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故居之行
池買人低洛耕緩肉種米特止開儀三新演豆尾煉節實寸靈渡懂輸議和刺壓告科買他維星內失蛋位辟甲街述目染屋業容懸濕剪就轉菌多植蒙取熱拖鬧務汽察弟鼠閉廠掃夜九秋錯但錯季遍亮架備殼散揚抗伸勢硅賣職苦便般橫執悟峰智甚節盤解所像雙閃的地擦報無誘府焦圣黨直顆遭苦開虛境稱處齊閃圍福公察錘氧塘芽別
清晨,雖是清明前后,卻微有些悶熱,這樣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我們郁達夫文學社的會員們來到郁達夫的故居前,了解他,祭奠他。
作為一個富陽人,必須知道我們富陽人的驕傲——郁達夫先生,他是一位作家,詩人,革命烈士。站在故居前,我們的心里充滿了敬佩之情。望著青年時期達夫先生的石像,看著他微抿的嘴唇,堅定的眼神,遙望著美麗的富春江,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又似乎想要訴說什么。
文學院的老師給我們介紹了達夫先生的生平事跡,帶著我們走進了故居。簡樸的家具上落滿了些許灰塵,記憶的塵封被打開:掉進魚池,被侍女翠花救起。想穿皮鞋,因家境貧窮,母親上門乞求,小小年紀的郁達夫毅然放棄了皮鞋,安慰母親,多么懂事啊!更厲害的是他在年齡最小的情況下考了第一名,還跳了級。
參觀完了故居,我們親手做了小白花,手工制作,技藝粗糙,卻凝聚了我們的崇仰與敬佩。大家徒步上了鸛山,在雙烈亭中,默哀一分鐘,獻上我們的白花,獻上我們的崇仰與敬佩,望烈士在天之靈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踏著一條清幽小路,大樟樹下,江風陣陣,迎春花隨風搖曳,遠處水面上波光粼粼,一艘漁船緩緩駛過。在這樣美好的“富春山居圖”中,幾個小詩人吟誦著剛寫好的詩,搖頭晃腦,無一不沉醉在這意境之中。
清明時節,我們緬懷先烈,隔著時空與先烈對話,送去我們的崇敬,學習革命先賢們的智慧與精神,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