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民間故事【4篇】
第1篇: 五年級民間故事
女娃是炎帝最寵愛的小女兒,模樣長得纖秀,性格卻很倔強。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動,游泳劃船,跳水沖浪,無一樣不愛,無一樣不精。某日清晨,風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時光。女娃駕一葉扁舟,在碧波蕩漾的東洋大海上遨游。海風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帶著小舟往大洋深處漂去。年輕單純的女孩,哪知道世道險惡,仍陶醉在藍色的溫柔里。霎時間,平靜的大海變臉了,微笑的太陽不見了,輕輕海風變得比刀刃還銳利,軟軟海浪變得比鐵錘還剛硬。女娃憑著高超技藝,劈波斬浪,左避右擋,與大海周旋。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大海的浪濤越來越高,女娃的力氣越來越弱。夜幕降臨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概星星們閉上了眼睛,s不忍目睹慘劇的發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渦吸入了深淵,喧囂的濤聲蓋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遠也不能回去見她慈祥的父親了。
女娃幾天過后,一只小鳥在女娃沉溺的水域破浪而出,花頭顱、白嘴殼、紅腳爪,樣子有點兒像鳥鴉,它的名字叫精衛,是女娃不屈的冤魂所化就。
精衛棲身于布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它天天從發鳩山銜了小石子,或者小樹枝,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雨雪霏霏,不死鳥精衛回翔在波濤洶涌、潔瀚無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顆顆碎石、根根斷枝,它不間斷地叫著“精衛、精衛”,以激勵自已的斗志,它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將東海填平。
東海惱怒了,東海咆哮了,浪濤喧嘩,白沫四濺:“你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為什么恨我這么深?”
天空中傳來精衛鳥仇恨的啼鳴:“因為你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因為你還將奪走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
“算了吧,小鳥兒!你就是填一千年,一萬年,也填不平我呀!”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終結。”不死烏精衛悲嘯著,飛翔著,從發鳩山至東海,循環往復,銜石投石,永無休止。
第2篇: 五年級民間故事
明光西南五十里左右有一座山,由北向南綿延十多里逐漸高聳,南沿陡峭,但山頂齊整,少了山尖,這就是明光和定遠交界的橫山。山尖哪哪去了?當地老百姓都會告訴你,是很久以前被楊二郎橫掃一槍,齊肩削掉了山尖。山尖向南飛去,帶著驚天的呼嘯落在四十里開外,后來被人叫岱山(定遠縣和滁州市交界處)。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據說那花果山的美猴王,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惹火了玉帝,玉帝派楊二郎下界捉拿這猴頭。美猴王和楊二郎斗法七十二回合,從明光東五十多里處的鯰魚洼一路*這橫山附近。當時那美猴王變作一只小鳥在前面飛,楊二郎變成一只雄鷹在后面追。眼看就要追上,那美猴王一頭鉆進了橫山頂上的荊棘叢里,抓耳撓腮做鬼臉,惹得楊二郎火冒三丈,舉槍橫掃過去。“嘭”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碎石帶哨、塵土飛揚,巨大的橫山山頂如流星帶著火光發出長嘯聲,飛落在四十里開外處。那美猴王一個跟斗翻下,又變作一個樵夫背著一捆干柴鉆入橫山西南七八里處的城中,混入人群。
當時楊二郎那一槍掃得真乃驚天地,泣鬼神。偌大一座城池,萬民一瞬啞然,后而驚慌失措,不知是夫崩還是地裂。頃刻后,城東橫山上空碎石塵土飛揚遮日,天昏地暗。當人們緩過神來時,發現橫山的山尖被齊扎扎削去,又是一陣嘩然。
楊二郎睜開腦門上的那只天眼,看到美猴王變化成樵夫混在人群中,隨即也變成一名威武差官追趕入城。當楊二郎一手抓住那美猴王時,猴頭真會煸情,滿臉委屈樣,淚水在眼眶中直轉,大聲喊:“我沒犯法,為什么抓我?”一時間圍過許多看熱鬧的人。人群中也有愛管閑事,打抱不平的,指責楊二郎。正在這時來了個真差官,一見面前這威武官差,心中直是犯疑:這同行怎么從來沒見過?看來不像是本城差官。差官想問個究竟,那楊二郎急得“哇哇呀”一陣大叫,那美猴王也趁機來個金蟬脫殼,一縮身一個跟著翻入天空向南逃去。楊二郎氣得撕碎了手中的衣服,恢復原形,怒目圓睜,駕起云頭向南追去。就在楊二郎恢復原形的那一瞬,有人認出了他,喊:“啊!是二郎神。”那美猴王當時還無人認得。
楊二郎向南追去,跑不出幾里,感覺鞋中不適,按住云頭停住腳,脫鞋一看,原來是橫掃橫山尖飛起的碎石塵土灌入鞋中。楊二郎脫下鞋將塵土倒出后,繼續向南追趕美猴王去了。
楊二郎鞋里倒出的塵土,落地后形成了兩個凸起的土堆,后來被人叫做“南雙墩”,至今仍保存完好。
第3篇: 五年級民間故事
巫山神女瑤姬神女瑤姬是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她心地純潔,相貌美麗。王母娘娘特別疼愛她。可是瑤姬在天宮住得實在膩煩了,有一天便趁王母娘娘不注意偷偷跑到人間游玩。
恰好她來到巫山下,碰上很多人哭哭啼啼逃難。正想上前打聽,忽見上空烏云滾滾,狂風呼嘯,原來有十二條孽龍正在興風作浪。它們一瞪眼,就是一道閃電,使人的眼睛發花,站不住腳;一聲吼叫,就是一聲炸雷,使房倒屋塌,村莊成了廢墟;一個翻身,就是一陣大暴雨,使山洪暴發,淹沒了田地,打翻了行船。瑤姬見了很氣憤,心想:這不都是東海龍王的屬下嗎?怎么能這樣猖狂,隨便害人!
瑤姬趕緊駕云,靠近那些孽龍,好言好語,勸說它們回東海里去。
那些孽龍不但不聽,反而鬧騰得更兇了。
瑤姬再也忍不住了,從頭上輕輕拔下了一支碧玉簪,朝著十二條孽龍一揮,一道閃光之后,立刻風停雨住,云散天開,十二條孽龍全死了。
可是孽龍死后還害人,它們的尸體變成了十二座高山,就是巫山,擋住東去的江水,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們還是不能安居樂業。瑤姬看到百姓受苦,不忍離開他們,便留下來了。
后來,大禹到這里來劈山開峽。瑤姬知道了,便交給他一本《黃綾寶卷》,教他用錘、釬鑿石,造車、船運土。大禹在她的幫助下,帶領眾人,鑿石運土,辛苦了好多年,終于把三峽開通了,使江水流進了大海。據說現在巫山城外的授書臺,就是當年瑤姬授書給大禹的地方。
再說王母娘娘知道瑤姬偷偷跑下人間后,又氣又恨;聽說她留在荒山野谷,又很心疼。于是,她派其余二十二個女兒去巫山把妹妹找回來。
二十二個姑娘便乘云駕霧來到巫山,找到了瑤姬。姐妹們久別重逢,又是喜,又是悲。姐姐們都勸瑤姬回到天宮。瑤姬搖頭不答應,情愿留在人間照顧百姓。
姐姐們埋怨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你怎么不愛天宮,偏要呆在這荒山野谷里呢?”
“姐姐,你們看,百姓在受苦,我怎能忍心走開不管他們呀!”瑤姬說。
姐姐們覺得瑤姬的話也有道理,都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覺得應該幫助百姓,愿意陪著瑤姬留下來;也有的不贊成。瑤姬數了數,一邊十一個,正好是對半。她說:“姐姐們就一半回天上,一半留人間吧。”
于是,大家高高興興地分了手。留下來的是翠屏、朝云、松巒、集仙、聚鶴、凈壇、上升、起云、飛風、圣泉、登龍和瑤姬自己。后來,她們變成了巫山十二峰。
緊臨著長江,聳入藍天的是望霞峰,又叫神女峰。透過繚繞的煙云,可以看到那峰頂上有一個俊秀美麗的影子,若隱若現,像石頭又像人,在天上又在人間,那就是神女瑤姬。
第4篇: 五年級民間故事
程咬金三劫糧草程咬金因立功心切,保護秦王不力,致使秦王差點被隋朝大將尉遲恭劫殺,因此被逐出了瓦崗寨。
這日,程咬金正途經一座山寨,忽然殺出一隊響馬攔住去路,要他留下買路錢。程咬金掄斧將眾響馬打得大敗,眾響馬便一同擁戴他為大王,程咬金一時沒有去處,只好落草做了山大王。
程咬金自從做了山大王,整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逍遙自在。一日,忽聽一嘍啰氣喘吁吁地跑來稟報:“大王,山下有一隊士兵押著糧草過來了。”程咬金一聽來了精神,忙提斧上馬,帶領眾嘍啰下山。
到了山前,程咬金一見運糧官竟是尉遲恭,頓時嚇了一跳:真是冤家路窄!自忖打他不過,又恐在眾嘍啰面前失掉威風,便壯著膽子提斧向前,大聲叫道:“喂,黑炭頭!我們又見面了。”
尉遲恭一見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吃了一驚。因他奉宋金剛將令,剛從介休縣解得糧草,正押往柏壁關。見程咬金攔住去路,知道唐軍的厲害,忙問道:“你這匹夫,在此做何勾當?”
程咬金故作鎮靜道:“我乃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你多時了,快快把糧草留下,爺爺我饒你不死。”尉遲恭聞言哈哈大笑,拔出蛇矛*,“刷”地朝程咬金刺來,咬金忙舉斧相迎,二人戰在一處。這時,眾嘍啰一擁而上,將押糧兵士殺散,推了糧草車,一溜煙跑進了山寨中。
尉遲恭見失了糧草,忙去追趕。卻見程咬金轉了幾個彎,便突然不見了,氣得火性大發,拍馬向前猛勁追趕,最后發現轉來轉去還在原地,原來此地是一個迷陣。尉遲恭眼看追趕不上,因失了糧草,不敢回去見元帥,只得再去介休縣押運糧草。
程咬金回到山寨中,對眾嘍啰吩咐速速押了糧草到柏壁關去見秦王。眾嘍啰聽命,便隨程咬金押著糧草來到柏壁關前。
秦王大喜,正欲收下,徐懋功卻道:“你若要主公收下,這且不難。你吃了酒,速回山寨,那尉遲恭又解了一萬糧草,正打你山寨經過,你若再劫了他的糧草,便算你大功一件,準你回營復職。”
程咬金心內明知尉遲恭厲害,這次本是僥幸劫得糧草,如若再去,恐難成功。無奈之下,只得向秦瓊等眾將求援,秦瓊答應助他一臂之力,程咬金這才放心帶著眾嘍啰愉快地回山寨去了。
此時,尉遲恭從介休縣押著糧草,正急速趕往柏壁關。不料程咬金帶著眾嘍啰在山寨前等候多時,見尉遲恭遠遠而來,程咬金提斧立馬,橫在路當中。尉遲恭一見程咬金,便氣得揮*就刺,咬金忙舉斧招架。
這時,秦瓊等眾將一起沖出,搶了糧草便走。程咬金見糧草已得,撥馬沖進迷陣,只轉了兩個彎便不見了。尉遲恭氣得哇哇大叫,無奈只得再回介休縣。
程咬金等眾將押著糧草回到柏壁關,徐懋功又道:“我算得尉遲恭必會再運一次糧草,你們還需再去劫他一次。”程咬金同眾將領命而去,果然見尉遲恭又押著糧草而來,眾將依計劫下。
此時,宋金剛在柏壁關聞報尉遲恭失了三次糧草,大吃一驚,立即點齊一萬兵馬,欲去搶回糧草。不料剛一出關,便遭遇埋伏在關前的秦瓊等眾將。秦瓊手起一*,將宋金剛挑落馬下,眾將趁機攻取了柏壁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