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寒假數學日記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
一天即將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寒假數學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超市。到了超市,媽媽交給我一個任務,就是今天買東西由我來算賬。我們走到了日常生活用品區(qū),媽媽說需要一瓶洗發(fā)水和一塊香皂,媽媽選了一瓶洗發(fā)水35元,爸爸選了一塊肥皂7元。我一看爸爸媽媽都選了我就說:“我也要買東西,我要買零食。”于是我們來到零食區(qū),我看到了喜歡的餅干,每盒4元,我就拿了2盒。我還想再挑別的時候,媽媽說可以了,每人就選一樣吧,讓我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35+7+4×2=50元,媽媽給了我100元,問我應找回多少錢,100-50=50元,我就說應找回50元,媽媽說我算的又快又對,非常棒!
買完東西回來爸爸告訴我,數學計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一定要好好學習。我答應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中心廣場玩,一到廣場,哇。多好的人呀。到處是喜氣洋洋,歡歌笑語。我和爸爸說我們一起做個數字游戲吧,看誰先把路中間兩排的燈籠數清楚。我是這樣計算的,燈籠一框每列9個,共6行,列算式是6×9=54(個),每邊共10框,這樣一邊就有54×10=540(個),這個兩位數乘法不太會,是爸爸教的我喲。
我們又去小蘑菇那里,我們進行了按顏色分類法進行數數,白色的有6個,紅色的有4個,綠色的有4個,黃色的有2個,一共是16個蘑菇,列算式是6+4+4+2=16(個)。
做完了數字游戲,我和爸爸又去了健身器材那里玩,每一種我都會喲,而且很精通。在門球場東邊的那幾株臘梅花開了,在一旁就能聞到那淡淡的清香味。春天來了,天氣暖融融的,到處是生機盎然的景象,大家都出來玩一會兒吧,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
讓我們動起來吧。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3
明天就是我們的返校日了,媽媽讓我把寒假作業(yè)認真檢查一遍,看看有漏寫的或者是做錯的沒有。
我對媽媽說:“語文寒假作業(yè)44頁,數學寒假作業(yè)44頁,一共88頁,我每分鐘檢查一頁,一共需要88分鐘,一個小時零28分鐘就能檢查完,大約就是一個半小時。”
媽媽說:“你真是個小小數學迷,隨時都能發(fā)現數學問題,很不錯呢。那我就增加點難度給你。”
我一聽,提起精神來:“我不怕,你給我出題吧。”
“我兩分鐘檢查一頁,一共需要的多長時間?”
簡單。那就是要用雙倍的時間來完成了,我立刻回答:“兩分鐘檢查一頁,那么兩門作業(yè)需要88分鐘+88分鐘=176分鐘,你一共需要兩小時56分鐘完成,大約就是三個小時。”
看看我是不是一個小小數學迷?增加點難度,一起來算算吧。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4
愉快的寒假開始了,姐姐的數學作業(yè)是每天做十題24點。每天中午,我們都會玩24點。
先把一付撲克的“大王、小王、J、Q、K”都拿掉,然后,隨意抽出四張牌,用“加、減、乘、除”的方法,看誰先算出24來。第一局的牌是“4、7、6、2”,姐姐和媽媽很快就算出來了。我很著急,怎么也算不出來,就想放棄。后來,媽媽耐心地跟我講了方法,我才慢慢地學會了。
有一局是“1、8、9、6”四張牌,我第一個算了出來,心里美滋滋的。這個真的太簡單了吧!只要把四個數連加,正好是24。過了一會兒,媽媽也算出來了,先算“(9——6)X1=3”,再算“3X8=24”。同樣的幾個數字,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
同學們,這個24點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趕快開動你們的腦筋,也來玩一玩吧!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5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yè)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6
讓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時,輕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
這學期開始學十位數的乘法了,我一看到乘法就腦袋發(fā)脹,搞得我暈頭轉向。但今天的經歷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數學。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為了慶賀我的生日,買了很多菜。“廚師爸爸”系上圍兜開始炒起菜來……
“stop”!看見爸爸正麻利地拿起油壺要往鍋子里倒油,我急忙喊道。今天居委的阿姨剛發(fā)了控油瓶,控制烹調用油可降低疾病風險,特別可以降低富貴病產生的可能性。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爸爸只好采用控油瓶往鍋子里倒油。爸爸顯然不能適應用控油瓶做菜,才炒了一份青菜,就用掉了近50克油。
我家里共3個人,如果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那么我們一天可以用多少油呢?
3×25=75(克)
“我們一家一天只能用75克油”,當我算出了我家一天可以使用的油量后大聲地告訴爸爸。這下爸爸犯難了,已經用了50克,還有25克怎么炒后面的幾道菜呢?
看來“廚師爸爸”要下崗了,今天做的菜除了青菜都不好吃。但我們全家都吃的香噴噴的,因為我們開始了健康飲食。更開心的,我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幫助爸爸改正了不好的做菜習慣。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7
今天早晨,我寫完作業(yè),準備出去完。這時爸爸走了過來,他面帶微笑地問我:“兒子,我問你,比例尺學過了嗎?”“當然學過了!”我大聲地回答道。
“那好,讓我來考考你。”于是,爸爸邊說邊在紙上畫起了圖。爸爸對我說道:“著個零件的實際長度為5毫米,圖上距離是10厘米,你說這副圖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簡單嗎?10厘米=100毫米,5:100=1:20,”這張圖的比例尺是1:20我脫口而出。爸爸笑瞇瞇地說:“對嗎?”想想看,比例尺的意義是什么?”我想了想說:“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那你是這樣求的嗎?”爸爸反問道。
我恍然大悟,說:“我知道錯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比了。著個圖上的零件距離為100毫米,實際距離5毫米,比例尺20:1。”
“這就對了!”這是一種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項大與后項,化簡后比的后項一般為1,把實際物體放大后就要用這種比例尺。“兒子,你能及時改正錯誤,我為你驕傲。”
聽了爸爸的夸獎,我很高興。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8
在一個忙碌的早晨,我慢吞吞地爬下床,和我親愛的枕頭說再見。又去洗漱,終于來到了飯桌前,開吃美味的早點。我發(fā)現爸爸媽媽都吃得很快,我才想起今天是回老家的日子,于是興奮使我吃得比他們都快(5:30起床到5:35吃早點,6:10吃完飯)。
吃完飯后,我們拿上提前準備好的行李,上了我們最喜歡的小車,從西三環(huán)向京昆高速駛去(6:15從家中出發(fā),6:25到達高速收費站)。
在高速上,我們經過韓城,再向東,我終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黃河。我們即激動又興奮,河面上都結冰了,遠遠望去,十分壯觀,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們又經過翼城,到達了高平服務區(qū)。我低頭看了看表,已經12:30了,爸爸先開著小車去加滿了油,再帶著我們去吃飯。早已饑餓的我拿起叉子,叉了一大口面,吃的快極了(12:35開始吃飯,13:00吃飯結束出發(fā))。
吃完飯后,我們繼續(xù)向老家出發(fā)。我休息了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到達武安西(15:20到達)服務區(qū),我們休息了10分鐘(15:30繼續(xù)向前出發(fā))。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邢臺縣(17:10到達),我們終于到老家了!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9
春節(jié),媽媽在商場里給我買了一套時髦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爸爸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買來多少元?”我馬上來興起了捉弄爸爸的一個念頭,因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時還不如我快。于是,我把價格標簽蒙住,說:“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給我再買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說:“那試一試吧。”“衣服的價錢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價錢。褲子是700的三倍減去1900的差,鞋子的價錢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價錢。總共花了多少錢呢?”爸爸頓時頭都大了,就說:“這什么加啊,減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給我買新衣服吧。”“不行,還沒有回答出答案。”“好,你聽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共250+200+500=950元。”爸爸說:“哇,原來是這樣算的。好一定給你新衣服。”耶,這一回合我贏了爸爸。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數學解答的東西,我要繼續(xù)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并且學會更多計算方法。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0
在今天上午的數學課上,我明白了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如:一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2月份是個特殊的月份,我們稱它為特殊月。我懂得如何記大小月的方法,即握緊左拳頭,在拳頭上依次數著1-12,凡是數到凸起的地方每月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二月份,每月都是30天。
我還知道,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一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例如,1988年、1992年、1996年、20xx年都是閏年。20xx年是平年,所以20xx年2月有28天。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例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20xx年才是閏年。
上這堂課之前我還有個疑問?為什么一年有365或366天?一個月有30或31天?一天有24個小時呢?課上老師通過三球運動圖給我們進行講解使我明白了,地球自轉一圈是一日即24小時,月球繞著地球轉,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帶著月球圍著太陽轉,轉一圈是一年。
啊!年、月、日的知識真奇妙。我真想繼續(xù)了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1
最近我陪媽媽去市場時,看見了很多籠子里的雞,由此媽媽便給我講了一個經典的數學故事——雞兔同籠問題。我和媽媽回家后便一起了解了這一有意思的數學故事。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只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題的基本關系式是:兔數=(實際腳數——每只雞腳數×雞兔總數)÷(每只兔子腳數——每只雞腳數)。類似地,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雞兔同籠問題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數學問題,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假設法“思想,更是十分新穎。我雖然對其中的要領與奧妙都不太熟悉,但通過這個問題,我明白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更激發(fā)了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2
今天,我做了一道關于過河的數學題,可有趣了。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題目是這樣的:一位老爺爺帶著狼、羊和白菜要過河。只有一條小船,一次只能運一個。還要保證羊不被狼吃掉,白菜不被羊吃掉。請問,需要運幾趟?該怎么運?
我看到這個題,覺得很簡單。就隨口答說:“先把白菜運過去,再運狼,最后運羊。”在看書的媽媽聽見了,笑著說:“你把白菜運過河了,那還沒過河的狼和羊會怎么樣呢?”
“啊。羊會被狼吃掉的。”我說:“那我先運狼,不讓它吃掉羊。”我忽然想起來,不如做一做實驗吧。看看會怎么樣。
媽媽說這是個好辦法。說做就做。我把布娃娃喜羊羊當做“羊”,把沙皮狗當做“狼”,把我的綠皮球當做“白菜”……我做了一次次的實驗,終于找到了正確答案。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3
今天,我高興的在家里看著我的《聰明數學》,我看著看著,看到一個春聯中有關于數學方面的趣味數學題。里面的資料是語靈部落的漢末央長老過生了,魔數王國的女王帶領下他們的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的白胡子長長的,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了。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王國的臣民的數學潛力早有耳聞,他這天決定見識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題是用對聯的形勢寫的:
上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向不明白從哪入手,因為我不明白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之后,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了,古稀是指“70”歲了。此刻,我最后有頭緒了,上聯“重開”就是,下聯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的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的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啊!原先數學是那么的搞笑。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4
今天下午寫完作業(yè),我和媽媽一起去找小姨。小姨在制藥廠附近開了一間童裝工作室,前兩天她進了很多發(fā)卡和飾品,一直忙得沒時間整理,我去給她幫幫忙。
我和媽媽15:00從家出發(fā),15:22到達小姨的工作室,路上共計用時22分,休息8分鐘后,15:30我就開始整理了。這些發(fā)卡和飾品,看上去包裝都差不多,要怎么分類擺放呢?我突然發(fā)現在包裝袋上都印著價格,可以按照價格分類呀!發(fā)卡有4.9元的,有6.9元的,有8.9元的,還有12.9元的;飾品有18元的,有28元的,有58元的,還有98元的。我先把發(fā)卡和飾品分成兩大類,再把同類里價格相同的分到一起,最后用大頭針把它們固定到裝飾墻上,同價格的擺放到一豎排,這樣看上去很整齊,小姨賣貨時,也方便給顧客介紹。17:20裝飾墻已經全部整理好了,共計用時1時50分。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很有成就感,小姨和媽媽都夸我能干,小姨還獎勵我一頓美味大餐。19:30我和媽媽回家,19:56到家,路上共計用時26分。
今天過得很有意義,希望下次還能去給小姨幫忙。
小學寒假數學日記15
過完春節(jié),我們全家到鄭州給爺爺看病,醫(yī)生說爺爺的病需要做手術才行,要住院很多天,我們全家就在鄭州陪爺爺治病。今天下午,爸爸說有時間可以帶我去鄭州圖書大廈看書,我就高興的和爸爸媽媽坐車到了鄭州圖書大廈。這個圖書大廈真的好大啊!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書,我們按照指示坐電梯找到了小學生學習用書區(qū),看到了好多好多小學生用書,我按照指示找到了小學二年級用書區(qū),爸爸讓我挑選需要的書,這么多的書,真不知道該挑那一本了,最后我挑了一本《輕松解奧數》和《小學生日記周記起步》,每本定價都是15元,一共需要30元。后來,媽媽又選了一本《莫言自選集》,定價68元,今天我們買書共花了98元。
買完書后,爸爸媽媽又帶我吃了好吃的才回去。帶著新買的書,媽媽告訴我要認真閱讀,好好學習。