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游子吟——觀母縫衣-396字作文
在一個鵝毛大雪,北風呼嘯的夜晚,一位慈愛的母親正坐在熱烘烘的炕上為明日即將出門求學的孩子——孟郊縫制衣服。夜深了,孟郊無意中發現母親住的小房里冒出了一絲燈光。他十分好奇,想探個究竟,便悄悄地走到母親的門前……母親正在炕上用微弱的燈光為自己縫衣服。當他看到母親因為眼花而多次沒有把線穿進針眼兒里,感到十分焦急,并想去幫助母親。
但看到母親那份認真勁,便沒有插手,繼續看下去。看了半晌工夫,孟郊突然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間。此時,他的眼光里閃動著淚花。他知道家里窮,沒有錢去買上等的絲綢,只能吃吃苦,讓母親把粗麻繩一條一條地撕開,織成粗布衣。他突然有了一個念頭——不去上學了,留下來孝順母親。可他也知道這錢是母親吃了很多苦所掙來的,他不能辜負了母親對他的期望。
只能以想上學的念頭而離開我家鄉的這塊土地,去好好上學,來報答母親。想到這兒,他便以強烈的誓孝母之情,寫下了這首前無古人﹑受后人所敬仰的名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