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五篇】
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1
塵土飛揚的小鎮街道上,正午的陽光斜斜地照進一間狹窄的文具店里,暖暖地照在一個坐在小凳子上靜靜地讀書的男孩身上。男孩卷發黑臉,時而凝思,時而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常常引得店里進進出出的人們好奇地打量了又打量,可他卻渾然不覺,照讀不誤。
這是男孩鋒給予我的至今也揮之不去的記憶。
鋒是隨附近村小的撤并而轉到我班的。一到上課,他不是呼呼睡大覺,就是把書翻得稀里嘩啦響,要不就玩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有時玩開心了,他會突然自顧自地嬉笑幾聲,或是哼唱幾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讓我哭笑不得。
向原任班主任老師打聽得知,鋒是一個隨班就讀生,二年級時經過智商測試,被認定為弱智兒童。讀了四五年小學,成績特別差,數學總是一位數,語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次也就二三十分而已。怎么辦呢?有老師給我支了一個招兒:反正學校不考核隨班就讀生的考試成績,隨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影響別的孩子學習就行。
想著自己一時也拿鋒沒辦法,于是照同事的建議做,任憑鋒若有若無地呆在班里。一個月過去了,倒也平安無事。可是看著一個活潑潑的生命在自己的課堂上渾渾噩噩地挨時間,我心里并不太好受。我想為鋒做點什么,卻不知道做什么好。
有一天上語文課,我發現鋒把同桌擺在桌上的那本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抓過來嘩啦啦翻看著,一邊看,一邊還念念有詞。當我叫孩子們用一個成語概括課文內容而無人作答時,他竟然冷不丁冒出一個準確的成語來。驚詫之余,我好像忽然明白自己應該為鋒做點兒什么了。
下課后,我把鋒叫進了辦公室。我們聊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我發現鋒有些與眾不同:一般孩子也就是記住幾個人物名字而已,他不但能說出主要人物,還能說出主要故事情節,甚至是一些臺詞兒來。問他可喜歡讀書,他回答說特別喜歡看故事書,看過《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很多神話故事。
鋒的話讓我猛然驚醒。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在所剩不多的小學日子里,我也許不能為鋒打開智慧之門,但我可以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繼續在渾渾噩噩中走向小學畢業。因為我已經發現,雖然讓他和正常孩子一樣聽說讀寫不太可能,但我至少可以讓他閱讀,當然,這是一種與考試無關的閱讀。
此后每次帶孩子們去圖書室看書,我都不忘帶上鋒。我還建議其他老師,準許他在課堂上隨便看故事書,而不用聽講或參與其他學習活動。在以后的日子里,像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之類的小說和《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之類的童話,鋒看了不少,盡管他不怎么讀得懂,但是他對閱讀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
那時候,為了提高班里孩子的閱讀與作文能力,我每天課前都安排了孩子誦讀美文。最初,鋒總是不理不睬。后來我對他說他可以不用誦讀,而只講故事。他猶豫了好幾次,最后終于肯參與進來,為同學們講了他看來的三國故事,雖然講得并不完整,卻贏得了我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不僅如此,有時候他甚至會主動做一點兒生字詞抄寫之類的簡單作業交給我看,盡管字寫得歪歪扭扭,錯誤百出,但看得出來,他寫得很用心。
一天中午,我走進前文所說的那個小文具店,意外地發現鋒正捧著一本書看得出神,連我站在他身邊也不知道。我心里一動,趕緊拜托與我相熟的店主多多關照一下這個孩子,即使他只看不買,也允許他在店里看看書,好心的店主滿口答應了。于是,每天中午路過小文具店,我常常會看見鋒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店里看書。次數多了,就定格成了我腦海里至今也揮之不去的畫面,讓我時時感覺心里暖暖的。
小學畢業,鋒進了鎮上的初中。學校管理嚴格,學生中午不能出校門,但早上上學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偶爾還能看見他逗留于那個小文具店。愉快地翻一翻架上的圖書。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為自己,更為鋒感到欣慰。
真希望鋒能一直閱讀下去。
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2
所有的孩子都要長大,只有-例外。剛帶這個班時,是x年級下學期。在一堂作文課上,我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媽媽的作文,-把身子往后面桌子上一靠,竟笑嘻嘻地說“我,我沒有媽媽!”旁邊的一個男孩也附和著:“老師,他媽媽不要他了,跑了。”哦!這可憐的孩子。可他居然這樣沒事人似的笑著說給我。這孩子剛才的笑臉是那么的不純凈,隱隱地,我感受到了一絲悲涼。我決心走近這個男孩子。
后來,我了解到,-的爸爸是個“孔已己”似的人,媽媽心氣高,不能忍受和這樣一個比較迂腐、懦弱的人生活,便離婚遠走他鄉了。缺失了母愛的-在心智年齡上總比同齡的孩子小很多,遇到事情時常常茫然不知所措。那天語文課下課了,我夾著教本往辦公室走,-一聲不吭地擦著墻根尾隨著我。我回頭,他蹭了過來,眼睛里含著潤潤的淚怯聲說道:“老師,從明天開始,我爸爸要上晚班,我的日記就寫不好了。”哦!原來是因為怕日記寫不好挨訓才提前給老師打“預防針”來了。
“哦,我倒覺得這是-自立的好機會。寫日記時只要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就一定是最棒的!老師相信你。”說著我彎下腰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抹了一下眼睛心事重重的樣子又轉身走回了教室。接連幾天交上的日記明顯不如爸爸輔導時寫得充實了,但卻另有一種進步在其中,多了些自己的想法,少了些爸爸的理解。
x年級上學期,《彼得·潘》進入了讀書課。讀完了以后,同學們紛紛討論班里誰是那個長不大的“彼得·潘”,好幾個同學同時在作文中把這個生活自理能力差,總是賴著、賴著的-和彼得·潘聯系在了一起,而-也在作文中歪歪扭扭地寫道:“我要是彼得·潘多好啊!不用天天上學,在永無島上也找一個像溫迪一樣會講故事的媽媽,和過家家一樣,多么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像極了這個小說中永遠哀傷的孩子,他在拒絕長大,但這怎么行呢?人總歸要長大,要融入社會和諧共生。我在評語中寫到:“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就永遠只能是一株小樹苗,缺少繁茂的枝葉,你就永遠撐不出蔭涼。長大有長大的好,生成一棵參天大樹,鳥兒也會更愿意親近你!”就這樣我經常在他的日記本上堆砌一些類似的語句,只為喚醒他那顆幼稚的想要“逃家”的心靈。
不久的一天,-又擦著墻根追上了我,小手里捂著一個“親親”的果凍,趁我轉身,他把這個還帶著他體溫的果凍塞到了我的手里,就靦腆地跑開了。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的話:“我們要懂得兒童。你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白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心中的那份感動啊,我無法言說。
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更加默契,我們時不時互相塞點東西攥在彼此的手心里,一張小紙條、一塊棒棒糖、一本童書……-在變化---他能把課文讀得“落花流水”了、他的鋼筆字能得到紅筆描畫的“油條鴨蛋”了、他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心得了……我靜默地享受這一切,這離長大還會遠嗎?
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3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十三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愿意把心里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愿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松,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著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于傾聽。傾聽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于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采眾長,銳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以上就是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在教育教學上仍然存在著眾多的不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4
“陽光”字面意思是日光,即太陽的光輝。現在“陽光”已經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具體說來大致有三種含義:1、特有活力、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特能感染帶動別人的情緒,使人如沐春風,如“陽光少年”、“陽光男孩”、“陽光女孩”、“陽光教師”等。2、公開、透明,。如“陽光工程”、“陽光工資”。3、對人態度友好,如馮鞏在春節聯歡晚會相聲表演中的一句“給你點陽光就燦爛”成了20xx年的流行語。
做一名教師難,做一名陽光教師更難。怎樣才算是一名陽光教師呢?
我認為,一名真正的陽光教師最重要的要有陽光的心態,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質。
健康的心理素質不僅是學生成才的根基,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保證。一名真正的陽光教師首先是心理健康的教師。教師健康的心態不僅對學生的成長作用巨大,對自身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言傳身教主要意義上說實際是教師良好心態對學生的影響。
一、自信、樂觀、堅強的心態。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具有自信、樂觀、堅強的心理素質有時比健康的身體素質更能影響學生的成長。試想,一名自卑、怯懦的教師又怎能培育出自信、堅強的學生呢?因此,作為老師,首先必須是一個自信、樂觀、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退縮,知難而上,要有朱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返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敢闖地雷陣的精神,敢為人先,勇于創新。這樣才不致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湮沒。我曾經看到一則報道《獨臂教師的“完美”人生》,文中報道了甘肅省榆中縣銀山初級中學校長曹銀治的感人事跡。39歲的他不僅勸說過很多輟學、厭學的學生重新回到課堂,更在因意外車禍失去右臂的情況下,用左手拿起粉筆,繼續在講臺上執教。為了提高教學水平,他用五年時間完成了自學考試本科學業。他還受到中國殘聯和教育部的多次表彰獎勵,被收入甘肅省自考辦編輯的《寒梅百姿報春譜》一書中。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散兵鎮董山小學教師邵軍是一名代課教師,為了讓山里的孩子有書讀,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偏僻大山深處的小學里;他是一名殘疾人,為了讓山里的孩子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忘我工作默默地培養著一批批學生。筆者所在家鄉也有這樣一名獨臂教師。他,47歲,已從教30個春秋;他,是一個殘疾人,卻身殘志堅;他,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和一顆淳樸的真心,書寫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同事稱道、村民愛戴、學生敬重的“獨臂園丁”——四川省鹽亭縣金安鄉青鳳村小學教師向奉凱。在中國像曹老師、邵老師、向老師這樣的身殘志堅的老師也許還很多,他們用殘缺之軀譜寫著自己的完美人生,也譜寫出了一篇篇壯麗的教育詩篇。他們是比我們這些擁有健康體魄的教師更陽光的的陽光教師。
二、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勇于認錯的心態。
真正的陽光教師要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寬廣胸懷,要能容天下所容之事,允許學生犯錯誤,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當學生犯錯誤時,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幫助學生分析發生錯誤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當時,要敢于向學生說對不起。真正的陽光教師是不怕向學生承認錯誤的。教師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是以身作則的具體表現。教師向學生認錯,能給學生樹立有錯必改的榜樣;這樣做不但不會影響教師的形象,降低教師的威信,而且還會使學生更加由衷地敬佩教師的見識和修養,從而更加信任、親近老師。反之,如果教師有了錯誤,為了面子、為了師道尊嚴,極力掩飾,反而適得其反。
三、尊重理解、與人為善、充滿愛心、真誠交流的心態。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作為教師也應該是一縷陽光。唐代詩人孟郊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歌頌的是偉大的母愛,這句詩用在教師身上也極為恰當。英國教育家羅素說:“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我國現代文學家魯迅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精力、熱情、才能和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識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結果。同時更好地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全國聞名的優秀教師斯霞被人們稱作教育界偉大的“慈母”,她從教72年,以偉大母親的慈愛精神培育每一個學生,同學們都親切叫她媽媽。全國優秀特級教師于漪說:“對教師來說,力量的源泉就是對學生的愛,愛學生才會愛事業,才會對教育工作保持經久不衰的熱情,才會充滿獻身精神。”正是這種母愛使她贏得了人們對她極大的尊敬和高度評價,并親切稱她為“校園媽媽”。如果說學生是春天正待茁壯成長的小草,教師就是春天滋潤萬物的太陽,教師應該時時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給學生以春天般的溫暖,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為學生驅走心中的陰霾。教師是夏天的太陽,熱情似火,給學生火樣的熱情,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種。教師是秋天的太陽,是學生成才的催化劑,讓學生體會到收獲的快樂。教師是冬天的陽光,融化學生驅心中的堅冰。當我們為一再犯錯的孩子暴跳如雷時,言詞激烈時,我們就跨進了地獄的門檻,可如果我們和顏悅色,用我們的陽光照亮孩子的心靈,用愛去澆灌孩子的心靈,我們就踏進了天堂。天堂與地獄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四、純潔、公正的心態。
一名陽光教師心靈永遠是純潔、公正的。陽光教師應該做到心靈純潔,經得住金錢、名利等物欲誘惑,安于三尺講臺。對待學生公平、公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一個后進生。總之,就像烏申斯基所說的“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只要教師的言行、底蘊、心靈都像陽光一樣純潔、公正、熱情了,我們的學生就會時時處處感受溫暖,就會親其師,信其道。
五、刻苦鉆研、積極向上的心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名陽光教師,應該不斷超越自我、積極向上,加強學習、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向書本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網絡學習,取百家之長,補一己之短,做一個學習型教師、科研型教師。知識就像海洋,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縮短與彼岸的距離。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一名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不愛學習、沒有追求的教師是算不上陽光教師的。
總之,陽光教師應該具有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崇高、自信、積極的心態,有化尷尬為融洽,化壓力為動力,化痛苦為愉悅,化陰霾為陽光,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陽光教師,面對孩子,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同事,要有陽光般溫暖的態度;面對家長,要能陽光般真誠的交流;面對教育,要有陽光般平和的心態;面對教研,要有陽光般積極的熱情;面對發展,要有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給自己陽光,就會給學生撒播陽光,給大家帶來陽光。
讓我們永遠記住:“給你點陽光就燦爛。”多給學生陽光,而不是烏云,給學生一點陽光,就會有燦爛,給學生更多的陽光,就會有更多的燦爛。當我們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熱情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工作,這樣你就成為了一名陽光教師。
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故事5
我看到了他童真的笑臉。
“三八”婦女節那天早晨,一到學校,學生的祝福聲就包圍了我。正當我沉浸在幸福中時,我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不是祝福,是一個學生寫給我的一段話:
郭老師,你好!您已經教我半年多了,我知道,您對我的印象一定不好,因為我作業總是完不成,即使完成了質量也不好,回答問題又經常出錯。李老師,您知道嗎?我很偏科,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不知怎么回事,語文中的文字怎么密也愛看,可看到數學中那些數字我就心亂,我不知這樣說,您會不會不高興,但是我說的沒有半句虛言。
我很愛看書,從小就是,小時候喜歡童話,大些愛看神話,四年級時看成語,現在迷上了古人留下的三字經和論語。
最后說句您愛聽的話,也是心里話,我挺喜歡您的教學方法。
讀完這段話,我的心為之震撼!我的眼前浮現出那個整天緊鎖著雙眉,從不和老師、同學們說笑的小男孩,這是他寫給我的嗎?半年了,他可從來沒和我說過這么多的話呀!這是他用“心”送給我的禮物!
面對這份特殊的禮物,我回想起了自己對他所做的點點滴滴:因為他計算經常出錯,我曾多次布置他一下課就練習計算題;因為他上課走神,我曾經常毫不留情地點名批評他;因為他總是鎖著眉頭,看不見他笑,我曾私下說他一點不像個小孩子,倒像個小老頭……我問過他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嗎?不記得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就曾立志既做學生的嚴師,又做學生的朋友,可工作中為什么沒有用心去體會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呢?“愛一個學生,既要愛他的優點,又要愛他的缺點”,自己也曾鄭重地把這句話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可工作中為什么只注意他的缺點而忽略了他的優點呢?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孩子的心中不能沒有希望,否則,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他們心中就會黯然失色。”我給了他希望嗎?沒有,自認為負責任的“看”著他學習,卻給了他太多的“灰色”。“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我在給他的回信中寫道:
看了你的話,老師的心里有著絲絲的欣慰,但更多的是慚愧。欣慰的是你能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慚愧的是老師以前太看重你的學習了,把時間更多的用在了給你補習功課上,很少和你聊一些心里話,忽視了你的心理感受,其實老師是非常喜歡你的,喜歡你的誠實,你的善良……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不足,在對你的教育方法上,老師也有慚愧的地方,今后咱們互相提醒,一起進步,好嗎?
你說你喜歡語文,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語文中有生動的故事,有精美的語句,有豐滿的人物……但老師要告訴你,數學也和語文一樣,是一門基礎學科,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其實老師在教學中一直追求的就是讓你們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它,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如果你能體會到這一點,你一定會發現阿拉伯數字與加、減、乘、除符號也能組成一個快樂的王國!讓你、我和全班同學們一起遨游在這個王國中吧!
我的話解開了它的心結,使他減輕了心理負擔;也因為他的話警示了我,使我在這些日子中留心觀察他,經常與他談心,發現他進步就及時表揚,發現他有畏難情緒就及時鼓勵……就在一次次的表揚與鼓勵后,笑容回到了他的臉上。現在我終于松了一口氣,我看到了他童真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