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梨讀后感-990字作文
玉嬌梨讀后感紅玉,住在金陵錦石村。她的父親是朝廷官員,性喜素淡,不戀功名,故每日只管與三兩好友飲酒作詩。那年,紅玉,17歲。這在古時候,是閨中女子談婚論嫁的年紀。
本來,紅玉生得一副好相貌,父親白玄也算是掛名官員。論家境、論才相,不愁找不到郎君。偏偏紅玉呤得好詩,腹中滿詩書的女子眼界就高了,非要覓一個有才有貌的如意男子。于是,這就鬧出了張軌如竊詩自用,蘇有德冒名求婚的再三橋段,而真正的才子蘇友白卻與紅玉頻頻錯失良緣。
真的是,一波三折,造化弄人。荑秋散人寫的《玉嬌梨》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總共二十回目,七八字為題,走得才子佳人路線,現代人看了,是要大笑、苦笑、氣悶的。這樣的情節,也只能留在古代,或是權充作現代戲臺上的京曲雅韻,做唱念打,配合著花團錦簇的戲服、妝扮、舞臺布景等元素,才能硬充著咽下去吧。
而才子佳人,縱使好事最后成雙,中間的磨折、延擱,這并非不可抗力全是人力自己做“隔”,封在“封建藩籬”中,不過是,一個、兩個的愚人,算不得才子與佳人。紅玉如是,蘇友白也如是。多少有點性格亮點的還是盧夢梨。因在樓上看得蘇友白一表人才,聽得他一口好詩,于是,扮男生、試婚情、三思量、四探詢,才有了自許終身,很有點現代人約會、看對眼的意思。
與盧夢梨的果斷、智見相比,紅玉不過就是深閨中的一個妙齡女文青,只知“鎖”在深宅,空等情人,一不知打探消息,二不知向父委婉曲意,所作所為合了“規范”,卻讓事情平生波折。
豈不氣悶?再說蘇友白,“情”字只在“才”與“貌”,有才無貌的,怕傷了眼睛;有貌無才的,又空負了他的才學。所以,院外偷窺,誤把他人當紅玉。而張軌如評蘇友白是“色中餓鬼”,不無幾分道理,否則,何至于,一納兩嬌房,又收下丫環,當年給小姐紅玉傳話,不過是粉飾而已。荑秋散人,科舉不第,落落的形態化為紅綠滿懷的心理,也在此中現出。
一個“情”字,時空穿梭,閃轉騰挪,變化無常。《珠光寶氣》里的雅思,再婚嫁給城中富豪賀峰,可以說是現代女人的活榜樣,“干得好,嫁得也好”。但是,80集長劇下,雅思與賀峰的愛情果真是“愈老彌堅”嗎?這是一大疑問。權、錢之爭在香港上空云朵的快速飄移中,情,怕是港口之城的奢侈之物了吧?或者說,情,只剩下空殼,途作他物的點綴、矯飾。
才子佳人的“偽”情,快餐時代的“奢”情,令人氣短、生澀。人生苦短,談不得一段至真至性的感情,多少有些遺憾,韓劇《傳說中的七公主》中,老大得七不就是少了這段人生,才導致日后有了出墻之事?
所以,當年幼男退伍之后,堅貞、執著、如一地等待雪七,一點點以率性行為滲透到雪七的生活中,即使在事后,可以想見年士兵還是花了不少的“心機”,但是,他的“愛”“關懷”已經讓劇外女人,心下折服。不靚,不溫柔,不會撒嬌,在其他男人眼中的缺點,都被他解讀為“她的是另一種層次,世上第一”。雪七,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