的話,到廚房去了,并且把我的書包鎖了,說:除了我可以打開門拿她的書包以外,誰也別想開開這個門(暗示爸爸不能開門)。我又到了廚房,爸爸也跟著我來了,我跟媽媽把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媽媽還是懷疑我買了東西吃,因為我平常很喜歡拿錢去買零食,這都是我平常嘴讒的壞毛病,造成了我的冤案。
這該死的壞毛病,本人正在尋求良方治療。
我的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上艾草,還要包粽子,有時候還有龍舟比賽。
據資料記載,端午節是偉大的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心如刀割,寫下絕筆作《懷沙》,然后抱石投江。當地有很多人前去打撈他的尸體,都沒撈上來。人們又怕水里的魚蝦啃食他的身體,所以人們用一種葉子包裹了米飯,投入江中,又劃小舟驅趕魚蝦前往有米飯的地方,以免屈原的身體被魚蝦啃食了。這里用葉子包裹的米飯漸漸地發展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讓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拿兩片棕葉,我也拿兩片棕葉,再把一邊折成尖尖的三角形,用勺子盛一勺糯米放進去,再放入肉,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蓋上,把多余的葉片再折疊起來,最后用繩包好、扎緊,一個棕子就輕輕松松地完成了。
包好后,奶奶就去煮。奶奶說:“粽子要一次性煮透,否則怎么都煮不熟的。”煮了一個多小時,粽子熟了。我拿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剝開棕葉,吃一口白白的糯米,軟軟的,嚼在嘴里甜甜的,很好吃;再吃一口臘肉,咸咸的,香香的;我這里吃一口,那里啃一下,因為粽子太好吃了,我三下五除二,一個大粽子不一會兒就吃完了。
端午的粽子真好吃啊!我喜歡你——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3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很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
今天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為什么呢?我在網上查一下。原來這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所以就有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怎么回事?原來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為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可當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種辛酸。
這個端午節我知道屈原為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我的端午節作文4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粽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粽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嘗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干餡的粽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里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粽葉卷成的筒里,倒出多余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粽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粽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著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眾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著第一艘龍舟沖過終點線,觀眾們頓時發出驚嘆,“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群眾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后,觀眾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讓我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我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為了包粽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閑著沒啥事好干,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著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么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里是不是有什么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后,龍顏大怒,就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里去求情,并答應事成之后,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征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著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于按時殺了龍王,為天下民眾除了一大害。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獲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著收獲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我的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大家會干些什么呢?跟我去看看吧!
端午節來到了,大家可熱鬧了,有的看龍舟賽,有的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說了端午節要賽龍舟扔粽子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死去,所以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救屈原。后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大家就扔粽子在江河里,想讓魚,蝦等一些水里小動物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后人就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
我也過了一個端午節,來看看吧!
在那天中午我吃了一個粽子,可好吃了。是白色的糯米,里面有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外面包著一片葉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葉子。把葉子剝掉以后就像一團棉花里面裝著一顆紅寶石。把里面的肉放進嘴里,甜甜的,軟軟的,特別好吃。
之后外公帶我到了石頭城公園,哇!三條龍舟直往前沖,龍舟上的人們齊聲喊著“一,二,三”。前面一個人在打鼓,后面兩排人邊劃槳邊喊著他們的口號。飛船疾駛,鑼鼓震天,真是精彩!這就是我過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在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頭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還要給小寶寶們在手上,腳上系一條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么樣,端午節的習俗很多吧!端午節有趣卻也不失文化習俗的傳承!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7
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來了,我迷戀那陣陣的棕香,我迷戀那淡淡的艾葉的味道,我迷戀那伏魔降妖的雄黃酒的味道,我也好奇那賽龍舟的壯觀景象,還有我最喜愛的五彩繩系在胳膊上的感覺。
日上三竿,所有人家里喜氣洋洋充滿了歡笑。有些人給門口放上了艾葉、菖蒲,家家戶戶激情四溢,都來為端午節點綴一絲色彩,馬上院子里、樓道里,都飄滿了陳陳棕香,如同人在竹林中品嘗著入口清香的香茶一樣磬人心脾,望著林旁的小溪,聞著林中的花香,輕盈而又涼爽。一陣喧嘩,打斷我眼前的美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哇,好美的棕香,我這時迫不及待的讓媽媽幫我煮粽子,望著那綠葉包裹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吃到嘴里,我在爐子周圍焦急的等待著,媽媽笑著說:“好孩子,別急一會就好了。”過了很久粽子才出鍋,我迫不及待的剝開粽子,狼吞虎咽的把它吃下,好香甜啊。說起這端午節還有一個動人而又美麗的傳說。
秦國士兵將楚國攻破,詩人屈原萬分悲痛,寫下絕筆后,抱石跳入汨羅江自殺,楚人聽說屈原自殺后,紛紛自發到汨羅江內打撈屈原的尸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他們將包裹糯米的粽子投入到江中,又給江里倒雄黃酒,迷昏蛟龍,就這樣,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在這一天去江里投粽子,倒酒。慢慢的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當天,媽媽要在這天給我搓五彩繩,五顏六色的絲線穿插在一起,顯得格外美麗,搓好以后,媽媽給我的手腳,各帶了一個,寓意吉祥如意,以后的生活五彩斑斕。
啊!“端午節”五彩繽紛的端午節,吉祥如意的端午節,在我們心中永遠香氣十足,熠熠生輝,帶著我們美好的祝愿永久流傳下去!
我的端午節作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大家知道瑞午節是怎么來的呀?下面就讓我給大家繪生繪色講一個故事吧: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經常給楚王絞盡腦汁得出謀劃策,一心想把國家治理得有理有條,可是卻得罪了不少的小人和圖謀不軌的奸臣,他們一起氣勢洶洶的向昏庸的楚王告屈原的狀,楚王聽信讒言,把屈原免職流放,博學多才的屈原一走,弱小的楚國就被兵多將廣的秦國滅了,屈原萬分悲痛,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就一頭跳進了汨羅江,人們敬佩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就向江里投放小米、小魚,希望江里的動物不要把屈原的尸體吃了,后來逐漸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一大清早,爸爸就開著他心愛的車帶著媽媽、姐姐和我一起向奶奶家出發,我們來到了奶奶家就開始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攤開擺在手上,然后把葉子的大頭疊成了個漏斗形,接著用勺子把糯米和泡好的紅棗放進去,再用勺背把壓緊一點,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住,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吃完香氣撲鼻的粽子,又開始津津又味地看電視上的賽龍舟,只見一隊隊龍像離弦之箭一樣飛了出去,最終第一組取得了勝利。
今年的端午書,我不僅吃了自己包的粽子,還看到了賽龍舟,非常開心,不知道明年的端午會發生怎樣的事呢?
我的端午節作文9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大家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大家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大家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大家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0
五五端午,為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們怕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賽龍舟。千百年來,吃粽子,賽龍舟,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奶奶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爸爸媽媽不準許我吃現成飯,總讓我給奶奶打下手。洗粽葉、調粽餡、包粽子、綁粽子…….媽媽幫著調餡,奶奶負責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則端著一大盆水洗粽葉。“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別弄濕衣服了。”“知道啦。”身后總傳來奶奶不放心的叮囑。洗完整齊放進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幫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奶奶,我來幫你。”“好呀,來這邊坐,我來教你。”我擼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丫頭喜歡那種餡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著這片粽葉。”…….只見奶奶手中左轉一下右轉一下,一個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奶奶的模樣,剛塞好餡,葉子一滑全散了,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的小模樣不禁笑出聲來。
媽媽也加入了包粽大軍的隊伍。
“先這樣在這樣,好啦”……我開始認真的學著。雖然包出來的粽子形狀特別,不成模樣,但這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粽子卻包含著來自一個家人的愛。端午未至,粽香卻早已傳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溫馨氣氛。又是一年端午,卻與爺爺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懷戀故鄉。
年幼時的美好畫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時光有情讓粽香悠揚;歲月無情讓兩鬢斑白。想吃粽子卻又覺得無味,是因為這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總有這濃濃的愛的清香。
粽香飄飄傳千里,思戀遙遙萬里傳。
我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在民間的節日里也算是挺隆重的,那天要吃雞蛋,吃粽子,還要插艾蒿,這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早上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大河洗臉,說是去百病的,還要掛香包,說是辟邪的,反正有很多說法。
回家后我和姥姥、媽媽包粽子。說起包粽子可不是簡單的事,光是做準備工作就要花很長時間。頭一天媽媽就要買回粽子葉和大棗,還有捆綁粽子的繩子,然后要把糯米泡好,為第二天包粽子做準備。然后端午節的那天姥姥和媽媽都要忙著包粽子了,就看姥姥在綠綠的粽子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我在旁邊看,感覺很簡單,就試著包起來,忙了半天一個也沒包上,氣得我就喊:“我怎么就這么笨呢?”媽媽對我說:“做事要慢慢來不能著急,要有耐心。”我聽了媽媽的話,就坐下來慢慢地認真地包,經過我的不斷努力我終于成功了,于是我就高興地繼續包了起來。粽子包好后要放在鍋里煮上兩、三個鐘頭,這是我好著急啊!好想吃到我自己包的粽子,時間一晃,粽子出鍋了,媽媽放了一盆涼水,把粽子放到涼水里,涼了以后細細地扒開葉子,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吃起來香甜可口,耐人尋味。
端午節的夜晚也是美麗的,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呢!
過端午節多有趣啊!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2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也稱為端陽節。在這一天家家的門前都掛滿了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到街上買了一大把艾草回來,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艾草,因為它會發出一陣奇特的香味,非常難聞,刺鼻。我一直埋怨奶奶是不是著迷了。奶奶不但不生氣,而且還告訴我為什么要掛艾草︰是因為五月蚊很多,掛艾草可以蚊蠅,不僅如此還可以驅魔的,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慢慢地聞了聞周圍已經沒有一陣難聞刺鼻的艾草香了,而有著一陣美好的祝愿。
端午節不但要掛艾草,而且還要吃粽子。說到粽子,我便想起了去年奶奶做的粽子,奶奶還像以前一樣做著,我在好遠就看到了粽葉了,糯米那清清的香味了,包好粽子,我們就把粽子放進鍋里,我真想立刻就吃到粽子,3分鐘過去了,5分鐘過去了,粽子怎么還沒好呀,我等不及了,過了一會,粽子出鍋了,我立刻就拿出一個,看見那晶瑩剔透的粽子,我嘗了一口。我顧不上熱,也顧不上斯文了,真是香甜可口,那里面的紅豆像天上的小星星閃閃發亮。
我為了知道更多關于粽子的知識,我便讓媽媽講給我聽,媽媽看我這么想知道,便說給我聽,粽子分兩大類,有甜粽和咸粽,粽里有可以放肉和豆子,形狀有牛角形,三角形等。吃完粽子以后我便和媽媽一起去散步,街上散發著香氣撲鼻的香味,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3
我喜歡的端午節無比熱鬧,這一天走在大街上,街道上是如潮如涌的人群,還有從商鋪里飄出來的粽香。
每年的端午節都少不了吃粽子這一環節,在端午假期間是親人朋友間相互走動的好機會。這一天,我的家里也會來上不少的人,有親人也有父母的朋友。這一整天,家里都是熱熱鬧鬧的,至于端午節的粽子,我們會親自動手,在我的親人之中有好幾位包出來的粽子可美味了。他們有一套獨特的包粽子手法,這是讓年紀尚小的我還有哥哥姐姐們都感到驚嘆的地方,只不過我們瞧著很簡單,等到我們去學習的時候,就會發現操作起來可難多了。
就拿我來說,我跟著長輩包了好幾遍,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最終我包出來的粽子還得長輩們重新包一遍,這更是令我感到羞愧。不過等到端午的粽子出鍋后,我心里所有的情緒都被興奮代替,有香噴噴的粽子在前,我當然得趕緊去品嘗一番才行。
我喜歡的端午節里,粽子是我的最愛,在家人揭開鍋蓋的時候,我們這一圈小孩將廚房圍的滿滿的。我們因此還被長輩們取笑道是一群小饞貓,對于這個稱呼,我們也不甚在意,畢竟在吃的面前,稱呼什么的,我們都自動屏蔽掉了。這樣說起來,我們還真是一群小饞貓呢。
我是迫不及待的從鍋里拿出了一個粽子,不過熱騰騰的粽子在我的手上拋來拋去,等到好不容易涼了一會,我卻又沒那般心急了。
我慢慢地將手上包裹著粽肉的粽葉一層層的剝開,粽葉的香已經完全融入到了粽肉之中,讓粽子格外的誘人。我咬下一口,心里又在感慨了,我喜歡的端午節就是這般的美好。
我的端午節作文14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將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將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將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將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將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五彩線,手腕綁;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唱的就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而這也正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
正如民諺常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灑掃庭除,將艾葉插于門眉之中,以驅癢辟邪。在我們家也不例外,可對于我來說,我最期待的事卻是包粽子。
記得每到那天清晨,奶奶就會趕早去采集布滿晶瑩露珠的棕葉,用糯米做粽子餡……,而此時的我總像個“跟屁蟲”一樣,緊跟在奶奶的身后“偷師學藝”:首先要把手洗干凈,再用手把棕葉慢慢地卷成一個圓錐形,輕輕地把糯米灌進去,最后再把口牢牢封緊……
是的,一般的人家都是這么包的,可奶奶卻包得特殊與眾不同。你看她會先把粽子餡分成各種不同的口味,如蛋黃肉松餡蔥花雞肉餡冰糖豆沙餡原味餡鹵肉餡等等。而每一種餡還會對應一種形狀,像蛋黃肉松餡對應的就是三角形狀,蔥花雞肉餡就是五角星形,冰糖餡就是圓形的……,包著粽子的奶奶就像個魔術師一樣,盡情地變換著各種法術,而我也瞬間就變成了她的粉絲,為她端茶送水,任她差遣。當然了,最終的受益者也非我莫屬了,每當我聞著濃濃的棕香味,想象著立即嘗到口中的美食,心不覺就美得像花兒一樣,好似踩著空中的彩云跳舞般美妙。
葉香繞梁,粽香留唇,端午年年有,年年盼端午。
這就是我喜愛的端午節,但愿每一個端午節都能如此美妙,但愿心中那朵幸福的彩云能一直縈繞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